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
河北扎实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6月6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后仙庄村农民在抢收旱碱麦。(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 摄
从省政府新闻办7月11日召开的“河北省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以来,我省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盐碱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扎实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2023年,通过高清卫片解译筛查、田间调查核验,确定我省有570.25万亩盐碱耕地。这一年,我省建设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18万亩,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7克/千克,土壤pH值平均降低0.05,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13个等级,耕地产出能力明显提高。2024年,沧州市夏收旱碱麦154.7万亩,亩产260公斤,总产40.22万吨,面积、单产、总产同比分别增长54%、6%、64%。
去年以来,我省从强化种业创新与示范、加强盐碱地改造提升、壮大特色加工产业等方面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5月16日,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旱碱麦育种基地,农技人员正在查看旱碱麦生长情况。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 摄
据介绍,我省在省农科院滨海所和沧州市农科院建设作物耐盐碱鉴定平台,建立旱碱麦、耐盐水稻等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圃,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海兴县、唐山市曹妃甸区、乐亭县、沽源县各建立2000亩中试示范基地,开展旱碱麦、耐盐水稻、莜麦等适生新品种中试示范,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我们筛选出25个耐盐碱作物成熟品种进行重点推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晨光介绍,沧州市主要推广捷麦19、捷麦20等旱碱麦品种,建立旱碱麦繁育基地6.15万亩,年繁种能力达到1.8万吨。唐山市主要推广盐丰47、津育粳22等耐盐水稻品种。张家口市主要推广冀藜3号、坝莜1号等杂粮品种。
5月17日,海兴县蔡家庄村养殖户在虾池投喂饲料。当地依托盐碱滩涂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打造“蓝色粮仓”。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 摄
在分区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方面,我省滨海地区重点围绕控盐、培肥措施,推广暗管排盐、条台田改良、水肥盐优化调控、渔粮饲轮作、粮草轮作等技术模式;坝上内陆盐碱区重点推广增施有机肥、地膜覆盖滴灌控盐、化学治碱淋盐、饲草种植等技术模式;黑龙港区域重点围绕防止次生盐渍化,推广保护性耕作、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施用土壤调理剂、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模式。同时,我省统筹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排网格体系,今年将完成建设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20万亩。
盐碱地综合治理,离不开科技支撑。我省积极建设科研平台,整合科研力量,推进集成创新。启动实施“华北平原轻盐碱瘠薄耕地产能提升与第二粮仓建设”部省联动项目。针对淡水资源匮乏制约改良利用及产能提升等关键问题,研究构建轻度盐碱区耐盐经济作物适应性种植改土、耕层增碳培肥降盐等综合技术模式。
5月16日,海兴县茶棚村碱地西瓜喜获丰收。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 摄
在分区分类综合利用方面,我省坚持粮经饲统筹发展,对轻度盐碱地,以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为目标,重点推广旱碱麦、耐盐水稻、莜麦等耐盐粮食作物种植;对中度盐碱地,重点通过种植耐盐碱饲草、小麦—苜蓿粮饲轮作等方式降低耕层含盐量;对重度盐碱地,通过耐盐碱植物种植等促进植被修复,提升盐碱地生态功能。
把盐碱地特色农产品从“农田”推向“餐桌”,是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的关键一环。我省不断壮大特色加工产业,在沧州、唐山、张家口等市遴选10家盐碱地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省级或市级龙头企业培育对象,支持企业提档升级、增容扩能,鼓励企业自建原料生产基地,引导企业进驻当地加工园区,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记者 郝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