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八种“武器”上阵!沧州盐碱地上头茬苜蓿收获忙

来源: 河北日报  
2024-05-27 08:04:11
分享:

  八种“武器”上阵 头茬苜蓿收获忙

  5月16日,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二庄镇的一块苜蓿地里,青贮收获机和自卸货车正在组合作业。 河北日报记者 张岚山 摄

  夏初时节,沧州盐碱地上的苜蓿迎来首茬收割期。在一些规模种植单位,苜蓿从收割到加工成成品,已经实现全流程机械化作业,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苜蓿从收割到做成青贮产品要用到多少种机械?

  5月16日,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二庄镇杨庄村东,100多亩的紫花苜蓿正进行首茬收割。

  早上7时,收获工作开始。首先登场的是收割压扁机,通过对苜蓿进行收割并压扁,使茎秆破裂,可加速其内部水分蒸发,缩短干燥时间,减少养分损失。之后,摊晒机进场,加速苜蓿去水分进程。

  5月16日,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二庄镇的一块苜蓿地里,一台搂草机正在作业。河北日报记者 张岚山 摄

  14时30分许,随着苜蓿的干燥程度达到要求,“大战”开始。搂草机上阵,把割下的满地苜蓿收拢成一条条草带。接着登场的是青贮收获机,高大的车身透着“霸气”。

  “苜蓿收早了产量低,收晚了品质会下降,所以收获窗口期也就一周左右,得力的机械必不可少。”丰茂盛园公司负责人高立强说,收割后的苜蓿留茬高度、苜蓿产品的切割长度都有要求,这种青贮收获机作业精度高,能探测金属,能在切割苜蓿过程中喷洒发酵菌剂,生产效率高且结实耐用。

  两辆青贮收获机开动起来,切碎的苜蓿通过输送管道,不大工夫就装满了旁边的自卸货车。

  5月16日,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二庄镇现代农牧产业园区,一台搬运机械正在搬运青贮苜蓿裹包。河北日报记者 张岚山 摄

  “别看这车大,其实比普通汽车还好开。”驾驶青贮收获机的农机手赵春城来自黄骅市建明种植专业合作社。他告诉记者,自己开农机的本事是从当地农业部门开办的培训班上学的,不用交钱,报名就能学,“听说这边需要农机手,就来干几天。”

  在杨二庄镇现代农牧产业园区,丰茂盛园公司的院外场地上,打包机正在将刚从地里拉来的苜蓿压缩打包。一辆专门负责上料的叉车不停地在苜蓿堆与打包机间往来。打包机先将苜蓿压缩成一个圆柱体,然后用拉伸膜反复缠绕包裹,达到技术要求后,机械切断拉伸膜,苜蓿包滚下打包机。旁边,一辆搬运车夹起苜蓿包,码放在场地一侧。至此,苜蓿走完从收割到成为青贮产品的全部流程,共用到8种机械。

  “全程机械化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产品的标准化,这样的产品比较值得信赖。”来自山西省山阴县的赵晓文是当地一家农牧公司的负责人,非常认可这里的苜蓿产品,一听说苜蓿开始首茬收割,就马上赶来订购。

  “这个苜蓿青贮产品加工过程看似简单,却是高水分苜蓿青贮技术的突破与运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刘忠宽说,这项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他说,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在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适用机械应用等方面,沧州盐碱地上的牧草产业正在实现新跨越。(河北日报记者 张岚山)

关键词:沧州,盐碱地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