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900多万城镇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
农村四类困难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全部解决
从省政府新闻办12月10日召开的“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助力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着力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不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农村居民居住品质,推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人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积极推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全省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20.5万套,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圆了9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的“安居梦”。自2008年以来,通过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省累计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达到6000多亿元,有力助推全省经济建设。累计改造完成城镇老旧小区9368个,惠及193万户城镇居民,“高龄”小区“旧貌换新颜”,老居民过上了宜居新生活,改造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启动城中村改造1341个,44.3万户居民居住条件将得以改善,158.2万人实现就地城镇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因城施策、分类调控,全省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市政老旧管网改造7151.2公里,全省既有市政老旧管网实现应改尽改。实施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4591公里,分流制市政排水管网占比位居全国第一。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57座,累计建成焚烧处理设施数量、现有焚烧处理能力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均位居全国前列。提高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率,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生活水源全部置换为引江水。全省热源供热能力达到16.96亿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2.89亿平方米,实现了供热多元化和能源梯级利用。大力推进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缓解了城市停车难。
城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全省累计创建国家园林城43座、省级园林城77座,培育省级生态园林试点城市12个,国家园林城和省级园林城覆盖率超过90%,国家园林城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创建洁净城市112个,城市(含县城)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主要道路除结冰期外,实现“水洗机扫”全覆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累计建成“口袋公园”4595个。连续举办5届省园林博览会、4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有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推进设区市和重点县(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城市“厕所革命”,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2009年至2020年,全省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5.5万户,农村四类困难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全部得到解决,2018年至2020年,河北省连续三年被国家评定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省份。健全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率稳定保持100%。4.8万个有生活垃圾治理任务的村庄全部建立日常保洁机制,基本实现收集、转运、处理城乡一体化全覆盖。农村气代煤、电代煤累计改造量占全国50%以上,让1296.5万户农村居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实现应改尽改,每年对京津冀大气环境改善贡献率达到30%以上,开创了河北省农村地区的能源革命。
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十三五”以来,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保持在12%左右,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严格规范管理房地产市场和建筑市场,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起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体系。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8.92%,绿色建筑占比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大力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累计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25个、建筑面积579.87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记者 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