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原创新闻

“冀”忆初心·寻访“红色镇馆之宝”㉒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红色遗产赓续精神血脉

来源: 长城网  韩新新 熊庆 李质超
2021-04-03 10:24:12
分享:

  寻访小分队:记者 韩新新 熊庆 李质超  

  百年奋斗,燕赵大地上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记录着一段英雄的故事。日前,我们走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通过一把铡刀、一尊雕像、一只银杯和三颗地雷,去探寻那些尘封已久的红色往事。

  一把铡刀

  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位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北部,走上二楼展厅,就能看见展柜里陈列的一把锈迹斑斑的铡刀。刀片左侧显示“曾於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高蠡暴动”字样,右侧显示“铡去八个红军同志头颅之铡刀”字样。


1932年高蠡暴动后国民党铡下八烈士头颅的铡刀。熊庆 摄

  据讲解员何瑞霞介绍,高蠡暴动始于1932年8月27日,是在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定特委直接领导下,高阳、蠡县地区人民掀起的一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农民武装斗争。

  “在暴动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驻扎在安国的敌人——白凤翔部的一个骑兵连,包围了正在北辛庄开会的红军游击队。激战两个多小时后,游击队员大部分突围,北辛庄高小教员、高阳东南区党委书记蔡书林等17人牺牲。”何瑞霞向记者讲述道。

  国民党反动派不仅对红军游击队员及其家属进行了疯狂报复,还用铡刀将蔡书林、蔡黑林、陈志刚、徐特尔、王双月等八名红军游击队员的头颅铡下,高悬在树梢示众数日,以此震慑当地农民。

  “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员的意志是打不倒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战斗在冀中平原,高阳、蠡县地区的广大农民纷纷参军参战,他们踏着先烈的血迹,与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何瑞霞动情地说。

高蠡暴动烈士陵园内的殉难烈士纪念塔。

  如今,每逢清明节和“8.27”高蠡暴动纪念日,在高阳县城东南15公里的高蠡暴动烈士陵园,总能看到许多干部、工人、农民和学生前来扫墓谒碑,缅怀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一尊雕像

  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白求恩·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里,白求恩全身汉白玉雕像静静伫立。白求恩身着燕尾服,右手下垂,左手插在裤兜里,神态自若,潇洒飘逸。

白求恩·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中展出的白求恩全身汉白玉雕像。熊庆 摄

  “这尊雕像是1940年由出身雕刻世家的刘庭芳,历经几十个日夜制作完成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文博副研究员杨琳介绍了雕像的来历,仿佛把我们带回到80多年前,见到那位救死扶伤于烽火前线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1938年1月,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来到中国,并于3月31日到达延安。白求恩此行,不仅带来了大批医疗物资,还带来了高超的医术和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无限热忱。

白求恩检查伤员身体。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图

  “白求恩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就检查了500多个伤病员,第二周就开始施行手术。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0多名伤病员很快恢复健康回到前线。”说到白求恩的敬业精神,杨琳这样介绍。

  1939年下半年,日军加紧对晋察冀地区的封锁、扫荡。白求恩率队来到战斗最激烈的摩天岭,在离前线只有七里地的孙家庄小庙设下手术室。隆隆的炮声和清脆的机枪声在山谷回荡,大路上不断有担架送来,白求恩顾不得吃饭休息,一直为伤员动手术。就是在这次手术中,他的手指被意外割破。1939年11月,因伤口感染,白求恩倒在了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的土地上。

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图

  几十年过去了,白求恩全身汉白玉雕像依然栩栩如生,白求恩的名字也一直在中国大地上回响。在近两年的抗疫之战中,无数医护人员发扬白求恩精神,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白求恩精神的时代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一只银杯

  “不要忘记妈妈。”1938年9月,印度援华医疗队队员柯棣华来中国前夕,母亲送给他一只银杯,杯身上刻着这行字。“柯棣华病逝后,银杯几经周折又回到了柯棣华母亲的手中。1988年,柯棣华的亲人将这只珍贵的银杯赠送给了纪念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文博副研究员王欣介绍说。

柯棣华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来中国时母亲送的银杯。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图

  柯棣华在中国度过了将近4年时光,这只银杯一直陪伴在他左右。当年,带着家人的嘱托,历经千辛万苦,柯棣华和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其他4名医生抵达延安。在那里,他们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

  延安的生活紧张而忙碌,但柯棣华却想做得更多:到前线去!1940年,柯棣华来到了晋察冀边区,在河北唐县葛公村担任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外科教员。“那时大部分病床都是由破门板拼成的,用几块土坯垫起来,搭在病房墙角里,铺上一些干草算是褥子。”纵然当时环境十分艰苦,柯棣华依然想尽办法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

柯棣华在室外为学生讲课。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图

  “1941年,柯棣华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担任院长期间,他亲自实施手术2000多例。”王欣说,繁重的工作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伤病员的爱护,凡是他做过的手术,必定要亲自检查、换药,巡查病房时,给伤员喂饭也是常事。一言一行,皆是医者仁心。

  1942年7月7日,柯棣华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过度疲劳的柯棣华因病去世,32岁的他在葛公村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唐县葛公村为柯棣华举行追悼会。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图

  银杯光芒不减,时代续写荣光。在今天的石家庄石丰路,柯棣华职业专修学院巍然耸立,无数青年学子在柯棣华精神的感召下,满怀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学习医学知识。

  三颗地雷 

  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还珍藏着三颗地雷,因年代久远,其表面早已锈迹斑斑,满是时光的印记。

  “这是李混子爆炸组使用的自制的地雷。抗日战争年代,李混子带领群众广泛开展地雷战,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文博副研究员尹小杰介绍说。

李混子爆炸组使用的地雷。熊庆 摄

  李混子爆炸组1943年7月成立于河北新乐北李家庄村,原名民兵爆炸小组,由共产党员李混子担任小组长。“李混子带领爆炸小组创造了炸毁敌人火车头7个、车皮30多节、毙伤敌人150余名、炸毁桥梁若干的辉煌战绩。”讲解员杨天奇说。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内摆放的雕塑作品《地雷战》。熊庆 摄

  1946年6月,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新乐驻军为确保铁路运输畅通无阻,企图“扫平”北李家庄,消灭李混子爆炸组。“敌人刚进村,地雷就开始发威,子母雷、连环雷、一字长蛇雷等齐开花,炸得敌人晕头转向。”杨天奇讲述道,李混子带领爆炸组和全村群众在村里村外大摆地雷阵,炸死敌人30余个,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战斗结束后,冀中区党委及时总结对敌斗争经验,号召全区开展“李混子爆炸运动”。1946年12月,正当冀中各地的爆炸运动蓬勃开展之际,李混子不幸牺牲,年仅23岁。

  李混子离世后,冀中平原各处依旧巨雷轰鸣。群众性爆炸运动声势日增,“铁西瓜”遍地开花,给予敌人有力打击,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勋。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李混子烈士墓。熊庆 摄

  苍松翠柏,草木含情,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李混子烈士墓前,时常有人驻足停留,凭吊怀念。

  硝烟已散,英雄长眠,历史和先烈留给我们无数红色遗产。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座座精神丰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既彪炳史册,更光照未来。

关键词:红色,镇馆,烈士陵园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