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
2021年高考开考
今年全国有1078万人参加高考
从1977年恢复高考起
高考已经走过了44个年头
此刻的我们
在为2021届的高考生
加油的同时
也想起了属于自己高考时
那些存在心头的
温暖、感动、奋斗、坚持
70年代:
知识改变命运
1977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新华社发)
1977年10月21日
恢复高考的消息
像一声春雷响彻天地
唤醒了许多人
尘封已久的“大学梦”
点燃了无数人
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
希望之火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新华社发)
全国570万名考生备考应战
考生们拼命复习
向着命运伸出的手狂奔
1978年2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这是清华大学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新华社发)
大学生被推举到
“天之骄子”的位置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迎来了高素质人才
那是众多国人的集体记忆
也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历史开端
一代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197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1977届新生在学习中交流。(新华社发)
80年代: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1982年,一名天津考生在等汽车的时候抽空读书。(新华社发)
80年代
绝大多数人认为
高考是学生唯一的出路
百万大军过独木桥的状况
让考生经历了
难忘的备考岁月
1989年7月7日,北京市第五中学的一个考场内,考生正在答题。1989年北京市共有34841人参加了文史、理工和外语3个科类的考试。(新华社记者 杜捷 摄)
那时大学录取率很低
许多人选择
念“高五”“高六”
每个人的拼劲都很足
高考成为很多考生
人生的转折点
湖北省麻城市铁门区农村青年王端良高考落榜后,一边务农、一边抽空自学。1985年他获得自学考试大专文凭。被该市胡锡古中学聘为英语教师。这是在一次考试后他为学生解题。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90年代:
高考渐成全社会关注焦点
1991年6月9日,在北京天坛公园举行的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咨询活动牵动了数以万计的考生家长的心。北京及外地的89所高校参加了这一活动。(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90年代
高考竞争程度
依然极其激烈
“考上大学”
不仅仅是
考生个人的奋斗目标
更是全家人的希望
1992年3月8日,北京4万多名考生前往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成人高考咨询活动。一位女青年想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丈夫特意带着孩子陪她前来咨询。(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 摄)
高考逐渐成为
社会各界聚焦的重点
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
投入到高考当中来
1994年7月7日,江苏省南京12000多名考生在37℃的高温下参加第一天的高考应试。为保证考生安心答卷,南京各界想方设法将清凉送进考场。南京市一中高考点的1050名考生每人领到了一顶冰帽,这是一名考生头戴降温冰帽应考。(新华社记者 方爱玲 摄)
1999年高考扩招
更多的学生得以走进大学校门
实现了心中的梦想
也给寄予无限期望的家长一个交代
1994年,湖北三峡坝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黎开英的儿子望军在全国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乡亲们纷纷来到他家祝贺,望军不停地给大家夹菜以示感谢。(新华社发)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下海经商成了当时的流行词
读大学找“铁饭碗”
也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
1999年7月7日,北京近5万名考生走进考场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北京市第二中学考点,北京市高招办特意为一名患有自发性气胸的考生陈迪扬安排了一间单人考场,单独配备了监考老师、医生和医疗设备。这是考生陈迪扬在特殊考场考试。自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实施。(新华社记者 张旭 摄)
进入新世纪:
高考是实现梦想的途径
2000年1月19日,北京和安徽两地春季高考开考。大约3.6万名两地考生参加了此次高考。图为考生在北京市第六十二中学考场参加考试。(新华社记者 高学余 摄)
如今
社会日趋多元
高考依然重要
但不再是改变命运的
唯一道路
2003年6月7日,在北京第十五中学参加高考的考生等待进入考场。从这一年开始,高考时间从7月提前至6月。这一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 摄)
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但那段专心致志地为了一件事
倾尽全力
付出所有
岁月
依旧历历在目
弥足珍贵
2008年6月29日,一位浙江考生在向美国教师帕特里克·德莱尼(右)咨询美国大学招生情况。出国留学人数正快速增长。(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2011年3月14日,在课间,父亲王宝峰(右)与儿子王旭东(左)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家住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王宝峰与儿子王旭东刚刚参加完近一个月的美术专业课考试后,重返滨城区职教中心艺术复读班,进行文化课程的冲刺学习。2001年4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又一项新举措,即2001年高考中报考普通高校考生的年龄、婚否不限。(新华社发)
2011年12月14日,参加美术统考的学生在山东烟台一家美术培训机构进行造型基础模拟考试。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参加艺术类考试。艺术类专业考生需要参加“艺考”,考试合格者获得报考院校的专业合格证,持此合格证书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公布以后,各艺术类院校进行择优录取。(新华社发)
2012年6月7日,考生轻松地走进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高考点”。(新华社发)
2015年3月15日,北京考生们在北影表演学院排队等待办理艺考复试手续。(新华社发)
2017年6月2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教师带领高三学生开展趣味减压活动。(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2017年6月5日,在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外,考生家长和当地居民为考生送行。(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2020年7月7日、8日两天,迟到一个月的高考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记者在石家庄市主城区几个考点周边,用相机记录下众多含辛茹苦、翘首以盼的考生亲人们,他们陪伴在考场门前,为孩子们送上无言的祝福,成为2020年高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长城新媒体记者 任光阳 摄
2020年高考结束,石家庄一中师生在考点门口庆祝考试结束。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潇 摄
40多年来
数以亿计的学生
通过高考
走进了另一种人生
今年6月
高考的故事仍将继续
此时此刻
多么希望
心想事成
这四个字
能在走出考场的
每一个人身上发生
也请记得
无论结果如何
你为此挥洒的每一滴汗水
你为此埋头的无数个日夜
都终将成为往后的人生中
一笔无可替代的财富
未来的你也一定会感谢
当初那个拼尽全力的自己
高考,加油!
扫描二维码参与“你我的高考记忆”活动。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长城网、瞭望新媒体等综合 编辑:杨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