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正定镇:一个中国北方小城的民主故事

来源: 新华社  
2024-08-29 08:52:41
分享:

2023年7月,游客在正定县塔元庄同福智慧农场游览。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大清早,60岁的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西邢家庄村村民邢秀金坐上车,来正定镇“人大代表之家”“提提意见”。

  “俺想找人大代表,讲讲俺们村里的情况。”邢秀金说,村里的道路地势低洼,汛期暴雨后,积水最深可达70厘米,最近听说离村子不远处的主干道污水管网正在改造,“不知道能不能尽快把俺们村的道路一起改造了”。在场的人大代表记录了他的问题,表示将争取尽快启动改造。

  同大多数村民一样,邢秀金真切地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带来的变化。

  事实上,正定镇“人大代表之家”是中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第一个设在乡镇人大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几年来,这里先后完成全国人大30部和省市人大22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征集任务,共征集意见建议2800余条,老百姓的声音被“原汁原味”地传递到国家的立法机关。

  就在6月,正定镇“人大代表之家”完成了对3500名居民的“大调研”,听取老人们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想法、当前社区养老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及在社区养老方面的需求,共征集到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意见建议近百条,为国家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积极建言献策。

蓝天白云掩映下的河北省正定古城(资料照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从河北省首部古城保护专项条例《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的颁布,到河北省首部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决定《正定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的发布……当共识不断汇聚,基层的每一个“金点子”,都有可能转变为立法的“金钥匙”。

  “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开门立法’,普通群众从立法的旁观者成为参与者,能够切身感受到中国民主的广泛、真实、管用。”正定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主任张洪涛说,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在立法机关和基层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彩虹桥”,让立法更接地气,“这里既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最前线’”。

  在正定镇,这样的民主故事还有不少。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这块金光闪闪的牌子,挂在正定镇塔元庄村入村的最显眼处。

  走进塔元庄村村委会,村两委干部的电话号码挂在墙上最显眼处,村两委的年度承诺及目标被分解到季度和责任人并明示出来,接受所有村民的监督。

  “村里想做啥,一定要给百姓讲清楚。”塔元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尹计平说,是否公平公正是村集体决策时的重要考量标准。

  2023年7月,在正定县塔元庄同福智慧农场,员工在智能温室查看立体水培蔬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不久前,塔元庄村的370多名村民坐在板凳上,开起了全体村民大会,商讨国际果品营销示范产业园的外观设计方案、复合种植设施的建设计划、村委会大楼扩建计划、地热能能源站投资计划等一件件“大事”。

  “国际果品营销示范产业园外观设计有两个方案,我们目前还没决定,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地热能能源站计划投资数千万元,未来村庄将减少对外来用电的依赖”……尹计平把村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做成PPT,一一给村民讲解。整整两个半小时,村民们认真听、积极表达想法。

  “地热能能源站计划特别好,我们要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过上好生活。”村民唐秀英在节水节能的智慧农场工作,她对绿色低碳的现代农业深有体会,“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就是齐心协力奔着好生活去。”

  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在中国,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也成为“有事好商量”的生动注解。

关键词:正定镇,北方小城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