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河钢塞钢厂区。(本报资料片)
友谊之河,静水流深。一份牵挂,记在心上。
“斯梅戴雷沃钢厂的良好发展,是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2024年4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为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使钢厂发展日新月异,为中塞铁杆友谊续写新篇“点赞”。
春日暖阳下的多瑙河畔,南欧紫荆花摇曳风中,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生机盎然。“塞尔维亚的骄傲”又回来了!
这座百年钢厂,是塞尔维亚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鼎盛时期为斯梅戴雷沃市贡献了40%的财政收入,却因长期亏损陷入濒临倒闭的境地。
转机始于8年前。2016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收购这家钢厂,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河钢塞钢”)成立。
两个月后,钢厂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言必信、行必果。我们承诺的事情,包括引进先进技术、开拓更广阔市场、保障当地就业、惠及广大民生,一定要做到。”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
对未来的许诺,可以用走过的过往去丈量。
8年时间,河钢塞钢坚持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把濒临倒闭的企业建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让“百年钢厂新生记”传为佳话。一座钢厂幸福一座城的同时连结起深厚的中塞铁杆友谊,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幸福回响。
“朋友是时间的果实。”8年前,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前在当地媒体刊发的署名文章中引用过这句塞尔维亚俗语。
2024年春天,记者来到位于多瑙河畔斯梅戴雷沃市的河钢塞钢,探寻这座钢厂“春发其华,秋收其实”的历程,还有那些关于友谊的温暖故事。
信心
“一定要和中国朋友一起把钢厂建设得更好”
65岁生日、退休日子,对河钢塞钢老职工德拉古廷·拉伊科维奇来说,4月24日这一天,注定特别而难忘。
当地时间9时许,一场告别会在河钢塞钢炼钢车间旁的会议室举行。
不大的会议室里来了二十多人,德拉古廷跟大家一一拥抱。
4月24日,河钢塞钢总经理常金宝(右一)、副总经理王连玺(左一)参加德拉古廷·拉伊科维奇的退休仪式。(本报资料片)
河钢塞钢总经理常金宝向德拉古廷赠送了一个内画鼻烟壶,精美玻璃瓶的内壁里画了两只栩栩如生的大熊猫。
德拉古廷开心地收下了礼物。回忆起在钢厂40多年的工作经历,他深有感触:“是河钢挽救了钢厂。”
德拉古廷历经钢厂的多次沉浮。一家外国公司一度接手钢厂,由于无法扭转局面,数年后又将钢厂以一美元价格回售给塞尔维亚政府。河钢集团收购前,钢厂大量设备停产失修,实际生产能力不足设计能力的三分之一,工资一降再降,200多名技术骨干离开企业另谋出路。
当时的德拉古廷在耐火材料部担任管理员,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最长的一次钢厂停产了8个月,每周只上两天班,收入微薄到可以忽略不计。”
钢厂五千多名职工,都在担忧家庭的现在和未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河钢接手斯梅戴雷沃钢厂后,首先承诺:“钢厂原有职工一个不能少!”
在劳动合同上签下自己名字的时候,许多人双手颤抖,喜极而泣。
启动2号炼铁高炉,炼钢、轧钢产线全线恢复。机器的轰鸣,冲散了钢厂上空的愁云。
“河钢来了,所有焦虑和不安都消失了。”德拉古廷回忆说,仅仅过了半年,钢厂就扭亏为盈,人人脸上挂着涨薪后的喜悦。
“感谢中国朋友,他们结束了钢厂亏损的状态,让我们不再担心失业。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了我们信心。”德拉古廷说。
百年钢厂走过寒冬,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2016年以来,河钢塞钢累计实现出口创汇约47.7亿欧元,连续多年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2023年,钢厂为当地贡献产值7.95亿欧元,占塞尔维亚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我退休了,钢厂的未来靠你们了,一定要和中国朋友一起把钢厂建设得更好。”德拉古廷言毕,工友们纷纷起立鼓掌,掌声回荡许久。
“中国人就像及时雨,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在河钢塞钢担任汉语翻译的白丽娜,对德拉古廷的经历感同身受。
白丽娜是白俄罗斯人,多年前嫁给了在钢厂上班的塞尔维亚小伙涅波伊沙。河钢集团收购前,夫妻二人均在钢厂上班,因为钢厂连年亏损,收入难以保障,涅波伊沙被迫到塞尔维亚另一个城市打工。
位于多瑙河畔的河钢塞钢的港口码头风景如画。(本报资料片)
河钢到来后,大学选修汉语的白丽娜找到了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二年,涅波伊沙也返回了钢厂。
看到中国的记者来了,河钢塞钢废钢与二级原料采购部部长米奇热情地邀请去他家做客。
米奇的家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城南10公里处,是一座极具欧洲风情的二层小楼,门口停着前不久他新买的汽车,院子里遍地绿草鲜花,屋内电器一应俱全。
米奇的建房过程一波三折,前后用了13年。
房子2004年开始动工,因为钢厂连年亏损,收入大降,建建停停,直到2016年4月份也没建好。河钢来了,职工的收入增加,银行愿意给办房贷了,这才有了这个新家。
一座钢厂幸福一座城。斯梅戴雷沃市十万多人口,平均每5人就有1人的工作直接或间接与河钢塞钢相关;全市失业率由8年前的18%降至目前的6%。
信任
“中国人为我们的长远未来考虑,是可靠朋友”
走进钢厂大门,穿着橘红色工装的塞方职工,会主动微笑着与我们打招呼,有的还用生疏的汉语说:“你好!”
