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江河奔腾看中国丨京杭大运河:古“运”新韵,景美人和

来源: 新华社  
2022-10-08 07:46:38
分享: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治理、文脉保护、产业升级……保护、传承、利用开启新篇章,古老的大运河焕发新活力,大河南北,景美人和。

  生态之河:岸青水秀

  “你看,现在运河上的水鸟越来越多……”杭州水上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船长宋广齐在运河上跑了20多年的船,他指着河面上的白鹭说:“现在运河水质好了,鱼虾多了,它们也跟着过来了。”

  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副主任陈江说,运河是杭州水位最低的河。“经过多年治理,运河杭州段的水质已从过去的五类甚至劣五类,提升到现在的四类乃至三类。”

  “丰草繁花碧水流,河曲千载济沧州”,河北沧州是座应“运”而生的城市,近三年来,超过5亿立方米的生态补水以及当地增加的降水,让大运河沧州段恢复了生机。

  大运河沧州市区段有一段“Ω”形河道,一度是杂草丛生、坟冢座座、鸡舍间间,经过环卫清理整治和生态修复,如今成为大人锻炼、孩子玩耍、新人拍婚纱照的首选之地。家住运河边的市民陈立新感慨万千:“到河边遛弯看风景,这在四五年前根本没人会想。”

  在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吕家湾村,刀具厂、化工厂、衬衫厂、养猪场……各路污水曾经把村边的大运河染黑熏臭。2019年,大运河北京段启动环境治理改造,治理后,河水澄澈,绿树成行。

  今年4至5月,京杭大运河启动了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工作,实现了百年以来首次运河全线水流贯通。“润万物者,莫润乎水”,以全线通水为标志,古老的运河正呈现出岸青水秀的怡人风光。

  人文之河:记忆传承

  9月26日,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国潮文化集市如期开市。以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为背景,非遗文化市集、汉服打卡、游艺互动精彩纷呈,得到活化利用的运河文化成为时尚潮流,彰显古今和谐共融的历史文化魅力。

  在沧州市博物馆,“河北大运河文化展”令观众感受到了运河文化的深厚魅力。在去年年初和年底,运河沧州段还两次发现古代沉船。当地累计发现了27处运河沉船点,年代从宋金至近代。为此,沧州市将专门建设一座古船博物馆。

  在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杭州市拱墅区,由旧工业遗存改建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相邻的世界文化遗产点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互为依托,共同承载着厚重的运河记忆。从2012年起,这个馆承办了杭州市的“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如今已经为7项技艺挖掘和培养了38名核心传承人和100名新匠人。

  王梅是这个项目最早的一名学员,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水琴学习杭绣技艺。如今她已经是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区级非遗传承人。

  “运河沿线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当务之急是要把它们传承好,发扬好。”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姜国祥介绍说,全区有区级以上非遗项目131个,不少项目都与运河密切相关。“我们希望能够营造出都市里的古韵生活,让古韵生活和时尚潮流同步发展。”

  惠民之河:宜业宜居

  自古以来,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畅通了人流物流,如今,大运河更是在保护、传承、利用的整体推进中,书写了便民利民、宜业宜居的新篇章。

  在浙江省德清县新市古镇,运河公园在凌孝英和姚如玉两位居民眼中,风景不亚于杭州西湖。而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古镇,提到老旧小区改造,几位老居民连声称赞:“过去梅雨季小区里能撑船,现在下大雨地面不积水。”

  古镇的发展,还吸引了青年人回归。在新市的宁夏路直街上,“85后”黄丹英开办的“企鹅咖啡”已经成为网红店。在塘栖的水北街“云合小院”,“95后”施洁莹和团队正在建设文旅农商学融合的体验空间。

  沧州市运河公园位于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当地坚持在“黄金宝地”上建设生态绿地,拟将主城区大运河两岸12平方公里范围全部划入城市绿线,强化生态管控,这一保护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七分之一以上。沧州还以运河为中轴建设鱼骨状通河绿廊空间,促进河城共融。

  在北京通州运河商务区,静谧古朴的燃灯塔与商务楼交相辉映,大运河森林公园则扩展着副中心的生态空间。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运河商务区已经注册企业15863家;到2025年,力争建成“总部经济”“财富管理”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农业时代,大运河发挥了漕运和商贸的功能,带动了沿线城镇和村落的发展;到工业化时代,它又发挥了水运优势,带动了沿线工业快速发展;现在,各个运河城市又在运河两岸形成了生态景观带、文旅资源带,兴起了文化创意、科技设计等新兴产业。”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华芳说,大运河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必将随着时代发展,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新华社记者 冯源 王民 张骁)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生态治理,文脉保护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