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

来源: 河北日报  
2022-03-21 22:23:53
分享: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1》显示,2013-2019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增长迅速,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其中北京的协同创新指数保持高速增长,是三地中增长最多的;天津的协同创新指数稳步增长,从2013年的440.48增长到2019年的506.86,增长了15%,而河北的协同创新水平取得明显进步,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5.40,增长了195%。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1》是有关部门委托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研发的用于动态监测和评价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状况的指数体系。《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1》在界定区域协同创新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目标为导向,按照数据可连续获取的原则,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创新能力、科研合作、技术联系、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以及11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

基于指标体系,《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1》分析了2013-2019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发展趋势,并从省级层面和地级城市层面对京津冀内部的协同创新水平和各一级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京津冀科研合作网络快速生长,地区间产业活动更为活跃

基于对各一级指标的结果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1》总结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主要体现在研发经费稳步增长等六个方面。

研发经费稳步增长,北京研发投入水平全国领先,基础研究日益得到重视。京津冀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3年的3.22%上升到2019年的4.19%,高于同期的江苏、浙江与广东。其中北京从2013年的5.98%增加到2019年的6.31%,继续保持全国排名第一的领先优势。2019年,北京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为15.9%,高于上海8.9%的比例,更远高于全国6.0%的比例,正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创新产出迅速增长,北京高科技论文发表量全球领先,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京津冀SCI、SSCI和A&HCI论文数从2013年的171177篇增长至2019年的238743篇,增长了39.5%。专利申请数从2013年的171248件增长至2019年的408327件,增长了138.4%;北京高水平科技论文增长迅猛,“自然指数”排名全球第一。北京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投入,标志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科研合作网络快速生长,网络密度不断提高,形成以京津为主轴,京保石为次轴的结构。京津冀论文合作关系总数从2013年的60增加到2019年的78,城市间关联度不断提高;网络密度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9年网络密度为1.000,与2013年的0.769相比,提高了30%;平均路径长度从1.231下降到1.000。2013-2019年京津冀科研合作网络结构较为稳定,北京与天津双核地位显著,京津合作仍是网络生长最为重要的动力。

技术合作网络日益完善,技术交易总量增长迅速,京冀技术合作大大加强。2013-2019年,北京与天津、河北的技术交易项数及成交额均快速增长,京冀技术交易项数从2564项上升为3880项、技术交易额从34.91亿元上升为251.34亿元,分别增长了51.3%和620.0%

地区间产业活动更为活跃,北京产业外溢效应明显,产业分工日益清晰。2018年末,京津冀法人单位在区域内跨省(市)的产业活动单位达到1.6万家,占区域内产业活动单位总量的5.5%,比2013年末增长180.2%。北京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发展服务化、高端化、生态化态势显著,与此同时河北和天津积极承接北京市的部分产业转移,三地间的产业定位与产业分工日益明晰。

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区域协调创新。京津冀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环京津地区高等级公路基本实现了全范围的覆盖。高铁网络建设进展顺利,“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国内外金融机构和组织聚集地,强大的金融实力为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撑。

三地仍需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链接,打造区域性科创走廊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1》显示,在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技术合作强度与城市等级及地理距离相关,“富人俱乐部”效应是影响技术合作的主要因素。2013-2019年间,专利合作数量的增加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北京与天津、石家庄这三个创新枢纽间的合作,另一个是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就近合作,如与廊坊、保定、沧州的合作专利数量增长明显。合作专利数量减少的地区主要为与北京距离较远的城市,例如北部的张家口、承德,南部的衡水、邢台、邯郸等。

另一方面,北京市创新成果大部分在津冀地区以外转化,对津冀的辐射引领作用有待提高。2019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4908项,成交额282.8亿元,比2018年增长24.4%,但仅占北京流向外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9.9%。北京市创新资源的结构和津冀的产业结构不够匹配,创新链和产业链缺乏有效链接,导致北京市的创新成果大部分在津冀地区以外转化。

基于以上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1》建议,未来在继续发挥北京的创新优势、强化北京对津冀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需要加快提升天津、石家庄、保定等重要节点城市的创新能级,形成一核带动、多级联动的京津冀科技合作网络;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内部的高铁、高速等基础设施网络,压缩时空距离,以区域间高速交通体系支撑京津冀各类要素的无障碍高效流动,降低科技合作的交易成本,延伸京津冀科技合作的空间范围;围绕科技合作网络布局高技术产业合作网络,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链接,通过高技术产业的跨城市分工合作,带动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缩小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而促进城市间科技合作,形成“科技合作带动产业分工,产业分工促进科技合作”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的核心作用,通过在北京市域和周边地区的重要节点布局高技术产业转化集群,共建一批科技园区,构建“三城两翼一区”协同创新模式,打造区域性科创走廊和“京津雄”创新金三角。  (河北日报记者米彦泽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