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记者 金宗明 闫航 杨雨熹
清晨,家住唐山迁安市永顺街道白庄村的白文把切得细细的草料倒进槽子,吃饱喝足的母牛“老黄”发出洪亮且悠长的一声“哞”,引得65岁的白文脸上堆起了笑意。
“家里这四头母牛,数‘老黄’年头最长,产崽最多,也最通人性。”白文说,2019年至今,他光靠卖这几头牛产的小牛犊就挣了三万多块钱。“收入多了,腰杆子就直了!”
白文与家里的“老黄”。长城新媒体记者 杨雨熹 摄
看着白文幸福的笑,很难把他与原来的不幸生活联系在一起。白文于2015年接受了食道癌手术,妻子李秀琴小脑萎缩、高血压,儿子白云江严重癫痫长期服药,孙子孙女幼小,仅儿媳一个劳动力。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这日子往下可咋过?”憨厚的白文蹲在地上犯了愁。
白文一家的情况,作为帮扶责任人的迁安市滦河文化旅游产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7年9月,经精准识别,白文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任顺对白文一家的看病就医进行了有效帮扶,使其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报销比例90%等健康扶贫政策;帮助白文利用国家扶贫资金与扶贫企业委托经营,让其每个月有了170元的收入;签约村级护林员,每月工资250元;帮助儿媳在小吃部务工,每月工资1500元;并为他的孙子孙女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免除了相关费用。“一家子的温饱起码不愁了!”任顺舒了一大口气。
正在喂牛的白文。长城新媒体记者 杨雨熹 摄
解决了生活的燃眉之急,任顺心里还在替白文盘算下一步怎么走。“扶贫,就得扶到心上、点上、根上。”一次和白文的谈话中,任顺发现了“根”的所在。
“你在生产队当过饲养员?牛你养得了吧?”
“那一准儿行!”
就这样,任顺为白文确定了发展养牛产业的脱贫路径。方向有了,没有启动资金的困难又摆在眼前。任顺二话不说自掏腰包,为白文垫付了三万元养牛款。2018年6月,迁安扶贫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白文办理了唐山市首笔五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购置了四头母牛,开始了母牛养殖产业。勤快的白文起早贪黑,给牛梳毛、喂水、喂饲料,一点不含糊。
“老白”和“老黄”的幸福同框。长城新媒体记者 杨雨熹 摄
2019年初,儿子因病去世;2020年初,老伴也病逝了。“亲人走了,日子还得继续!”白文一边强忍悲痛照顾家人,一边精心饲养四头母牛。截至目前,原有四头母牛先后产崽四头,卖出三头,获利三万多元。白文说:“人活着就得有奔头。如今有了主心骨,往下的日子我心里更有底气了!”
截至目前,迁安市累计减贫129户358人,提前一年实现了全面、稳定脱贫目标。同时积极号召鼓励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政府贴息贷款发展畜禽养殖,涌现了一批自我发展奋斗典型,脱贫成效日益巩固。一系列政策摘掉了穷帽,拔起了穷根,让乡亲们尝到了甜头,更有了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