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长城新媒体倾情推出报告文学《赴一场青春之约》

来源: 长城网  
2024-09-28 11:39:58
分享:

  9月28日,《河北经济日报》第3版整版刊发保定学院且末支教团队事迹报告文学《赴一场青春之约》。

  昆仑巍峨,太行苍莽。因为小城且末,因为古城保定,因为一拨拨前赴后继的青年学子,遥相致意,诚挚“牵手”。

  “梭梭苗得用芦苇包裹起来,一起扎进沙子里。”2024年9月7日上午,有些吃力地爬上车尔臣河东岸的沙丘,47岁的且末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且末一中”)教师侯朝茹拍了拍小老乡翟少鹏的肩膀:“我们刚来且末教书时,就像一棵棵刚种下的梭梭苗。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我们也能像苇子杆一样,帮你们挡挡风沙了。”

  2000年8月,侯朝茹、辛忠起、李桂枝等15名保定学院应届毕业生,扛着“到西部教书去”的红旗,从河北保定出发,来到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端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且末县任教。他们克服了每年近200天沙尘恶劣天气的困扰,把根深深扎在这里。

  2000年7月,即将赴新疆任教的15名毕业生在母校(原保定师范专科学校)门前合影留念。保定学院 供图

  “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4年9月27日,保定学院且末支教服务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一茬接着一茬干。2024年8月,翟少鹏、张小威、黄小凤等11名保定学院毕业生,又扛起“到西部教书去”的红旗,从太行到昆仑,跨越3300多公里的长路,来到“天边小城”且末,赴一场青春之约。

  航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洲小城且末。远处就是从县城边上穿过的车儿臣河。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遥远的天边,是两代人的诗和远方

  从河北到新疆,从草木繁茂的华北平原到荒凉沉寂的黄沙大漠,4个多小时的飞机航程中,地理科学专业的张小威一直盯着舷窗之外,地上越荒,他的心里越凉。直到在库尔勒梨城机场落地,茫然四顾,他忽然蹦出一句话:“我为什么要来这里?”

  同样的问题,24年前,从保定学院奔赴且末的那15个年轻人,也曾自问过很多次。

  辛忠起说,当时就想出去闯闯,不来且末,也是去远方;侯朝茹因为家庭困难,想尽快还清上学时欠下的债务;李桂枝听说且末有一群孩子还没有老师,马上决定,就去且末,“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要独生子女,最好是农村出身的孩子。”段军当时是且末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且末二中”)校长,他到保定学院招聘时特意定下了两个标准,就是担心年轻人去了留不住,“15个人到底能来几个,我心里也没底。”

  “当时我们只能在地图上找到且末,是‘摸着黑儿’来的。”已经是且末二中副校长的陈荣明说,既来之则安之,在黄沙大漠之中,他们选择了坚守。但在今年4月份回母校招聘时,陈荣明还是忍不住提醒参加面试的毕业生:“到网上看看且末的情况,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8月22日,保定学院11名2024届毕业生抵达且末。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宋宇星 摄

  陈荣明没想到,这次仍有11名毕业生选择了且末,除了1人是1998年出生,其余10人都是“00后”。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们那批2000届毕业生在且末支教的事迹,就像一段滚烫的青春记忆,早已烙印在这些“00后”的心里。

  “师兄师姐已经蹚出了一条路,我们只是沿着他们的脚印,继续走下去。”老家在辽宁大连的吴佼说话声音很轻,听起来没有东北姑娘的泼辣,却有一股子倔劲儿,“当年那么苦,他们都能来,现在且末变化这么大,我们为什么不能来?”

