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实习生 石俊娜 通讯员 梁晓初 赵爽
你知道吗,土壤也会生病。土壤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土壤受到污染得病,也需要“医生”救治。
秦皇岛昌黎县两山乡河东张各庄村有400多亩京白梨梨园,家家户户都有梨树,祖祖辈辈都种梨,村里最老的梨树有300多年了,所产的京白梨一直是秦皇岛地方特色农产品。但近年来梨果品质日趋下降,果型和口感亟需提升。
禾苗公司是秦皇岛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图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作科普讲座。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今年4月,秦皇岛禾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河东张各庄村梨园中选择近5亩梨园,制定品质提升方案,向梨农普及相关种植技术知识,开启了京白梨品质提升工作。在科技专家的指导下,禾苗公司组织专人专班对梨树追踪监测,提出科学治理方案,按照测土化验结果,研制出专门的生物菌剂产品。他们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技术措施,全面提升梨树树势。目前,梨园梨树长势健壮,禾苗公司抗重茬技术获得当地农户认可。
7月2日,记者来到这家土壤“医院”——秦皇岛禾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探访他们的生物抗重茬本领。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张志伟(左一)与禾苗公司土壤“医生”共同为作物重茬病害“把脉问诊”。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来自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张志伟教授、吉国佳博士,正带领公司的土壤“医生”进行微生物肥料新产品研发。
秦皇岛禾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根笑着说,“张志伟教授、吉国佳博士这些专家可是市县两级科协帮我们‘挖’来的宝贝。”
土壤为什么会生病?张志伟解释说,大多是由重茬造成的。“在同一土壤上,连续栽培同种作物或近缘作物时会引起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根系褐变、分支减少、活力低下,养分分布不均衡,使土壤有害菌增多且顽固,加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
近年来,由于集约化和专业化种植的发展,加上人们盲目大量使用化肥,重茬危害愈发严重:土壤营养比例失调、耕作层土壤板结、土壤中微量元素严重缺乏,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减少、有害微生物增多。
张志伟告诉记者,土壤中有益生物菌群失衡,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业再生产能力降低,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风味口感降低。
发现了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了作物重茬问题,也就解决了土壤生病问题,土壤“医生”也就抓住了“七寸”。
“传统的轮作倒茬的确能克服作物重茬危害,但是很多地区的特色种植业已形成规模,有了自己的特色品牌,让农户改变原有的种植模式和种植种类比较难。换句话说,依靠传统的轮作倒茬的办法来克服作物重茬危害,是不现实的。”宋根分析认为。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解决土壤生病的研发方向是什么?研发人才从哪里找?
秦皇岛市科协、昌黎县科协依托“河北省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为科技专家和当地企业搭建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禾苗公司理化分析室工作人员用显微镜做土壤分析以及病菌检测。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我们为禾苗公司联系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与企业进行合作,研发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及植物生长的物质,指导有益微生物的筛选与应用。”昌黎县科协主席陈少伟说,“同时,我们积极为企业申报河北省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以此吸引更多的专家教授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难题,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双方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产品研发技术协作、人员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加之组建秦皇岛市土壤分析病菌检测重点实验室,建立问题土壤数据库,设立秦皇岛市生物抗重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推进禾苗公司科技创新水平跃上新台阶。
在科技专家的支持下,禾苗公司将研发目光放在具有抗重茬功能的微生物肥料上。
经过多年的联合刻苦攻关,禾苗公司研发成功抗重茬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菌剂类产品、液体产品、粉剂类产品,而且使用方便,可地下施用、冲施、叶面喷施、滴灌、拌种、拌肥、土壤处理等。
禾苗公司展室内的产品琳琅满目,包括微生物菌剂类产品、液体产品、粉剂类产品等。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这些微生物肥料也就相当于是给生病土壤吃的‘药’,是由特殊生物菌、生物酶、植物酶和营养元素等组合而成,既含有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又含有具有拮抗功能的活性有益微生物,靶向性强、作用持久,是名副其实的生态肥料、增效肥料、功能肥料。”宋根介绍,施入土壤后,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在作物根系周围形成优势菌落,强制抑制病原菌的繁殖,防止病害发生;另一方面,有益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激素类、腐植酸类以及抗生素类物质,能刺激作物生长健壮。
甘薯茎线虫病是由甘薯茎线虫引起的、发生在甘薯的病害,山东、河北两省发病较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5%,严重时可减产60%,甚至绝收。
近年来,禾苗公司一直在开展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相关研究。为破解这一甘薯种植难题,禾苗公司申报了河北省重点研发项目“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生防菌菌株的筛选、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其应用”并获批。土壤“医生”通过大量采集土样,从中筛选出对甘薯茎线虫具有较高拮抗效果的生物防治菌株,研制出专门用于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微生物制剂产品。今年,在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周家港村种植大户承包地开展了防控甘薯茎线虫病害的技术推广示范。
“我们抗重茬技术研发的宗旨是‘资源更节约、环境更友好、土壤更健康、食品更安全’。”在张志伟看来,施用这些微生物肥料,可以让受损的耕地重新焕发活力,把低产田变成高产田,可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