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碱地上“种下”丰收的希望
——记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副研究员郭凯
郭凯正在进行土壤含盐量的室内测试。本人供图
5月16日一早,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在书桌上。
郭凯简单地吃了几口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不大的书桌,摆放着厚厚的研究材料,电脑显示屏上的数据密密麻麻,各项实验表格有序排列。
前不久,郭凯跟腱拉伤,打上石膏。上不了班,下不了地,为了不耽误研究进度,他把工作带回石家庄的家中,“时间不够用是现在最大的难题,我希望有更多的盐碱地能尽快得到改良,‘种下’丰收的希望。”
今年刚刚获得“河北青年五四奖章”的郭凯,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也是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
“我出生在山东一个农村家庭,跟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高考报志愿时,郭凯就立志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坚定地选择了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
郭凯对农业的热爱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得到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首席科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刘小京研究员的认可。2007年,他成为刘小京的研究生,2008年在导师的引领下来到南皮站,成为“盐碱地改良利用”团队的一员。
历史上,南皮降雨稀少,土壤盐渍化严重,“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是当地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南皮试验站那时还是一排平房,冬冷夏热,住宿条件非常简陋,四周也一片荒凉。但一位位农研领域的专家毫不在意这些外在条件,扎在田里灌溉、施肥,一待多年,只为让盐碱地染上绿意。
郭凯被南皮试验站里这种执着、敬业的科研氛围鼓舞着,被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凝聚起的“科学家精神”激励着,马上着手做研究,“我选择了盐碱地土壤改良工作,这里就是我奋斗的起点。”
水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盐碱地更需要水。我省环渤海区盐碱地面积广,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怎么办?那就从咸水下手。
郭凯在导师刘小京研究员悉心指导下,充分利用咸水与淡水的融点不同的特点,系统研究和完善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改良盐碱地的技术:在冬季最冷时抽提地下咸水,通过少量多次浇灌并稳定结冰,等到春季冰融化时,咸水冰中高浓度咸水先融化入渗,微咸水和淡水后融化入渗淋洗土壤盐分,既浇灌了土地,又压低了土壤盐分,实现盐碱地耕层脱盐。
理论转化为成果,需要大量数据支撑。
每年三九最冷时,寒风刺得人脸疼。在南皮试验站的一块200亩的试验基地——海兴县小山乡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试验基地,郭凯裹着最厚的衣服,穿着长靴子,拿着农具,给农田灌溉。
这种灌溉法要求在一年中气温最低时,进行抽水分层结冰灌溉,稍不注意,就会结冰失败,失败之后意味着要重新结冰。郭凯在寒风中,一盯就是十几天,紧盯灌溉进度,进行土壤抽样监测。
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郭凯乐在其中,“农业规律在田间地头。我的工作是通过试验研究,摸清土壤中水盐运动规律,找到让盐碱地染上绿意的方法。”
土壤含盐量每年有所变化,仅用咸水结冰灌溉,以咸水治盐、压盐还不够;春夏水分蒸发大,不同植物的蒸发规律不同,还得想办法守住耕层中来之不易的水。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残茬覆盖……郭凯试着为不同的耐盐植物或经济作物找到最佳防止脱水的方式。
躬耕不辍。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改进,构建了滨海盐碱地“两创一综合”适生改良技术。这项技术解决了盐碱地淡水资源紧缺的难题,达到了重盐碱区“适盐用盐、以盐治盐”的目的,实现了当地气候资源、耐盐植物资源、咸水资源和盐碱地的高效利用,推动了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原本土壤含盐量高达2%的海兴县小山乡试验基地,经过冬季咸水结冰灌溉,种植了郭凯和团队繁育的耐盐植物柽柳后,当年就能将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降至0.3%-0.5%。
除了柽柳,寸草不生的重盐碱荒地,利用这套技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还实现了棉花、油葵、甜高粱、菊芋、枸杞等经济作物和耐盐植物的种植。
曾经眉清目秀的研究生,现在皮肤黝黑、双手粗大,常被人认作农民。“一年中有8个多月我会待在田里。”郭凯解释说。
“棉花现在籽棉亩产能达200公斤,油葵亩产达150公斤,枸杞鲜果亩产能达300公斤,芦笋亩产一吨左右……”说起盐碱地改良后的产能,郭凯烂熟于心。
没有无用的荒地,只有潜在的资源。这项农业技术措施后来在沧州和唐山大面积推广,土地亩增效益在1000元以上,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
近来,5月的海兴县试验基地常入郭凯梦中——小麦长势喜人,稚嫩的棉花秧用力顶破地膜长出地面,成片盛开的油菜花,将试验田装点成一片金黄,“真有点想它们了。”(河北日报记者崔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