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王林红)“从今天起,我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啦!”6月2日,在河北省唐县马庄村村委会的党员活动会议室里,刚参加完预备党员转正会议的马盼辉高兴地说。
“这是我们村1995年之后第一次发展新党员。”拥有44年党龄的村党支部委员马兵柱接过话茬说,这都是“于书记”的功劳。
马兵柱嘴里的“于书记”是华北石油通信有限公司派驻到马庄村的第一书记于晨光。
2018年3月,于晨光带领工作队入驻马庄村,为村民出谋划策、奔波劳顿,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精准扶贫 党建先行
马庄是个有3443人的大村子,人口多,基础设施差。“当时,村里最大的问题就是贫困户认定情况不标准,村民群访事件可以说是常态,严重影响村子的发展。”于晨光介绍说,2014年,村里确定的贫困户是717户。
找病根,寻解药。经过三个多月的走街串户,于晨光带着工作队将全村的“底细”查了个遍。同时,他们本着秉公办事、标准决不降低、条件决不缩水、数目决不掺假等原则,先后筛查了9次名单,最终确立了93户真正的贫困户。
“2014年,我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被取消了,直到工作队来了之后,才得以恢复。要不是于书记,我现在还愁着呢!”贫困户冯彦霞介绍说,“现在家里的两个孩子上学也不用交学费,自己每个月还能拿到300元的生活补贴。日子越来越好啦!”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两委’班子是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于晨光介绍说,2018年8月,驻村工作队抓住村“两委”干部换选的机会,通过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选举,健全了村“两委”班子。从领学《党章》到学习党的扶贫富民政策,从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到24小时接待村民来访、化解矛盾纠纷,他们一步一步理顺了村“两委”关系,建强了村级支部班子。
党建强则人心齐。“现在大家都争着、抢着干工作。”于晨光介绍说。
如今,马庄村建立了村干部轮流值班、诚信档案、家庭文明报告表等制度,做实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义务植绿荒山50亩并命名为“党员先锋林”,同时建立了村级党员标准化民调室,解决群众诉求,共调解遗留问题200余件,打造了30余户十星级文明户。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提升。
心系群众 为民解忧
“有问题就找于书记”“于书记在,我们心里踏实”“于书记,您别走啦”……走在马庄村的街道上,记者看到,不管走在哪,老百姓们都会主动和于书记打招呼,聊聊最近的情况,说说新变化。
正在村口聊天的马大姐大老远看到于书记,便向他招手:“于书记,您这是又去谁家呀?”
“去贾兰霞家。马大姐,您的眼睛怎么啦?”于晨光关切地问。
“我这眼睛犯了眼疾,见不得光,只能戴上眼镜。”
“我看您的眼睛有点肿,不行的话,一会儿我帮您打电话问问北京的医生……”
在贾兰霞家,一提起于书记,她便打开了话匣子:“家里孩子、老公身体都不好,常年生病吃药,花销大。我只能靠打零工补贴家用。于书记他们来了以后,帮办了低保手续,给儿子买了轮椅,给老公办理了慢性病医疗保险,还对家里院子进行了硬化。
“我的腰椎间盘突出,于书记也一直惦记着,帮忙给联系北京的大夫看病。”贾兰霞说,去年,村里给她老公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个月能挣300元。
在马庄,像贾兰霞这样得到帮助的例子举不胜举——解决再嫁老人无人抚养问题;为村民联系签约医生,解决长年买药不能报销问题;带领队员帮助没有壮劳力的贫困户收秋;帮助贫困病人打造“贫困面条”品牌,增加收入来源.......
驻村以来,于晨光自己的积蓄就花出去10万元,为村民解决医疗、教育、危房改造、饮水等焦点问题600多个。
产业扶贫 扶志为先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老公常年住院,挣的钱全都看了病。这几年看村里人靠养羊挣上了钱,我也想试试看。”贫困户李配然告诉记者。
“没钱、没技术怎么办?找工作队。”
扶贫先扶志。2018年,于晨光带领着工作队对村内养羊产业进行多次走访调研,并组织有养羊经验和技术的村民,对贫困户中有养殖意愿的人进行实地培训,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扶持村民及贫困户从事养羊业。
“当时,工作队帮我向银行贷了5万元的免息贷款。”李配然说,第一年她就把借的外债都还清了。“今年,我想再扩大养殖规模。”
如今,养殖业已成为马庄村的优势产业,驻村工作队通过“科技帮扶”“金融帮扶”等方式有效带动53户103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过程中,于晨光带领的工作队通过开展唐县首家退役军人服务站+村内个体经营户+养殖户合作社+组织党员的“脱贫攻坚党旗红”专项活动,把退伍军人中的“能人”、村中致富的“名人”、党员中的致富骨干组织起来,形成产业联合体,有效带动82名贫困人口共同致富,实现了稳就业稳脱贫。
盐翔包装制品厂负责人李建虎就是马庄村党员带头致富的一名骨干。
“我原来一直在北京开公司,2018年,才回到村里。”李建虎说,当时,他就是看到工作队把村里多年来的土路硬化了、安装路灯等实事儿才决定回来。
“现在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大部分都在我这里工作,光贫困户就10多户。”李建虎说。
“每个月能挣4500元,比我在北京挣得还多。”正在车间修理机器的贫困户邵庆会告诉记者,在这边打工离家近不说,还能照顾80多岁的老母亲。
两年来,在于晨光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坚持以防致贫防返贫为切入点,发展养殖和种植“两大传统产业”,激活光伏发电、电子商务和家庭手工业等三大产业链,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培训+就业+政策”立体化精准扶贫模式,使每户均有致富项目、产业和增收渠道。
于晨光表示,目前,马庄村集体收入年增长率达15%以上,村民年人均收入由过去的1500元增加到6000元。
【第一书记感言】百姓说好,才是真好
于晨光:马庄村地处太行山区,是深山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战争年代,老区人民把最后一碗米,送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来做军装,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可以说,为了革命的成功,老区的乡亲们倾其所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而今,我们工作队受党的指派来扶贫,就是要秉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让唐县马庄村的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高天厚土,身处一线,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倾心用力真扶贫、扶真贫,扶贫扶志扶智,用真心、真情做好扶贫工作,才能问心无愧赢得百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