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河大,秋阳朗照。
走进河北大学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份特殊的建校方案:“本校目的是使中国人开始学习欧洲各种科学,以培养工商业、军事、航运等专家……”这份早在1885年拟定的建校方案,基本奠定了后来河北大学前身——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格局。
从1921年创立至今,河北大学走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从初建时期的筚路蓝缕、捧土培根,到抗战时期坚守津门的弦歌不辍,尽显刚毅艰卓;从六度更名、院系调整,到校址搬迁的风雨兼程,写就百折不挠;从改革开放后的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到入选“部省合建”高校……
回眸百年,这所培育了40余万名栋梁之材的高等学府,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守着炽热的育人梦想,始终在不懈探索中书写辉煌的历史篇章。
弦歌不辍,燕赵学府凝风骨
1921年,河北大学前身天津工商大学创立。建校之初,就以“大学”立名建制,开展四年制本科教育,秉持“育中华有为之青年、办德智并育之大学、促中国之现在化”的办学宗旨,将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植于血液。
爱国是河北大学最闪亮的底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日寇步步紧逼,河大人开辟了一条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爱国奋斗之路。
1933年,学校更名天津工商学院,提出“学行并茂、民族中坚”,积极主张科学救国。许多河大学子主动奔赴沙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姚依林同志于1936年夏考入天津工商学院会财系,在天津发展地下党员、重建革命组织、创办进步刊物,领导了天津各界的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后,学院成立难民收容所,盖起临时住房,参与救济水灾,收容难民823名。天津沦陷后,学生积极参加“抗日锄奸团”,火烧日军稻草和棉花仓库,除杀天津伪商会会长和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天津支行经理,极大振奋了抗日斗志。平津战役中,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的地下党员麦璇琨同志,凭着扎实、高超的功底,秘密将“天津市城防图”及时“复制”,经地下党领导人送到解放区,为29小时解放天津作出重要贡献,被授予“解放天津有功之臣”称号。
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河大人的血脉骨髓,一直激励着河大师生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学校工学、商学两科划出,1970年迁址保定后师资流失、实验仪器设备折损……面对发展中的一个个困难,河大人埋首奋进,开拓进取,在艰辛探索中走出坚实的脚步。
培根铸魂,红色血脉永传承
“我想报名参加特岗计划,可又怕在农村干久了,会落伍,会被时代抛弃。”两年前,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赵志峰站在答辩台上,面对师长说出他的理想与困惑。
台下,文学院教师张进红为他鼓劲:“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一名特岗教师何等光荣!你的选择,将托起许多农村孩子的梦想。”“立志做一名新时代的奋斗者,又怎么会被时代抛弃呢?”
理性全面的分析、语重心长的建议,为赵志峰扬起理想的风帆。
每年6月,河北大学毕业班的教室里,都能看到这样提问与作答的场面。
在撰写完成德育论文后,该校本科毕业生们,将逐一走上答辩台,面对由学院领导、辅导员、德育课教师等组成的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同时面对全班同学,总结4年心路历程、思想收获,在讲述、倾听、探讨中,反省不足,明晰方向。
这场在论文答辩后进行的德育答辩,被称为“第二场毕业考”。一场场德育答辩,用身边人、身边事帮助学生系好走向社会的第一粒扣子。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进入新世纪,河北大学弘扬优良传统,全面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深化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探索“融通”育人体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发挥办学起点“高”、文化底蕴“厚”、师资队伍“强”、学科专业“全”、立德树人“好”的传统优势,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通识教育与个性培育、招生培养与就业创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通。
首倡“滴灌”思政教育模式。借助多种手段,整合各方资源,在大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给予其“点接点、线连线、面对面”的教育引导,“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化解学生学习、生活、情感中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做到知人心、聚人心、稳人心、暖人心,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纵深推进“三全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环节和全过程;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实现德育铸魂、智育启真、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促行。
河北大学注重发挥社会实践对学生品德的塑造功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全校323个党支部、1046个团支部线上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并连续推出“战疫团旗飘”微团课,先后有5104名学生在所在社区(村)投身志愿服务,服务总时长6.3万余小时。研究生支教团成立16年间,199名志愿者接力在西部播撒爱和希望;疫情防控期间,青海分队逆行上高原,贵州分队搭建云课堂保障山区学生停课不停学……一个世纪以来,河北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塑造学生立足中国、胸怀天下的开放理念,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事求是,百年河大铸辉煌
在绵延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河北大学铸就了历久弥新的“实事求是”校训传统。
建校伊始,学校以工商立校,以科学为本,奠定了学校崇尚科学、务实创新的精神基因。尽管初期学校招生规模不大,但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实习,短短几年就建成5个实验室、2个陈列所、2个实习工厂。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风云激荡、民族奋进的关键时期,学校总结办学经验,凝练而成校训“实事求是”,既包含了追求真知的态度与精神,又有经世致用的情怀与行动,是求真与务实的结合,是认知与行动的统一,涵养着一代代河大学人。
而学校沉潜务实的传统,为学界称道,令俊彦归心。华南圭、马沣、顾随、吴玉如、裴学海、张弓、高镜莹、滕大春、张镈、雷石榆、詹锳、漆侠等名家大师受河北大学“博学、求真、惟恒、创新”校风感召,来校任教。
在此基础上,河北大学通过赓续传统、砥砺创新,开创了我省高等教育的众多先河。1984年河北大学培养出全省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漆侠先生,创立了全省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河北大学为我省引进第一位中科院院士——印象初先生;1999年培养出我省第一位中科院院士——宋大祥先生。
新世纪以来,国家部委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河北大学持续重点建设。2005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名列“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2016年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进入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2018年成为全国14所“部省合建”入选高校之一,标志着学校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河北大学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而是勇立潮头,时刻触摸时代的脉搏,探索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学科布局,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育人路径。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聚焦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得通过;打造优势学科集群,持续优化学科布局。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实施坤舆学者支持计划、海外研修培训计划、国内知名高校进修计划、赴企事业单位实践进修计划,人才发展平台和环境进一步优化。
——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启动自然科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培育计划,强化承担国家基金项目的能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优化专业结构,新增复合型专业。近5年,撤销和暂停本科专业18个(次),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等交叉融合型专业4个,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
崇文励教一世纪,立德树人新百年。在又一个百年开启之际,河北大学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文科登峰、理工科振兴、医科崛起”的学科建设目标,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扎实推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北日报记者 马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