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两会动评⑲】让越来越多的乡亲挑上“金扁担”

来源: 长城网  芦静
2020-05-27 21:29:00
分享: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深情回忆起自己当年在陕北与老百姓对话的一个小故事。当时,乡亲们告诉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总书记说。

  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村的希望,是中国农民的梦想,也一直是总书记放在心里的重要“农事”。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就确立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思路。从那时起正定县许多村子改变了粮食生产单打一的模式,有的搞蔬菜种植,有的搞畜禽养殖,有的走上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子;2013年,总书记到正定县塔元庄村考察,寄语塔元庄村“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村”。

  这些年来,塔元庄在农业提质增效的道路上一直没停步。从远近闻名的“穷村”到全国率先建成的小康村,从一片荒滩地到一片绿洲,塔元庄村大步踏上乡村振兴路,乡亲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

塔元庄。长城新媒体记者 于仕越 摄

  塔元庄和正定县蹚出的路子,就是乡亲们挑上“金扁担”的历程。从“能吃饱肚子”,到能吃“净颗子”,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最后是“干活挑着金扁担”……印证了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变,挑上“金扁担”的过程,正是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河北全力打造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全省农业正在迈向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的新阶段。

  从全国范围看,当前,中国脱贫攻坚战即将收官,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真正做到“脱得了、稳得住、能致富”,确实不容易。不仅需要持续努力“啃硬骨头”的劲头,也需要从长远的产业发展着手,做好“后半篇文章”。

  改变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现状,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让现代农业为农村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是当务之急。

  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把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优质专用的新品种推广到田间地头,用智慧农机破解现代农村空心化、农业劳动力缺失等问题,打通城乡人才流动的障碍,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创新创业……

  唯有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将农业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这样,才能在脱贫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让越来越多的乡亲都挑上“金扁担”。(芦静)

  延伸阅读:

  新华微评《让人人都挑起“金扁担”》:“金扁担”挑起百姓对好日子的憧憬,也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吃细粮、常有肉到实现全面小康,“金扁担”的含义不断“升级”,但造福人民的责任担当始终没有变。挑起这份重担,风雨兼程向前走,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经济日报《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近年来,我国一系列农村改革举措落地,为亿万农民带来了福祉,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基础。我们坚信,只要落实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就一定能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南方网评《提速农业现代化 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我们就能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民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网友评论截图

关键词:金扁担,农民,塔元庄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