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意义,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加清晰。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从此以后“赶考”就成为我们党执政的永恒课题。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在同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座谈时郑重表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今年的“赶考日”,是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4周年纪念日。思想接力,薪火相传。“赶考”已经成为印刻在这片热土的深刻记忆,更是一代代石家庄人赓续传承的红色基因。
经济“考卷”真抓实干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100.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在全国42个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是石家庄2022年的经济“考卷”成绩单。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场大考,那么产业升级无疑是石家庄考场的一道“必答题”。
城市发展,产业是支撑。我市围绕全力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落子布局,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全市率先突破的两大主导产业。随着一批卡脖子技术陆续突破,一批“专精特新”项目先后落地,从“大”到“强”、从“量”到“质”的转变逐步实现,石家庄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依托中电科13所、54所等龙头企业,我市在通信导航、光电、微机电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总面积2.6万亩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实现了连片发展、规模发展、集约发展;以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石家庄四药、以岭药业、神威药业等众多知名药企为引领,我市构建起高新区、藁城区、栾城区等区域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随着一批批产品以“硬核科技”迈入国际市场、一项项技术的制约瓶颈被突破、一个个企业坚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正加速迈向价值链高端;益海粮油、洛杉奇、惠康食品、同福集团等重点企业协同发力,现代食品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京东物流园、北国高科技产业园等现代物流布局,以供应链串起“大流通”,石家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一批批大项目和新产业,如引擎,似磁场,为石家庄经济发展输入强劲动力,各县(市、区)以“实干兴石”的强劲势头,奋力书写经济发展的精彩答卷。
发展强信心,目标见决心。
今年,我市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个个都是“必答题”,且必须交出优异的答卷。怎么办?唯有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加压加力,苦干实干,紧扣每个任务节点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夺回来!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我市县域经济暨乡村振兴项目观摩团就乘车出发了。两天时间,行程千余公里,县委书记们现场观摩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项目,互学互促谋发展。大家倍感振奋,表示要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奋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跃升。
2月7日,在正定县招商大会现场,与会人员见证了一家企业“签约即落地”全过程:4分钟,拿到营业执照;36分钟,5000万元注册资金到账。“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让我看到了一流的营商环境。”企业家由衷地说。
2月25日,总投资220亿元的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绿色转型发展项目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石化系统在全国布局项目中落地推进最快的一个。每年可新增产值150亿元,将为石家庄成为国内先进的化工新材料制造高地奠定基础。
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发展。面对既定目标,全市各地各部门抓紧动起来、跑起来,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吸引大企业、好企业来石家庄投资兴业,为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注入更加澎湃的源头活水。
……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开花、一个个重点企业发力崛起,一个个前沿技术多点突破,夯实经济基础,实现群体跃升,充分展现了全市上下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折射出了我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巨大潜力和旺盛活力。
城建“考卷”常答常新
梳理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答卷,城市建设这一篇章能打多少分?
答案在一组组直观的数据里——
2022年,我市7个二环内外互联互通工程基本完工,打通城区规划路41条,轨道交通4、5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规划实施了69个城市更新项目,9个城中村改造高品质示范区扎实推进,完成902条小街小巷景观提升,26座公园游园建成投用,新增公共停车位3.5万个……
答案更在市民的切身感受里——
滹沱河的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面貌一新的小街巷提升了城市的层次和内涵,利用拆违腾退地建设的一大批球类运动场地展示着城市的活力,徜徉陶醉于公园广场的休闲人群构成一幅幅色彩厚重的油画,举目四望是浓淡相宜的“天空蓝”“生态绿”“河水清”……
在这片文明厚土,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活力、一种生机,触摸到的是一股现代化的气息。触摸城市发展建设的脉搏,石家庄华丽转身羽化蝶变,一张记载着非凡城“迹”的壮美答卷气势如虹。
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群众实现安居乐业的“硬”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市坚持“二环内做减法,二环外做乘法”“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掀起了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高潮,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努力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
为更好地拉开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消除城市“割裂”现象,我市高水平谋划并实施了二环快速路提升、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北三环市政化改造工程等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速构建高效便捷、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推动城市整体化、协调化、一体化发展。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我市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带动城区旧貌换新颜,利用拆违腾退土地建设了一批公园游园、各类运动场地、标准菜市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提升了城市形象品质。当前,违建、临建、空闲地块专项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我市上下一心、强力拆违,高效利用好腾退土地,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让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善,让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宜居宜业,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车子驶过子龙大桥,我们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向近处的碧水、远处的群山“对焦”,潺潺滹沱河水如舞动的彩带蜿蜒辗转、风情万种,让石家庄这座城宛如坐落在绿水流淌、田野翠绿之间,宁静而蕴含生机。拥河发展战略的提出就像一把钥匙,为石家庄打开发展新时代、迎来发展新机遇。在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世界眼光、国际视野,高标准、高质量绘就太平河片区美好蓝图,倾力打造全市“拥河发展”的起步区、示范区、引领区。目前,各项工程正在顺利推进,一个“太平活力岸、滹沱未来城”正在向我们走来。
