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回到家乡工作的年轻人

来源: 长城网  商棠 郑世繁 袁立朋 张建勋
2020-07-06 11:03:02
分享:

  长城网记者 商棠 郑世繁 袁立朋 张建勋

  7月2日12:30,张北县公会镇幸福港湾养老院。

  院长助理席卫琴拿着U盘,匆匆从食堂经过。这个扎着马尾辫的纤瘦女孩,走路带风,做事干脆利索。

  “小琴,吃饭,吃饭!”

  “丫头,吃了没?”

  “哎,我已经打上了,一会就吃啊!”

  ……

  院里的老人们,常担心她误了吃饭。

  “今天有个着急的材料要报,事关养老院的未来发展。”说着,小琴的手仍在键盘上翻飞。

  51岁的李二平老人(右)心理年龄只有11岁,有空的时候,席卫琴会和他聊聊天、逗他开心大笑。记者 袁立朋 摄

  小琴是个80后,家在张北县公会镇开地房自然村。这里地处偏远,道路不畅,年轻人纷纷逃离,村子已“老”得越来越缺少希望。

  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12月,小琴家响应县里易地安置的政策,搬到镇上的公会新区居住。

  那时小琴一家四口:父亲、母亲,还有因精神问题常年在医院的哥哥。当全家搬到镇上安置区100平米的房子时,喜出望外。热爱生活的妈妈,在阳台种满了花。

  幸福生活开启在即,一个晴天霹雳打来,父亲查出了癌症,两个月后就去世了。

  家里只剩下妈妈温秀莲一个人了。小琴从2009年就在北京做室内设计,北漂挣钱养家?还是回乡陪母亲?她陷入了纠结。

席卫琴耐心教老人正确佩戴口罩。资料图片

  此时,镇上为她家申请了临时救助,河北港口集团驻村工作队也送来了3000多元爱心款……镇长王伟给小琴打来电话:“家乡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

  公会新区西侧,就是张北县幸福港湾养老院。院里有30个岗位,其中26个岗位都安置本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脱贫。

  2019年10月,小琴辞去北京的工作,来到养老院上班。

  在北京,每月挣七八千元,而在养老院,每月只有3000多。

  “回来是件幸福的事!这跟钱无关。”回来几个月后,小琴说。

  养老院里,安置着114位老人,多是“五保户”,有的老人,已经失能或半失能。

  小琴协助院长处理工作,从行政协调,到档案管理、财务出纳;从组织活动到照顾老人……都有小琴忙碌的身影,每天早晨7:00出门,晚上八九点进门。

回到家,就有了母爱的温暖,上班前,妈妈常要为席卫琴整理好衣服。记者 袁立朋 摄

  前几天,院里组织七一活动,小琴爬梯子挂条幅,低头一看,几个老人在下面稳稳地抓着梯子;她到门口接快递,回身发现51岁的李二平跟在旁边,“我是警察,你要遇到坏人怎么办?”这位老人心理年龄仅11岁,视小琴为亲人。

  这些小事,经常让小琴眼圈湿润。“老人们很淳朴、很可爱,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可一直被他们关怀着。”

  被老人们关怀着,可以和妈妈朝夕相处,也可以经常到医院去探望哥哥,虽然忙碌,但小琴却累并快乐着。

  “我现在才发现,回来工作,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小琴说。

关键词:脱贫攻坚|空心村|张北县|公会镇|幸福港湾养老院|席卫琴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