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科学规划 内节外引 控管结合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21-05-06 07:41:48
分享:

  科学规划 内节外引 控管结合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探访

  根据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位监测情况通报,2020年12月底,全省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26.25米,同比上升0.52米;全省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7.39米,同比上升1.62米。全省深层、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均上升,2/3以上的超采县实现止跌回升,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以重要行业和领域节水为重点,强力推进全社会节水

  武邑县贾史庄村千亩油菜田里,金黄色的油菜花随风摇曳,阵阵花香沁人心脾,游人络绎不绝……

  “这是我们的旱作雨养成果。”武邑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启动后,武邑县列入其中。去年,贾史庄村开始实施旱作雨养,将抽取地下水灌溉的水浇地变为旱作雨养田,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灌溉。

  武邑县通过实施旱作雨养项目,发展旱作雨养规模6万亩、季节性休耕7万亩,年减少地下水开采2187万立方米。

  而在宁晋县万亩农业节水灌溉示范田里,实行的是地埋式多节自动伸缩喷灌、平移式淋灌等节水技术。基地负责人介绍,他们把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减少水肥使用、提高水肥利用率,在保持小麦产量前提下,小麦全生育期灌水量比传统小麦生产减少一半。

  作为资源型缺水省份,2014年,河北省在全国先期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到2017年底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26.6亿立方米。

  2019年3月,河北省印发了《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以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为关键,以重要行业和领域节水为重点,强力推进全社会节水。

  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3%。河北省统筹粮食安全与地下水压采,加大季节性休耕和旱作雨养实施力度,因地制宜扩大微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压减农业地下水用量。累计实施季节性休耕、旱作雨养、退耕还林等300余万亩,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3400多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400多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4.7%,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需要节水,工业生产也需要节水。

  河北省坚定不移推进高耗水行业去产能,全省重点行业单位产品取新水量不断降低,部分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取新水量已下降到3吨以内。通过推广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和中水回用等措施,减少工业用水和水污染,化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中水回用率达40%以上。目前,河北省重点钢铁企业、化工行业、玻璃行业闭式工艺水重复利用率均达90%以上。

  河北省还以节流工程、循环与循序利用工程为突破口,加快实施供水管网改造、节水器具推广、节水型城市创建及再生水利用等,深入推进城镇节水工作。目前,10个缺水型设区市均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让外来水引得来、蓄得住、用得好

  “这水,可甜呢!”东光县宋井村村民宋连军拧开水龙头洗菜做饭,看着流出的清水,他感慨万千:以前祖祖辈辈喝高氟水,现在喝上长江水,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长氟斑牙啦!如今,东光全县38万群众共饮长江水的梦想变成现实。

  东光引长江水替代地下水开采;冀州则用地表水完成农田灌溉。

  今春,衡水市冀州区大寨村的村民利用村周边坑塘蓄的雨水和去年秋冬季引黄入冀时引黄蓄水,为万亩农田供水灌溉,可减少地下水开采约70万立方米。

  按照多引多蓄、能置换尽置换的原则,河北省优化配置引江引黄水和水库水,坚持引水增源,统筹推进城市、农村、农业水源置换。

  城市生活和工业水源置换上,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和扩建,增加江水消纳能力,2020年消纳江水19.58亿立方米。

  农村生活水源置换上,坚持城乡一体、整县推进。2018-2019年,在31个县(市、区)实施农村生活江水置换工程,农村居民江水置换总人口836万人,新增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01亿立方米。2020年,在32个县(市、区)实施农村生活水源置换,新增受益人口518万人。

  农业灌溉水源置换上,建设纯渠灌工程603万亩、井渠双灌工程1119万亩,具备利用40.3亿立方米地表水的能力,丰水年尽可能多用地表水,减少地下水开采。79个县(市、区)利用引江引黄水和当地地表水,实施农业灌溉水源置换,累计改造灌溉面积811万亩。

  鼓励引导各地疏通河道坑塘,尽可能多地留住并利用雨季天上水。

  通过推进“以河代库”行动,加大河湖拦蓄能力建设,2019年河北省在18个县(市、区)对9条河流河段实施河道清理整治项目,增加蓄水能力1.7亿立方米,为充分利用外调水、雨洪水回补地下水创造了条件。

  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河北省通过南水北调中线等工程引江水107.57亿立方米,引黄水58亿立方米,全部用于生产生活,为地下水压采提供了有力外援。

  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月初,石家庄市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了所辖各县(市、区)今年地下水压采任务分解落实情况报告。

  “我们将按照报告对各地进行督导,确保今年压采目标如期完成。”办公室负责人张素领介绍。

  从省水利厅获悉,今年全省7.46亿立方米地下水压采任务已全部分解到各县(市、区),并已开始采取措施落实。

  坚持管控结合,实行总量控制。逐县明确并严格执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红线,对县域范围内取水井取水总量达到红线的,原则上不再审批开凿新的取水井。在全国率先实现取水井“户口式”精准管理,对排查出的115.3万眼取水井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并进行电子标识认证。这是河北省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采取的严格管控措施。

  河北省还在全国率先实行水资源费改税,重点推广“一提一补”“超用加价”等农业水价改革模式,用价格杠杆从严管控取用地下水。

  河北省还按照“把河道清出来,把水留住”的指导思想,持续实施清河补水行动,回补地下水亏空。

  以引江引黄沿线和大中型水库下游具备补水条件的河道为重点,集中对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386条河道进行全面清理,实现应清尽清,确保行水通畅。同时以白洋淀、衡水湖和8条常态化补水河道为重点,制定年度补水实施方案。

  2018年以来,河北省共向滹沱河、滏阳河、沙河等43条河渠累计实施生态补水60多亿立方米。不仅有效改善了河湖水生态环境,而且回补地下水效果明显。据监测,补水河道70%以上的水量回补到地下,两岸地下水位得到回升,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河北日报记者 赵红梅)

关键词:地下水,综合治理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