  “10年前我就想当老师。”翟少鹏是满族人,上初中时遇见了一位对他特别照顾的老师。他在手机通讯录里,给这位老师备注的名字叫“额涅”。在满语中,“额涅”的意思是母亲。

  “一次上课时,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老师身上,感觉她整个人都是发光的。”翟少鹏说,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瞬间,感觉自己也被照亮了。上大学选择保定学院,就是为了能当老师。

  在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中,翟少鹏对侯朝茹印象深刻。这个历史专业的师姐,仿佛让他又看到了那束光:“我要去且末,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

  “我们既是来自保定学院的娘家人,也是生活在且末的婆家人。”8月22日,在且末宾馆举行的新老两代毕业生座谈会上,侯朝茹一开口,就让翟少鹏的眼泪夺眶而出。

  8月22日,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在且末县第一中学与2024届毕业生会面。图为井慧芳(右一)侯朝茹(右二)与吴佼(左一)翟少鹏(左二)交谈。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在且末坚守24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难,琐碎得就像兜里揣着的一把沙子。王伟江、辛忠起、庞胜利等人“倾囊相授”,恨不得一股脑都倒进这些年轻人的脑袋里。

  “年龄越大越想家,特别是见到来自母校的你们,没办法不激动!”已调到且末县委党校工作的苏普说,在且末的每一天其实都很平凡,但坚持久了,可能也会有一点伟大,“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坚持待在一个地方,坚持做一件事情。”

  侯朝茹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能见到一批又一批来自母校的毕业生,她感到非常开心,当场许下一个承诺:“遇到任何问题,别忘了你们的背后有我们。”

  “来到且末,我们也有亲人。”在库尔勒培训期间,因为想家偷偷哭过的张小威长舒一口气,似乎找到了出发前的答案,“人总要长大,越是荒凉的地方,越需要有人来!”

  新时代的青年,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

  且末很大,14万多平方公里,比安徽省还大一点,80%以上都是山地、沙漠;且末很小,全县只有10万多人,70%以上是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以县城为中心的狭长绿洲地带。

  20多年过去了,且末校园里泥巴糊的土坯房不见了,崭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餐厅拔地而起。当年王建超心心念念的体育场也建成了,塑胶跑道上,新生正在接受军训。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万前进 摄

  “本来想买一辆电动车,转了转发现县城不大,就买了辆自行车。”在临时安置房里安顿好,趁着还没开学,赵文涛、翟少鹏等初到且末的年轻老师上街采购生活用品。考虑到发工资前开销不小,张小威选择了网购,他的老家邢台是全国有名的“自行车之乡”,“300多元一辆,包邮。就是时间长点,得七八天才能到。”

  如今的且末,尽管仍然遥远,但再也不荒僻了。除了贯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起降繁忙的且末玉都机场,若民高速公路、和若铁路也相继建成开通,人们往来且末越来越方便了。

  且末县城越来越有城市的模样,街头巷尾的商业气息也更浓了。在打折促销的品牌服装店里,赵文涛买了一身新衣服,打算开学时穿,“新人新气象,得有点儿仪式感。”惦记着做美术课件的张强强跑到营业厅,办理了宽带上网业务。因为上课不能带手机,张小威在售卖电子产品的5G智慧生活馆里,选中了一款智能手环,“连上手机以后,有啥急事儿,也耽误不了。”

  8月是且末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嘶吼了大半年的风沙进入疲惫期,当地盛产的葡萄、哈密瓜、西瓜陆续成熟。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门口的遮阳伞下,维吾尔族大爷切开一个哈密瓜递给黄小凤,“不甜不要钱。”

  “又脆又甜,关键是水分很足。”黄小凤和吴佼买了一个哈密瓜。且末气候干燥,沙尘多,女孩子们有了给皮肤补水的焦虑,“这里的阳光太晒了,就跟站在馕坑边上被火烤一样。”

  8月31日晚,张小威(右起)、翟少鹏、吴佼、黄小凤等一起逛且末县的大巴扎夜市。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这里除了颇具民族特色的馕坑烤肉,还有川渝火锅、陕西凉皮、东北饺子等来自各地的特色美食。由于地理位置偏西,晚上9点半以后,且末的天色才刚擦黑。早上10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的作息时间,让这些习惯晚睡晚起的年轻人有些欣喜,“正好早上可以睡懒觉,不用倒时差了。”

