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十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强调,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即日起,河北日报推出《“一带一路”上的幸福回响》系列报道,从共建国家一个个亲历者的视角,讲述我省“一带一路”建设者造福当地百姓、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故事。敬请关注。
——编 者
视频制作丨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戎晓杰、李巍
当地时间10月13日一大早,米奇与妻子、女儿挥手告别,从家出门,开车上班。他住的房子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从动工到竣工入住,前后用了13年时间。
驱车一路往东,60公里之外的多瑙河畔,就是古城斯梅代雷沃。远远地,能看到钢厂巍然挺立的高炉和烟囱,那里就是米奇工作的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河钢塞钢”)。
米奇的全名,叫米罗斯拉夫·拉达诺维奇,目前担任河钢塞钢的废钢与二级原料采购部部长。中国同事为了叫着亲切,给他取了这个超萌的中国名字。不过,你千万不要被这个名字所误导,他可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壮汉。
当地时间10月14日,米奇(左一)一家人在自家房子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这座钢厂,之前叫斯梅代雷沃钢厂,成立于1913年,曾是塞尔维亚唯一的国有钢铁厂。作为一座百年钢厂,它在鼎盛时期是塞尔维亚最大的经济支柱,被当地居民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
带着这份骄傲,2003年,米奇入职这家钢厂。起初,他以为从此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于是当年便开始筹划盖房子。
那时,米奇和父母住在一起,房子是租住的一套公寓。房子太小了,有了爱人以后,米奇越发觉得不方便。一有了工作,米奇便用手头不多的积蓄,买地、找人画图纸,动工开建新房。
而现实,打破了他的新家梦。
后来,斯梅代雷沃钢厂陷入经营困难的境地。2002年,也就是米奇入职的前一年,钢厂被美国钢铁公司接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钢厂很快遭遇滑铁卢,加上当时设备陈旧,生产能力低下,订单不断减少。由于收入锐减且不稳定,米奇的房子时建时停。
2012年,美国投资者从钢厂撤资,将钢厂以1美元价格又卖给了塞尔维亚政府。那一年,米奇建了9年的房子彻底停工。
不安和焦虑的情绪,在钢厂员工间蔓延。米奇说,那时每天清晨,工友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远眺厂里的烟囱是否冒烟。如果冒烟就意味着当天会开工,这样他们的生计就有着落。
钢厂,是一座城市的经济命脉,更何况,它还涉及5000多名员工的家庭。破产吗?塞尔维亚政府不甘心。他们开始重新寻找新的战略合作伙伴。
一筹莫展时,中国的钢铁团队来了。
2016年4月,河钢集团以46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钢厂,成立了河钢塞钢。两个月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塞尔维亚期间到河钢塞钢参观考察。他说:“我们不需要拍胸脯、夸海口,而是要诚恳、严肃地兑现承诺。言必信、行必果。”
“当时心里那个暖啊!”米奇说,“我当时就站在习主席的不远处,感觉他的心和我的心离得特别近。”
“关于钢厂之后的故事,想必你们都知道了。”米奇笑着跟记者说,中方管理团队坚持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钢厂5000多名原有员工实现了稳定就业,“真的一个都没少”。
穿上工装,进入生产一线,中方管理团队和塞方员工没什么两样。米奇说,他们吃苦耐劳、没有架子。厂里还设置了专门的员工信箱和热线电话,员工有任何不满或者建议,随时都可以反映,或者直接与管理层交流。
河钢来了,果然不负众望。米奇欣喜地看到,在河钢接手斯梅代雷沃钢厂仅仅数月后,钢厂就结束了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实现了扭亏为盈。
厂区环境更美了,工资收入更高了。这时,米奇有了继续修建家里那个“烂尾楼”的念头。
2016年,他去了当地银行,跟对方说:“我现在是河钢塞钢的员工,想借一些钱,以完成房子的装修。”因为有稳定的收入,他的贷款申请顺利通过了。
这次,房子从恢复动工,到最后建成入住,米奇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2017年,住进新房的第二年,米奇的女儿出生了。生活的轨迹,开始沿着梦想中的方向行进。
乔迁新居后,家是米奇每天下班后最迫不及待回去的地方。从钢厂到新家,开车40分钟。途中,米奇经常会考虑:房子里的壁纸有点旧,是不是该换个更明快的颜色;女儿快7岁了,房子里得再添置一些新东西……
手握方向盘,心里有“一切尽在掌握”的踏实。米奇知道,这份稳定感,是河钢带给他的。而这,恰恰是米奇和他的工友们曾经最稀缺的东西。
延伸阅读
救活一座厂
幸福一座城
2016年4月,河钢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4600万欧元收购当时连续7年亏损的斯梅代雷沃钢厂,并成立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7年多来,他们牢记习近平主席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推动河钢塞钢经营发展迈上新台阶。目前,河钢塞钢的产值、技术指标等都达到钢厂成立110年以来最好水平。
一个企业,改变了一座城市。斯梅代雷沃市市长约万·贝茨说,中国企业在这座城市最困难的时候收购了斯梅代雷沃钢厂。如今河钢塞钢经营成功,保证了5000多人的就业及其家庭的生计,并成为塞尔维亚重要出口商。中国是塞尔维亚真正的朋友。
百年钢厂重生,是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与当地社情和民情相融相通的结果。
坚持合作共赢,“利益本地化”共享发展成果。河钢集团把钢厂创造的经济效益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发展、生产设施再完善、员工待遇再提高。他们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输入20多项行业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有效解决了收购初期钢厂装备陈旧、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河钢塞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投入超过100万美元,用于当地道路修建、村庄供水、捐资助学等,真正实现了“一座钢厂幸福一座城”。
珍视员工价值,“用人本地化”建立互信基础。河钢塞钢与5000多名塞方员工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除了从国内企业抽调9名管理和技术骨干组成必要的管理团队之外,日常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塞方员工。同时,河钢塞钢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每年还为当地提供200多个新就业岗位,钢厂供货商间接提供的16000多个就业岗位也有了稳定保障,斯梅代雷沃市失业率由18%降到6%。
注重互学互鉴,“文化本地化”注入发展动力。河钢塞钢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习俗,与当地员工和社会真正融为一体。尊重企业原有习惯,保留员工困难家庭救助基金、每年为职工家庭学龄儿童准备书包文具等。每月向工厂团结基金支付1.8万欧元,已累计支付超过60万欧元。文化的互学互鉴,心灵的相交相通,凝聚起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河钢塞钢副总经理王连玺介绍,2022年整个塞尔维亚的国民生产总值是600多亿欧元,而河钢塞钢的总产值占塞尔维亚国民生产总值的1.86%。占比最高的时候,2018年,河钢塞钢的总产值占塞尔维亚国民生产总值的2.08%。(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