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邯郸:31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面复工或开建

来源: 河北日报  
2020-07-06 06:57:37
分享:

  邯郸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319个项目已全面复工或开建

  河北日报讯(记者乔宾娟)小区路面干净整洁,车位上车辆停放有序,一栋栋四层楼房外墙统一刷成砖红色,阳台外是白色栏杆,就连各楼前的一排排自行车棚,都搭建了棚檐,统一了色调,既古色古香,又韵味十足……日前,记者走进邯郸市丛台区老旧小区——朝阳路11号院,住在这里的居民感慨地说:“短短几个月时间,小区从‘垃圾堆’变成了‘后花园’,住起来舒心多了!”

  2018年起,邯郸市连续三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集聚全力、创新思路、强力推进。至2019年底,已累计投资13.8亿元,改造完成745个老旧小区。今年该市预计投资12亿元,完成319个老旧小区改造。截至目前,319个项目已全面复工或开工建设,开工率居全省第一位,力争10月底前全部完成整体改造工作。

  邯郸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王兆社介绍,今年老旧小区改造数量多、面积大,为高标准完成改造任务,该市按照“精准、科学、可操作、易复制”的原则,把群众意见最大、现实问题最突出、最急需解决的拆除违建、楼顶防水、墙体粉刷、电线整理、下水管道、铺设路面、环境治理、安全改造、文化内涵等9项共性内容作为全市统一规定动作固定下来,然后再把不同小区群众的不同需求列入改造内容,既统一、明了、可操作,又充分考虑了不同小区的差异化需求。

  为解决老旧小区规模小、收费难、物业公司招不来的实际问题,该市积极探索推广“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对有物业的小区通过党建引领、党组织介入交叉任职等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对没有物业服务企业的小区,社区建立“红色物业服务站”,通过街道统筹、自治管理、社区兜底的方式,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基本的服务内容管起来,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目前,全市已有460余个小区通过“红色物业”模式加强了管理,受益群众达30万户、90多万人。

  在改造老旧小区过程中,针对一些“独楼院”“点式院”问题,该市立足群众实际诉求,将分隔院落的围墙打通成为一体,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和管理,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该市还选取部分相对集中,有一定基础的老旧小区进行连片打造,确定了4大精品片区、40个精品示范小区。

  走进东柳街道辖区桂花苑小区,居民孟祥道正坐在院内纳凉。“原来我住的这栋楼是纬编厂家属楼,只有一栋,走的是东门,院里没围墙,没路灯,车子乱停乱放,特别乱。现在改了以后,你看多好啊!”

  据了解,原纬编厂家属楼与规划设计院4栋家属楼紧挨着,户数都不多,虽然所在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基础设施及日常管理都很欠缺。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中,两院合并成一院共同改造。街道、社区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对该小区道路、围墙等进行翻修,将在半空横飞的电力线、电话线、网络线等及热力管道入地管理,同时完善了环卫、消防、视频监控、健身器械等设施,引入专业物业公司统一管理。新合并的小区亮相后,居民们把原来小区的名字“规划院”改成“桂花苑”。

  老旧小区在改造时不仅要改善硬件环境,还要实现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目的。丛台区联纺东街道和平里小区原是建工系统家属院,有18栋楼,最晚的一栋楼是1993年建成的。“小区虽然年头较长,但老有老的韵味,这里不仅有‘和平之声’合唱团,还有自己的‘和平里之歌’,我们将在改造中深入挖掘小区的文化,不仅让这里的老人们住得舒适,还能感到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街道办主任柴招军说。

  复兴区石化小区引进品牌书店进驻,将“读书会”“朗诵者”等文化沙龙活动引进社区;铁路院保留的五代机车让改造后的小区摇身变为“网红打卡地”“文化遗址小区”……在改造老旧小区过程中,该市深入挖掘社区文化内涵,实现一街一特色,一院一品牌,着力打造的电力文化、货币文化、休闲宜居、传统文化、劳模文化等一批特色主题小区,不断提升着邯郸这座文明城市的品味、内涵和温度。

关键词:邯郸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