河钢塞钢副总经理王连玺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钢厂。
斯梅戴雷沃钢厂始建于1913年,很多设备建于上世纪70年代。
在外墙斑驳的一排排灰色厂房里,一抹亮色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个银灰色高大的圆柱形建筑,外观宛如巨型储罐。
“这是新建的高炉煤气柜,最高储量8万立方米。”王连玺介绍,这个设备可将高炉冶炼产生的煤气临时存储起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管道分别传输到新烧结厂和热轧加热炉。
高炉煤气柜、新烧结厂和热轧加热炉,是钢厂新添的“三大件”,也是河钢塞钢下大气力进行的能源和环境保护综合改造工程。
过去,钢厂炼铁高炉产出的大量煤气被白白排放掉了,烧结厂和热轧加热炉需要购买天然气作为燃料。通过实施这项工程,不仅节省了购买天然气的成本,还能降低能耗水平。
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说,8年来他带着中方管理团队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件是把陷入困境的钢厂救活了,另一件则是推动其走向可持续发展,为斯梅戴雷沃这座城市带来更多蓝天白云。
河钢塞钢新建的烧结厂。(本报资料片)
2019年7月24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参加了新烧结厂开工仪式。武契奇说:“这次改造对于斯梅戴雷沃市和周边村镇居民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在斯梅戴雷沃出生的孩子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未来有所保障。”
创新之路就好像多瑙河,时而坦荡笔直,时而弯弯曲曲。
“三大件”虽是在中国国内相对成熟的技术,可在当地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拿热轧加热炉来说,这是塞尔维亚第一座使用高炉煤气的蓄热式智能加热炉。可是,高炉煤气热值只有天然气的八分之一,输出温度达不到加热炉要求,影响热轧钢卷品质。
怎么办?
有困难一起扛。宋嗣海带着中方和塞方的技术团队,与河钢集团来的专家一起探讨设备布局和工艺优化。最终,创新采用双蓄热技术,满足了加热炉的生产需求。
2022年,“三大件”陆续建成投用。
2023年3月,他们捧回了全球大奖——由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联合颁发的“绿色议程”奖励证书。
这是河钢塞钢新的骄傲!
2022年投产的“三大件”通过改造现有设施和建设新设施,减少了能源和附加材料消耗,有效提升了环保水平。2023年,钢厂区域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欧盟标准还低。
河钢塞钢环保部部长卢比卡·德雷克告诉我们,曾经因钢厂环保问题,她到周边村庄参加文化活动,村民会嘘她。现在不一样了,村民会给予她欢迎的掌声,并请她转达谢意:“中国人为我们的长远未来考虑,是可靠朋友。”
同行
“我们是铁杆朋友,是一家人”
河钢塞钢的五千多名职工中,生产经营环节就占了四千多人。对生产工艺、技术的任何改进,只有得到塞方各部门管理人员、员工们的理解支持,才能顺畅地进行。
河钢塞钢员工在讨论生产技术问题。(本报资料片)
有了不同意见,怎么解决?
“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沟通解决。”宋嗣海说。
中方管理团队到任不久,发现钢厂高炉炼铁、转炉炼钢产生的大量废渣、除尘灰堆成了山,一问才知道,这些都被当成废弃物,正等着花钱处理。
“废渣、除尘灰里面含铁,应回收利用,替代部分矿粉。”河钢塞钢生产、采购总监魏东明在开生产协调会时提出要“变废为宝”,但塞方管理人员十分不解,认为这样做会影响产品质量,连连摇头。
思想工作一时难以做通,就索性放下争论。
魏东明按照国内的成熟做法,先在纸上计算除尘灰中有用的成分比例,再按照相应的比例制成成品,最后运到转炉炼钢生产车间进行冶炼。事实证明,适量添加“废弃物”,产品质量没受影响,吨钢成本却降低了。这样一来,塞方管理人员心服口服。
这项中国国内钢铁企业成熟的生产工艺,得以顺利“嫁接”到了河钢塞钢。
“谢谢!”我们在采访斯梅戴雷沃市前市长亚斯娜·阿夫拉莫维奇时,她多次由衷地用汉语说出这两个字。
“中国的河钢塞钢管理团队是所有斯梅戴雷沃人的朋友。”亚斯娜说,河钢塞钢不仅救活了钢厂,还经常帮助处理棘手的社会问题。
2018年的一天,钢厂附近的一条小河发生了洪水倒灌,亚斯娜急忙打电话向河钢塞钢求助。居民们很快就看到了中国人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房前屋后,排查问题,安排施工,两个小时后,问题得以解决。当地居民纷纷打电话给亚斯娜,请她转达对河钢塞钢的感谢。
“我们和河钢塞钢中方管理团队一起在城里组织文化活动,一起组织斯梅戴雷沃的秋季展会,一起为这座城市的美好而工作……我们是铁杆朋友,是一家人。”亚斯娜说。
4月18日,河钢塞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苏山(左)与塞方员工一起研究工作方案。河钢塞钢供图
4月28日,全程跑完第37届贝尔格莱德马拉松,河钢塞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苏山请同事们在他穿的“友谊战甲”上签名,他要永久珍藏这件赛服。
这是办公室8位塞方同事为他特制的一件白色纯棉T恤,上面印着办公室所有人的合影照片,还有两国的国旗。
塞方同事对苏山说:“看,我们的‘钢铁友谊’就像这马拉松一样长。”
一路同行,有风雨之艰、有路途之远,亦有同心之合力、步履之坚定。(河北日报记者 吴艳荣 贡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