  “且末变了,年轻人的观念也变了。”这些“00后”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让一直揪着心的师兄师姐们感到宽慰。从高中开始寄宿上学,20岁出头的年轻人早已习惯了与家人的聚少离多。随时都能畅聊的视频通话,也把家乡和且末的距离变成了手机上的一串数字,他们再也体会不到当年庞胜利“家书抵万金”的煎熬。

  选择来沙漠扎根的,都不是娇嫩的花朵,新时代的青年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爸妈常年在广东打工,我从小就在一个只有7户人家的小山村生活。”黄小凤老家在广西河池,那里是刘三姐的故乡。除了跟刘三姐一样喜欢唱歌,看似娇小柔弱的黄小凤,总喜欢把自己比作一棵小草,“即便在沙漠里扎根,我也能茁壮生长。”

  把根系扎下去,做一棵沙漠里的梭梭

  且末的变化有目共睹,可师资短缺问题依然如故。8月26日,是且末二中新生开学的日子。仔细看着领到的课表,教美术的张强强有些发蒙,“全校就5个美术老师,我自己要带16个班。”

  “我也是16个班,不过还是老本行,教音乐。”跟吴佼同住的黄小凤,则找到了宽慰自己的理由,“吴佼是历史专业的,改教道德与法治,还是班主任。”

  按照且末县教科局的安排,保定学院11名2024届毕业生,4人到且末一中教高中,7人到且末二中教初中。其中6人成了班主任,除了吴佼之外,物理专业的董一也跨学科改教数学。

  8月26日,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张强强在且末二中任教后的开学第一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路钦淋 摄

  “今年初一新生是24个班,比去年增加了5个。”虽然在新老师的分配名额中占了先,且末二中校长周祥雨还是趁着开会的间隙,跑到局领导办公室,“想再争取一些支持。”

  “3个老师退休,两个老师辞职,算上今年新分配的老师,我们还差4个。”从门缝里传出来的争吵声,听得出周祥雨真是一点都没客气。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他还得自己想办法,“这几年,正赶上且末的适龄入学人口高峰,老师缺口比较大,只能在各个学科之间进行微调。”

  “从初中到高中,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增加。”且末县教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秀君说,除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这些年县里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公费师范生、特岗教师等各种渠道,也在不断扩充师资队伍。只是且末毕竟属于艰苦边远地区中的“五类区”,“因为不适应气候、离家较远等原因,离职、辞职的也不少。”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五类区”,就像当初侯朝茹一样,只知道且末工资比其他地方高。地处高山大漠夹缝中的且末,历史上曾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节点。如今,从楼兰故城遗址出发沿着若民高速公路一路向西,还要再走500多公里,才能到达且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被称作“天边小城”的且末,比楼兰还要遥远。

  为了不重蹈楼兰古城被风沙湮没的覆辙,1998年,且末县成立防风治沙工作站,每年都要动员民众到沙漠边缘种树治沙。“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埋村屯,小风石头滚。”这曾是且末县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一场风沙,就会“刮”走几个老师。

  8月30日,在新疆且末县的防风治沙带,庞胜利(右一)和侯朝茹(右二)带着3名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去看在沙漠里种下的梭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刚来且末时,除了教书,种树也是硬任务。”在县城边上的车尔臣河东岸,侯朝茹带着翟少鹏、黄小凤爬上沙丘,指着身后已经深入沙漠七八公里的梭梭林,讲起了他们参与植树治沙的故事。

  “说是种树,更像是种草。刚种下的梭梭苗只有一尺来高,比牙签粗不了多少。”被太阳晒得黢黑的庞胜利凑过来,破坏了侯朝茹在沙丘上“讲课”的氛围,“好看的树太娇气,在沙漠里种不活。”

