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唐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2024-06-01 12:04:42
分享:

  记者从5月30日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与京津等地协同联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65,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相比,分别下降58.48%、64.29%,优良天数249天,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中组部选入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全市水环境质量稳步向好,唐山国际旅游岛及龙岛区域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示范案例”。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和受污染耕地得到安全利用,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聚焦空气质量改善,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攻坚

  在工业源治理方面。全面推进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创A,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和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深入企业,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强化技术指导帮扶,帮助企业对照A级标准找不足、促提升。严把质量关口,把质量贯穿创A工作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各方面,充分发挥优质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自2020年创A工作开展以来,全市A级企业79家,重点行业A级企业31家,钢铁行业18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在移动源治理方面。着力推进老旧柴油货车淘汰和新能源重卡更新替代,给予新能源重卡政策支持。会同发改和工信等部门,依托“创B争A促引领”活动,指导帮扶企业开展新能源重卡更新替代,加大对新能源车推广,在推动企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同时,有力促进新能源重卡更新替代。我市已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试点城市、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试点城市和河北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试点城市等3个试点,在钢铁等行业开展电动重卡和氢燃料电池重卡替代。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重卡保有量为11731辆,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在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督导各治尘责任单位和属地对施工工地、道路、物料堆场、闲置场院、露天停车场、平交路口、裸露地块、矿山、城乡接合部等9个重点领域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强化示范区精细化管理,狠抓全域控尘。

  在污染过程应对方面。在19个县级指挥中心、258个乡镇、11个生态环保示范区专班及74家重点企业建立视频会商系统,构建“市、县、乡、专班+企业”的实时指挥调度体系。按照“分级、分类、分区域、分气象”原则,提前启动差异化管控措施,精准有效应对污染过程。

  强化流域协同治理,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强力推进水域联防联控。建立水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与天津等地签署执法联动、水污染事件联防等框架协议,做好制度保障;开展联合会商,会同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开展蓟运河沿线调研活动,对非法捕捞、水质超标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组建联合监测、执法力量,开展常态化水质监测、执法行动。在2023年5月玉田县与天津市宝坻区、宁河区联合开展的执法行动中,驱离非法捕捞船只2条,清理、查扣非法捕捞船只8条,极大震慑了非法捕捞行为,保障了蓟运河水质安全。

  有效利用生态补偿机制。以《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为引领,大力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水产清理养殖等26个工程项目建设,累计争取各级生态补偿资金10亿余元;编制《唐山市引滦入津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涵盖9项骨干型工程,为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水生态改善做好系统规划;针对引滦入津沿线总氮偏高的问题,开展《遵化市主要河流氮素时空分布及源解析》研究,为引滦入津流域总氮削减与控制工作开展提供基础科研支撑。

  持续深化渤海综合治理。全面整治入海排污口,对2263个入海排污口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乡镇、县主管部门、县区政府”的三级整治销号制度,确保问题全部整改销号,把好入海闸口。坚持生态保护、修复、发展多项共进,综合推进海洋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名胜开发。

  紧盯污染源头管控,有效防范土壤污染风险

  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督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工作。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完成20个优先监管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工作,强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依法依规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推进地下水试验区建设。探索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优化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方案,将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配套措施纳入“三线一单”,对在产企业地下水环境管理、地下水环境现场检查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圆满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年度目标,形成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环境管理和技术模式,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专利,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无废城市”建设。聚焦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危险废物等五大领域,设置48个建设指标,涉及制度、市场、技术、监管等四个建设体系133项任务清单,谋划储备82个建设项目,形成“无废钢城”“无废海湾”“无废城市细胞”和“特色循环农业”等四大特色模式。截至2023年底,完成工程建设项目68个,完成7类178个“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记者 杨文进)

关键词:唐山,生态环境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