四通八达的路网、整洁雅致的街景、秀美亮丽的公园、时尚舒适的新居……目之所及皆如画,不加滤镜也美到心坎儿里的城市风貌,时常刷爆市民朋友圈。
憧憬未来,这座城市勾勒的蓝图是那样给力: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围绕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构建“一主、四辅、两带”的城市空间格局,大力实施拥河发展战略,努力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加快推进城市拓展工程,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而这一切正预示着,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最终完美邂逅。
民生“考卷”温暖人心
“民生”在石家庄高质量发展的“考卷”中无疑是一个高频词。
“民生”并不仅仅需要一串串的数据表达,数字的背后更需要的是把“执政为民”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是因为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坚守和践行,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大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大力扶持就业创业,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从政策、资金、项目、环境等给予多方面全方位支持,就业帮扶精准有效,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3.1万人。
收入乃民生之源。去年,我市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行动计划(2022-2025年)》,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城镇,深入开展了“兑政策、强服务、增收入”专项行动,着力保障和提高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技能人才工资收入、社会保险再分配收入、稳定就业岗位收入、农民工群体收入。在农村,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变得更鼓、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多。
普通人的生活,是社会的影子。我市将便民市场建设列入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以改善民生、促进消费为导向,新建和提升改造了一批“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便民市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着力打造集生活多样性服务功能和“互联网+菜篮子”于一体的智慧型便民市场,让社区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更便捷、更智能、更多样化的便民生活服务。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载体功能的客观要求,更是推动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22年,我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6所、义务教育学校10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压减,17所“公参民”学校顺利转公、新建5所高中……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和民办教育普惠优质、均衡和多元化发展有了明显提升。
为切实破解小学生暑期“看护难”的问题,去年暑假期间,我市针对家庭看护有困难的小学生,开展了暑假免费托管,报名参加学生达到13035人次。各学校根据学生的学龄段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兼顾个性化成长需求为目标,开设了阳光体育、阅读指导、艺术素养、思维训练、书法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托管课程,让孩子暑托期间过得充实,学得快乐,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民生存在于每一件小事,千万人的小事就是一件大事。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挂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并正式开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市妇幼保健院挂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石家庄医院”,有效带动和提升了我市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对外合作实现了新跨越;市、县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现全覆盖,我市省级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县全省占比第一。
“这就是政府派人给我们安装的家庭养老床位。和医院的护理床一样,还配有‘一键式’呼叫系统呢!”与“病有所医”一样,“老有所养”也是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2022年,我市作为全国首批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试点城市,按照“专业机构+适老化改造+信息化改造”模式,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安装建设3500张家庭养老床位,完成3964户特殊困难老人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极大地缓解了城乡家庭养老的难处,解决了不少家庭的后顾之忧。
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新型城市人文公共空间建设,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社区周边,精心打造了52家涵盖书法、美术、戏曲、写作、音乐、曲艺等11个门类、特色鲜明的文化名家工作室,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城市的大街小巷,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把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一幅幅幸福图景,我市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时间见证“赶考者”永不停歇的脚步,也不断给“赶考者”以新的考验——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跃升之年、展示之年”。当前的石家庄,正处于优势叠加的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的跃升突破期、加速奔跑的赓续奋斗期。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
我们纪念“赶考”,只为“迎考”!
接下来的“题”要怎么作答?“大考”如何交卷?奋进中的石家庄已经从“赶考”精神中汲取到前行力量——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力量,沉着“迎考”,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我们坚信,奋进的石家庄一定能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石家庄场景的新征程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时代答卷! (记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