  庞胜利在学校里被称作“课堂上的思想家”,可看他弯腰走下沙丘时的身影,更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农。一双粗糙的大手,随意在裤腿上拍打几下,仿佛一棵老胡杨摇摆着杈桠,轻轻抖落着枝叶里的尘沙。

  “明年春天,咱们一起来种梭梭树!”11名刚来且末的新老师许下了一个约定。

  把种子埋下去,教书育人也能创造奇迹

  火红的石榴、翠绿的葡萄、金黄的馕饼,摆满小方桌,让人心里热乎乎的。欧吐拉艾日克村71岁的库尔班爷爷端出一壶热茶放在葡萄架下。刚上初中的孙子图尔孙江说,新来的音乐老师今天要来家访,老人家像过节一样准备好了招待贵客的美食。

  新疆是歌舞之乡,音乐老师黄小凤却在开学第一课上,用全国各地的民歌联唱“揪”住了学生们的耳朵。这本领可是了不得,一张中国地图当教具,学生们说出哪个省份的名称,她就能唱出那里的民歌。

  从广西壮族的山歌《多谢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到维吾尔族民间歌曲改编的《青春舞曲》,悠扬的歌声让大家忍不住拍红了手掌。下课铃声响起时,意犹未尽的学生们围拢在黄小凤身旁,热情邀请她周末到家里做客。

  8月31日,黄小凤(中)被学生图尔孙江邀请到欧吐拉艾日克村家中做客。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万前进 摄

  在农家小院里,图尔孙江和一群小伙伴穿上节日的盛装,开心地跳起维吾尔族舞蹈,欢迎音乐老师的到来。走下讲台的黄小凤这回也虚心做起了学生,跟图尔孙江学起了麦西来甫舞,一板一眼,有模有样。

  果实累累的葡萄架下,广西壮族民歌和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碰撞出的欢乐,就像滴落在藤蔓须叶的雨水,蜿蜒滑落,润物无声。

  “想扎根且末,你就不能只看到荒芜的沙漠。”为了让想家的张小威尽快适应环境,辛忠起老师特意趁着周末,带他到塔提让镇开开眼界。

  “乌头、石斑、金鲳这些主要生活在海水中的鱼类,我们投放了10万尾。”在车尔臣河下游的戈壁滩上,高大的沙丘与一塘清水相映成趣,塔提让镇党委书记鬲铭玉兴致勃勃地向张小威介绍着新引进的特色产业项目。

  鬲铭玉是辛忠起老师来且末后教的第一届学生,20多年过去,他仍记得辛老师在第一节课上,用一句诗改变了自己对沙漠的嫌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鬲铭玉说,他没想过生活中只会在饭碗里扬沙子的沙漠,还有那么雄浑壮美的一面。从新疆农业大学毕业后,鬲铭玉选择回到且末工作,干得特别欢实,“这里是我的家乡,读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走出沙漠。”

  “在沙漠里养海水鱼,这事靠谱吗?”看着鱼儿不时翻起的水花,张小威还是忍不住发问。

  “这里很久以前,其实也是海洋。”鬲铭玉蹲下身子,随手抓起一把泛白的沙土给张小威介绍,塔提让镇虽然有6.7万亩耕地,可其中3万亩都是盐碱地,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就得想办法把资源劣势转变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经过检测,这里的水土含有30多种微生物,种不活庄稼的盐碱水,稍加调配就能复原海水环境。”鬲铭玉信心满满地说,目前海水鱼的成活率达到99%,预计年收益在2000万元以上。

  8月31日,辛忠起(中)带张小威(右)到塔提让镇参观沙漠养鱼特色产业项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万前进 摄

