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脱贫“冀”忆】民间实物故事|“绿岭核桃”富山岭

来源: 长城网  齐彦红 刘俐验
2020-10-24 14:51:06
分享:

  实物:

  绿岭核桃

  故事:

  临城县绿岭公司成立于1999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唯一一家集优质核桃品种研发与繁育、种植与深加工、销售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在临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帮助下,绿岭公司逐步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科技带动、就业创业的扶贫帯富“绿岭模式”:通过“统一提供优质苗木,统一核桃树管理技术,统一核桃树种养模式,统一生产物料供给,统一核桃品牌,高于市场价回收核桃”的合作经营模式以及贫困户入股分红模式,直接带动7000多个农户增收致富。

  在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的指导下,该公司实行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种植,同时,积极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该公司拥有绿岭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万亩,合作基地20万亩,苗木繁育基地2600余亩,现代化深加工基地200亩。该公司先后获得“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青皮核桃喜获丰收,村民正在捡核桃。长城网记者 刘俐验 摄

  讲述者:

  绿岭公司总经理路京振

  树上的青皮核桃挂满枝头。长城网记者 刘俐验 摄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绿岭精品果园,虽已是深秋,但放眼望去,还能看到一片葱绿。“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是绿岭核桃小镇,在二十年之前,这里是一片乱石荒岗地,可以说是杂草丛生、乱石遍布。既不适宜耕种,也不适宜造林。”临城县绿岭公司总经理路京振指着一处约百十来亩的地块说道,他们在承包这片土地之后,通过临城县科技局请到了河北农大的教授——李保国,在检测了当地土壤之后,李保国发现临城地处太行山前的丘陵地区,土质瘠薄,干旱缺水,更适合栽种核桃。

  村民将去了皮的核桃进行晾晒。长城网记者 刘俐验 摄

  为了种好核桃,李教授因地制宜开创了“开沟换土、客土造林”的太行山浅山区治理模式。通过挖走鹅卵石、打破礓石层、开沟换土建立保水层,聚水节水保水,种啥啥不活的荒山变成了核桃丰产的宝贝山。

  土地治理、浇水灌溉、种植方法、新品种选育,产品深加工,李保国在绿岭留下一整套的创新研究成果。

  在种植基础上,绿岭公司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投资3.2亿元,建成了占地200多亩的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年可加工核桃原果3万吨,进一步激发了农户的核桃种植热情。

  随着核桃产业链的不断拉伸,绿岭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该公司每年吸收周边季节性临时用工10万余人次,提供固定就业岗位300余个,年发放工资费用达1800多万元。同时,绿岭公司在县域内贫困户较集中的村设立30多个核桃仁加工点,周边贫困户按照有偿计件方式自主自愿到加工点从事剥核桃仁工作,每月可增收1800元。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绿岭公司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的现代化企业,一产是搞核桃的种植,二产是搞核桃的精深加工,三产是生态旅游。

  目前,薄皮核桃已成为临城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路京振告诉记者:“在李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成立了科技扶贫的服务队,这个服务队就是送技术上门。截至目前,我们向一千多农户低价地提供苗木,免费地提供技术,高于市场价回收(核桃),与他们形成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让他们在打工的同时也学到了一门技术,增加了致富的资本。”(记者 齐彦红 刘俐验)

关键词:绿岭核桃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