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致敬抗美援朝战斗英雄⑥|赵力合:奇袭“白虎团”一战成名 征战沙场立赫赫战功

来源: 长城网  张艺萌 李皓
2020-10-24 11:50:00
分享:

  致敬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赵力合。长城网记者 李皓 摄

  【赫赫军功】

  1951年8月,随68军赴朝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1952年11月,在朝鲜防御作战中荣立二等功。

  1953年7月,在奇袭白虎团战斗中荣立集体特等功,个人一等功。

  1954年,在朝鲜东线反击战中荣立集体二等功。

  2019年,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英雄事迹】

  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是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事迹改编而成。奇袭“白虎团”尖刀班班长原型,就是河北省任丘市北汉乡赵范庄村的志愿军老兵赵力合。

  1953年7月13日,以侦察排长杨育才为首,侦察英雄赵力合、李培禄等13人组成的尖刀班,化装成韩军深入敌后,一举摧毁了李承晚号称百战百胜的王牌部队“白虎团”团部。

  在这场战斗中,赵力合作为化袭班的副班长、第一突击手、第一组组长,负责歼灭敌团部警卫力量---警卫排,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志愿军司令部给他荣记集体特等功一次,个人一等功一次。

  初心报国,征战沙场

  赵力合(曾用名赵顺和),1931年农历三月生,河北省任丘市北汉乡赵范庄村人。

  他出身于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经人介绍在邻村魏庄加入冀中独立八旅,即68军的前身,参军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解放清风店、石家庄、元氏等著名战役,4次荣立三等功。

  1951年8月,赵力合随68军出国入朝参战。1952年春,敌军用七个师的兵力进攻我军阵地,狂轰滥炸,弹片横飞。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师部派赵力合所在的607团前去打先锋。

  他们冒着敌军的连天炮火,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冲锋,整整打了一天一夜。全团战士为坚守阵地大多牺牲,后援部队又上来一个团,才把敌人彻底击溃。此后,他们驻扎在朝鲜东海岸休整了13个月,机智灵活搞奇袭。

  奇袭“白虎团”有勇有谋

  1953年,赵力合调到侦察排工作。当时美军已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但南朝鲜李承晚集团却蓄意破坏战俘遣返协议,把号称百战百胜的王牌部队“白虎团”部署在前沿阵地,企图负隅顽抗。

  该团占领金城以西、上甘岭以东的突出部防线后,已构筑了坑道、盖沟、环形战壕和各种明暗火力发射点相结合的半永久性的坚固防御阵地。此外,还直接得到美军五个榴弹炮营和大量坦克、航空兵的支援。敌人吹嘘这是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

  为把敌人逼到谈判桌上来,我军决定彻底打掉敌军这个团。

  1953年7月13日,遵照兵团司令杨勇的命令,203师组织了侦察排长杨育才为首,侦察英雄赵力合、李培禄等13人组成的尖刀班,打算化妆后深入敌后,奇袭“白虎团”。

  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他们首先穿过了敌我之间的一片开阔地,正在快步行军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后面多了一个人。经联络员审问,原来是一个向后逃跑的南朝鲜兵。联络员从他嘴里获得了当晚的口令,有了口令就更加畅通无阻。

  经过一座桥时,他们遭遇了敌人一个车队,车队很长后面还跟着一辆坦克。杨育才、赵力合与大家三言两语一商量,决定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致敬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赵力合。长城网记者 李皓 摄

  “两个人打一辆车,迅速动手。”

  赵力合与第一小组金大柱、张连训、王贵生下到路边的水沟里,向前冲去,到了车队的最后两辆车附近,把手榴弹往车底下扔过去,随着爆炸声,他们手里的枪同时往车上射击。

  化袭班所有成员两个人负责一辆,打了起来。一阵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之后,车上的南朝鲜士兵被打蒙了,像下饺子似地直往车下掉,分不清是栽倒的死尸还是跳车的活人。有的还嚷叫着:“不要误会呀!是自己人。”

  收拾了车队后,化袭班马不停蹄往“白虎团”团部方向杀去,路两旁有一些房子,里面驻有南朝鲜军士兵,赵力合看哪所房子有人喊叫或向外射击,就用卡宾枪给那里来一梭子。

  趁着混乱,化袭班按原计划,三个战斗小组直扑敌人团部的警卫排、电台和作战室,以袭击警卫排的赵力合第一小组先开枪为号,各处一齐开火。冲到了警卫排的几间房子前,赵力合喊一声:“打!”金大柱、张连训、王贵生手里的武器喷出火焰,子弹雨点般打过去。

  紧接着,“白虎团”团部方向,枪声大作,手榴弹爆炸声连连。敌警卫排遭到猛烈袭击,一见这种情势,那些士兵搞不清状况,只得仓皇逃跑。赵力合带着战友尾随溃敌追击了半里多地,最后子弹不够用,只能同敌人进行肉搏战。

  此战从7月13日21时开始,到14日8时结束,全歼敌“白虎团”及敌机甲团两个营、美军第555炮兵营等,俘获敌人840余人,毙伤敌三千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02门,坦克13辆,汽车137辆,轻武器1256支,攻占敌阵地27平方公里。

  卸甲归田园,退伍不褪色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赵力合于1954年底随军撤回徐州驻防,后又入大西南参加剿匪。赵力合曾经说过:“战场上我们是尖刀,回了家我依然要发挥余热,教育儿孙们保家卫国。”

  1957年他主动要求回乡务农,建设家乡。回乡后曾任村党支部委员、民兵连长、副书记,还是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任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他经常为学生们作报告、讲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他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不居功自傲,默默地奉献着晚年的余晖余热。他虽然脱下了绿军装,但依然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军人的先进性,延续着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发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不管是否穿军装,他永远是革命队伍中的突击手,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关键词:赵力合,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