  自然过程的变化可以让海洋变成沙漠,知识和技术的力量却能创造出“沙海牧渔”的奇迹。对于辛忠起、侯朝茹、王伟江等人来说,或许这就是他们在这里坚守“三尺讲台”的意义。在且末教书育人24年,他们教过的学生中,有9000多人高中毕业,其中500余人考入知名学府,3300多名学生回到家乡,与他们一起并肩建设边疆。

  “玉都机场候机大厅挖地基的活儿,就是我干的。”殷永志曾经是侯朝茹班里最调皮的学生,高中毕业后虽然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却自学了挖掘机技术,参与了当地很多基建项目。在且末玉都机场和火车站的建设过程中,因为外地施工队伍不熟悉地质条件,他成了带头进场的“开路先锋”。时隔多年,殷永志依然记得侯朝茹老师在课堂上时常叮嘱的那句话:“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教书育人也能创造奇迹。”在周一的地理课上,张小威把塔提让镇沙海养鱼、种水稻的照片做成了课件,“我想在学生心里埋下一粒种子,期待将来能让且末收获更多惊喜。”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从沙海绿洲到菁菁校园,小城且末与保定学院的第一次“牵手”,在65岁的段军记忆中,“完全是一次碰壁后的巧合。”

  “当时巴州教育局的一位挂职副局长是河北邢台人,知道石家庄有人才交流会,就带着我们去招聘。”时任且末二中校长的段军,原本打算招揽一些知名高校的本科生去且末任教,可遥远的距离和艰苦的自然条件,都让前来咨询的毕业生望而却步。

  “一个人都没有招到。”段军说,当时学校都快开学了,还缺十几个老师。情急之下,他打听到保定有个师范专科学校,也就是后来的保定学院,“我们只能去碰碰运气。”

  正是这次碰运气式的拜访,开启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征程。从15名2000届毕业生奔赴且末任教开始,24年来,保定学院共有400多名毕业生奔赴新疆、西藏、青海等地教书育人。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事迹展。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万前进 摄

  “这次护送毕业生来新疆,学校还交给我一个任务。”把11名2024届毕业生送到库尔勒接受岗前培训后,保定学院学生处处长郝学武带着随行的老师,在巴州和铁门关市进行了为期10天的走访调研。

  “除了教师资源紧缺之外,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制造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比较大。”郝学武说,实地了解西部发展需求,不仅能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还有利于联合巴州教育、人社等部门,为保定学院在校生到当地企业实习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们在毕业前就能够走进西部、了解西部,知道西部需要什么,明白自己应该学什么。”

  “‘筑梦西部’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保定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刘世斌介绍,为解决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后顾之忧,保定学院专门制定了《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保定市政府、保定学院和校友企业共同出资140万元,设立了西部支教爱心救助金,用于支教毕业生及家庭特殊困难救助、节日慰问、探亲交通补贴等。社会爱心企业连续4年为西部支教毕业生捐赠意外伤害和商业医疗保险。

  8月22日,保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且末分院揭牌仪式在且末县第一中学举行。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万前进 摄

  “且末是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原点。”8月22日,保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且末分院揭牌仪式,在且末一中举行。保定学院党委书记胡连利为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且末一中和且末二中的参训教师,讲授了培训班开班第一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胡连利表示,保定学院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承担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的高校,拥有优质的教师培养和教育培训资源,“我们将定期组织学校的老专家、老教授对这里的教师队伍进行培训,把且末分院打造成为支援西部建设的一块阵地。”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保定学院师生们的精神传承,也是新时代的青春召唤,仿佛丝绸之路上绵延千载的驼铃,引领着一代代年轻人前赴后继,在黄沙大漠中书写波澜壮阔的人生。

  大漠无言,青春无悔。暮色里,沙丘上,黄小凤放声唱起了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歌声飘过奔流的车尔臣河,消散在沙漠边缘的梭梭林中。

  今夜无沙尘,大漠之上宛若星辰大海。(万前进 赵娇莹 杨亚红 胡印斌 李遥 贾海丽)

关键词:长城新媒体,《赴一场青春之约》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