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央媒看河北丨呔,快瞧这生生不息的吴桥杂技……

来源: 光明日报  
2024-08-24 08:29:34
分享:

  杂技演员在吴桥杂技“九月庙会”上表演杂技节目(无人机照片)。(资料片)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蓦地,一柄钢叉被抛向高空,打了个旋又急速落下,直直刺向一位精壮汉子。“啊——”围观人群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

  表演的男子,是吴桥杂技大世界彭家班少班主彭立新,也是河北省级非遗项目飞叉杂技第四代传承人。从17岁开始,他就学习这项技艺。在他身后,是同样身怀绝活、正敲锣唱曲“说口儿”热场的父母。

  “一锣一鼓一家人,一身技艺好‘卖口儿’。”吴桥杂技历史悠久。相传,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头上生有两角,常常以角抵人,由此,“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这,便是杂技的雏形,而吴桥,正是古冀州的一部分。

  战国时,富有艺术气息的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大批艺人流落吴桥安陵镇,进一步推动了杂技发展。至汉代,杂技技艺已渐成熟,形成“百戏”,在流传至今的画像石上,可以看到抛球、转碟、弄剑、倒立、走索等;在盛唐,杂技艺人集中于宫廷设立的教坊、梨园,杂技艺术被推向顶峰;及至宋代,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夜禁制度的瓦解,杂技重又进入市井勾栏,街边“撂地”变得司空见惯……

  吴桥,地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农忙时耕种,农闲时走南闯北卖艺,成了吴桥人重要的谋生方式。有民谣唱道:“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足见杂技在吴桥的普及。

  渐渐,吴桥杂技不满足于家门口的“小打小闹”。“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走江湖。”凭借一身本事,吴桥杂技艺人沿着大运河闯荡到了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上海大世界,还在清末走出国门,走进东南亚,甚至远渡重洋巡游欧美。

  被誉为“世界近代马戏之父”的孙福有、“东方卓别林”赵凤岐、带领的马戏班被称为“中国皇家大马戏班”的史德俊……吴桥杂技,这展现力与美、追求人体极限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艺人有了组织。仅从1949年至1954年,吴桥就成立了61个杂技团272个杂技小组,还将数以千计的杂技演员输送到全国各地,“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一时传为佳话。

  有了剧团,杂技也成了新中国最早试水海外商演的艺术门类,有的签约在国外巡演,一巡数年。作为“文化大使”,吴桥杂技开创了与“乒乓外交”齐名的“杂技外交”的新天地。

  “演员的生活有了保障,艺术形式上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户,可以全团演员共创,有了更多创新。加上政策的支持、鼓励,杂技从‘撂地谋生’步入‘艺术殿堂’。”著有《吴桥杂技》一书的吴桥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杨双印对记者说。

  如今,每个周末,杂技剧《江湖》都会在吴桥杂技大世界上演。戏剧性与杂技技巧美妙结合,让吴桥杂技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你看,今日之杂技,‘惊奇绝险’丝毫不减,而益见其美。”杨双印细数,“美在舞台,现代化的声光电服化道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舞台张力大增;美在融合,与舞蹈、体操、武术等艺术门类的深度融合,使表达更具感染力;美在情感,不但技巧出神入化,还加入故事性叙说,令人耳目一新……”

  2006年,吴桥杂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为吴桥杂技增添了旺盛的生命力。

  这生命力,来自对杂技艺术的痴迷。

  目前,吴桥473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杂技艺人,杂技专业户超过50户的杂技村有100个,7600多名杂技艺人常年在国内外演出。

  这生命力,来自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

  2023年,吴桥重新恢复了明朝时就有的黄镇九月庙会。九月庙会从农历九月初五办到十月初五,不仅各式绝活轮番上演,道具买卖、技艺切磋、搭班插伙、拜师收徒也在此热闹进行。当地政府还原这一盛会,希望为杂技发展培上更深厚的沃土。

  这生命力,来自生生不息的传承。

  2017年以来吴桥推行“杂技进校园”工程,平时孩子们的课间操做的就是杂技操,放学后还有“杂技文化延时服务”。

  沿着运河走入村庄,往昔“平地抠饼,撂地磨杆”的艰难早已如烟尘飘散,诸多挂着横幅的“杂技小院”成了十里八乡的著名“景点”,这里依然用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着祖上留下的技艺。而在县城中心,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砖红色的教学楼里,几十个孩子分成三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着基本功。

  从这些孩子的灼灼目光中,记者看到了吴桥杂技明日的模样……(光明日报记者 陈慧娟)

关键词:河北,吴桥杂技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