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承德市双滦区大贵口村整齐排列的草莓大棚里,村民正忙着平整土地,为8月中旬定植草莓苗做准备。
距市区仅20分钟车程的大贵口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草莓种植已有10多年。近年来,随着乡村游的兴起,大贵口的小草莓也逐渐发展成了富民强村的大产业。“上茬草莓秧刚清理完,算算账能赚个二十五六万。”正在自家棚里忙碌的村民柴凤龙笑着说。
“最早种草莓的时候可没这么火,主要面临两大问题。”提起当年的难处,柴凤龙掰着手指头对记者说,“一是进棚的路狭窄坑洼不好走,游客进不来,且因地块零碎,修路要占用几家地头,有一户不同意就修不成。二是几乎没有公共设施,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堆积如山,排洪沟成了垃圾坑。”
柴凤龙说,眼瞅着种草莓收益越来越好,可村里这硬件有点跟不上趟,大伙儿都琢磨着“改一改”。要想改,就得先迈过土地这个坎儿。
大贵口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资源稀缺,分到各户的都是零散小块地。村民要修建一座大棚,往往要与周边地块东拼西凑,但凡一户谈不拢,大棚的面积、朝向都会受影响。早些年,因建大棚争地头、争采光等,邻里间常闹矛盾,更别说整体谋划全村草莓产业发展所需的路、电等公共基础设施了。
“当时的问题,可以用无安全用电、无排洪沟、无田间路‘三无’来概括。”大贵口村第一书记冯宝华说,“地块小、散、乱,已经客观上制约了村里草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怎么改?大贵口村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2022年3月,该村以建设山谷田园都市休闲农业综合体项目为契机,对建有125个大棚的452亩土地进行“小田并大田”改革。村里成立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建立土地档案,明确各户土地面积,并发放土地数字化证书。
“数字化证书只明确承包权和面积,没有具体位置,实现了土地‘确权不确界’。合作社按土地面积每年统一支付村民租金,大家不再为地起争执。”冯宝华说,“小田并大田”改革是个综合工程,不仅对大棚间边角地、撂荒地进行了规整,还对大棚建设规格等做了详细要求。
“就好像重新摆了一遍‘七巧板’,总面积不变,排列方式变了,土地利用率一下子提高了。村里原来只有125个大棚,现在增加到了132个,并且棚内面积比之前增加三分之一,棚均增收2万元。”冯宝华说,“小田并大田”改革完成后的大贵口,除了大棚数量和面积增加了,整体谋划的“山谷田园”综合体内水、电、路、网、排水沟、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也配套齐全。村里还利用腾出的22亩土地,建起了山谷驿站、山谷餐厅、无动力儿童游乐园、“草莓里”露营基地等,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5万元。
如今,大贵口村已成为采摘、露营、休闲的好去处。2023年以来,该村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综合收入1468万元。(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现场评|因地制宜解难题
452亩土地,没增没减,只是通过重新“排列组合”,利用率便大幅提升,更带动了全村草莓产业大发展。“小田并大田”改革,让大贵口村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问题,让原本低效甚至沉睡的土地焕发新生机。
在大贵口村第一书记冯宝华看来,他们自2022年开始推行的“小田并大田”改革,就像摆“七巧板”——通过存量资源整合利用和再配置,为全村大棚及公共设施建设“摆”出了新空间,更为草莓产业发展“摆”出了新动力。
摆好“七巧板”,“小田并大田”,利用好存量资源是“实”功夫。同时,也需要新技术、新理念这些“巧”功夫支撑。
记者注意到,大贵口村在“小田并大田”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土地数字化、边界虚拟化——只明确土地承包权和面积,没有具体位置,“确权不确界”。如此,既不损害村民利益,又规避了普遍存在的矛盾问题,让“小田并大田”改革的推动更加顺畅。
和大贵口村的“小田并大田”一样,很多改革既需下“实”功夫,又需下“巧”功夫。(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