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衡水市桃城区金泽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桃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华强(中)和农技专家马连运(右)一起指导农户播种大豆、玉米。 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 摄
6月25日15时,衡水市桃城区赵家圈镇贡家圈村室外温度达36摄氏度。村南,两台播种机在炎炎烈日下不停往返于黄色麦茬间,将一粒粒玉米和大豆种子播进地里。
“玉米是单子叶作物,种子埋深6到7厘米。大豆是双子叶作物,种子埋深3到5厘米……”在播种机后面,桃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华强一边说,一边和金泽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管理员孙彦辰、农技专家马连运一起刨开土壤,测量播种数据。
今年是桃城区赵家圈镇金泽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试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3个年头。眼下正值夏种时节,可连日来的持续高温,导致土壤墒情偏差,这让孙彦辰始终拿不准播种时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通过扩间增光、缩株密植,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茬大豆的一项稳粮增收、提升地力的种植技术。”郭华强说,这项种植模式推广后,对全区农业稳产增产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这块试验田能顺利播种,这几天,郭华强和马连运每天都要来到这里,查看土壤水分情况,并给种植户提出了抗旱播种及铺设滴灌及时灌溉确保出苗的建议。
“今年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在播种的同时还铺设了滴灌带,所有农田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省时省力省心,相信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孙彦辰说。
“马老师,天太旱,地里的玉米苗都开始打蔫了,您来给我们指导下怎么管理吧。”还没离开金泽园公司的种植基地,马连运就接到了郑家河沿镇南李庄村村民刘晓英的电话。
“别着急,白天气温高,玉米苗打蔫属于正常情况。在多关注墒情的同时,更要做好苗期的除草管理。”马连运边回复刘晓英边坐上车,马不停蹄地往南李庄村奔去。
旱情一天不解除,抗旱的脚步一天不停止。为有效应对旱情,做好保夏播保全苗工作,衡水市县两级共16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夏种夏管“把脉开方”,确保农民种足、种好、管好夏播作物。
同时,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加强同水利、水文、气象等部门会商,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做好农业技术指导、水源调度、墒情监测等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