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抗击疫情 战地日记】我把改良技术用在重症患者护理上

来源: 河北工人报  
2020-06-12 14:44:00
分享:

    刘烨星(河北工人报记者毕春华 摄)

  人物:刘烨星,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ICU(重症监护室)护师,我省首批支援河北医疗队队员。现在武汉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ICU工作。

  战地日记:

  我所在的ICU有15张床,医院里最危重的新冠肺炎病人都在我们这里。今天2月27日,到武汉整一个月。这个病起先给我的打击真的很大:我见到一个老奶奶病危抢救,儿子不在身边,孙子举着吊瓶来签字…… 

  冷静下来之后,我发现精神引导非常重要,要增强病人的信心,减少病人的关注点,安静休息,减少耗氧量。危重病人大都在使用呼吸机,有气管插管也有无创呼吸机,为利于痰液引流,绝大部分是俯卧位。  

  通常把一位病人搬到俯卧位得有七八名医护人员相互配合,这种操作很容易扯破防护服,而且这么多医护集中在一位病人附近,其实是有风险的,对其他病人的照护也会造成缺位。我把麻醉科ICU的改良俯卧位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护理,就是利用枕头,垫在背部下面,每隔一小时垫进去一个,逐步从侧卧位变换为俯卧位。改良俯卧位有两三名护士就能操作,减少护士的体力消耗,不断变换体位又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皮肤压伤的发生率。 

  有一位60多岁的病人身高一米九左右,体重两百斤,那时他刚拔掉气管插管,转成高流量吸氧。拔管对ICU的病人来说是标志性的,说明他的心肺恢复了,摆脱了机器支持。  他有些烦躁地扯掉了留置针,我们几个人摁着他,我给他扎针。他刚醒有谵妄状态,进行反抗,骂我,朝我吐口水。我一手摁着他的手,用胳膊肘挡着他的口水,另一手摸索着给他扎上针。我想:“你最有希望,无论如何给你扎上针,输上液,让你活着出去。” 

  我很欣慰,现在他已经成功从ICU转入普通病房。我在ICU抗疫的工作就像对待人生一样,低头看到的是阴影,抬头往前看就是明媚的阳光。(河北工人报记者毕春华)

 刘烨星手稿

关键词:战地日记责任编辑:杨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