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图说河北

【高清组图】一支工作队 结下“两门亲”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吴新光 2020-11-25 19:59:45

  

  中国移动张家口分公司驻李家堡村工作队员到村民家里“吃派饭”,和村民同坐一个炕,同吃一锅饭,拉进了与村民的关系。

  中国移动张家口分公司驻李家堡村工作队员看望村里生重病多年的低保贫困户,嘱咐老人有国家医疗扶贫政策,让她安心医治。

  李家堡村肢体残疾贫困户王有,坐上驻村工作队员送来的轮椅,非常高兴。

  中国移动张家口分公司驻李家堡村工作队员为每一个贫困户家庭书写春联、贴对联。

  中国移动张家口分公司驻李家堡村工作队积极参加村党支部活动,并严格按照“三公开”原则办事。

  中国移动张家口分公司驻李家堡村工作队员帮助贫困户收土豆。

  位于河北省蔚县柏树乡的李家堡村,户籍人口160户38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196人,贫困人口占了一半。

  “李家堡村比较特殊,属于‘老龄’贫困村,在这里生活的村民年纪最小的也有58岁了,平时就靠种地过活,每家每户最值钱的就是那两头驴。”中国移动张家口分公司驻蔚县李家堡村第一书记刘润生介绍说。

  村里很是闭塞,全是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村民生产、生活极不方便,买包盐都要跑几里路,一般10天左右才下次山,到集市赶集,买点生活用品回来;就医更不方便,村民都是小病拖、大病扛,实在撑不下去了才下山去看病。

  3年多来,驻村工作队员去老乡家吃“派饭”,群众掏心窝子;消费扶贫来助力,扶贫路上米飘香。他们与村民交朋友,视群众为亲人,贫困户得了重病及时到医院看望,为村民理发、修电视,帮助村民拔草、收割黍子、谷子等庄稼。

  刘润生说,李家堡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交通闭塞、缺少基础设施、没有产业支撑。为此,蔚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变群众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挪穷窝”“拔穷根”的治本之策。

  2018年3月,李家堡、苇子水、马头山、马坨、崖头寺、侯家庄6个自然村,共有贫困户73户132人易地搬迁至南杨庄乡牛大人庄安置区宜兴社区,占全村户数的46%。

  自此,除了李家堡村外,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工作范围又增加了一个“村”。

  搬迁至宜兴社区的贫困户王有,今年53岁,十来岁时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开始腿不能走路,后来四支骨骼变形,手脚弯曲,只能爬着走路。

  王有原来生活居住的马头山自然村,处在大山顶上,进村没有路,只有羊肠小道。在这里,正常人行动都不是很便利,更别说高度残疾的王有了。对王有来说,走出家门看看转转真是一种奢望。王有成为驻村工作队重点帮扶的一户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员一直琢磨着,能为王有做点儿什么。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在乡政府及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易地扶贫搬迁至牛大人庄安置区的王有送来了轮椅和拐杖。当驻村工作队员把王有扶上轮椅的那一刻,王有眼里噙满了泪花。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坐上轮椅,可以到外面自由“行走”了。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这项惠民工程,李家堡村有部分村民不理解,他们认为搬迁后虽然住上新房,可是土地无法耕种,没有了经济收入,生活无法保障,因此不愿意易地搬迁,还想在村里种点庄稼。

  驻村工作队员耐心地劝导,苦口婆心地给村民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政府先安置居住,后续会安排产业或就业,决不会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搬迁至宜兴社区的大多数是村里年龄大、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他们居住得还习惯吗?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因此,这些人成为驻村工作队员最大的牵挂。

  驻村工作队员经常放弃休息,到距离李家堡村15公里的宜兴社区,看望慰问村里的贫困户。每个月都要去三四趟,谁家住哪个区、几排几号,每个贫困户的现状,驻村工作队员心里门清。一次在走访中驻村工作队员得知刘福腿痛,马上买了条驼毛裤送去,刘老汉感激地说:“太谢谢了,今年冬天不遭罪了。”

  搬迁后的贫困户都说,现在他们心里更敞亮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阎少华 摄影报道

关键词:驻村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消费扶贫
责任编辑:裴妥
推荐阅读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