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塞罕坝精神”让荒原“旧貌展新颜”
一棵树每年可贮存一辆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一亩森林一年可吸收粉尘20—60吨,1万亩林地的蓄水能力,则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树的生态价值可谓非比寻常,而人的生态贡献倘若积累起来,同样非常可观。(8月7日《人民日报》)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林海茫茫、鸟兽繁多,但从清代同治年间开始的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成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如不加治理,不出50年,漠北风沙将兵临北京城下。对于生态环境而言,破坏和毁灭可能只在旦夕之间,但恢复和重建却需要异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55年、112万亩、氧气55万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代代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用使命至上的执念和攻坚克难的坚守,赋予了松涛澎湃、碧波百万顷的现代化机械林场新的生命与活力。 “同呼吸,共奋斗”,55年前,因为国家战略的需要,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热血创业大军在近乎生命禁区的塞罕坝上开始“使命集结”。塞罕坝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但塞罕坝人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年均积雪7个月的高寒塞北,一年120天零下20℃以下天数的恶劣气候环境下,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流沙中植树,在石头缝儿里栽绿,在荒漠上建房,终于“钉”出百万亩林海!一草一木,染绿的不仅是共同生活的家园,也锤炼出了以艰苦奋斗为底色,极具时代内涵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推进的新时代,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已在“美丽高岭”落地生根。营林强场,不追求短期效益,在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内,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走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道路;坚持见缝插针,挖掘造林最大潜力,重点培育木材生产、生态旅游、绿化苗木和绿化工程三大支柱产业。塞罕坝已成为展示中国林业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世界窗口,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范例,更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今天的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郁郁葱葱,这奇迹般的绿色长城,始终是塞罕坝人永恒不变的追求。55年,三代人,从一颗树到一片海,看似平淡的故事背后却蕴藏着几代塞罕坝人无悔地青春赞歌。时代在变,塞罕坝人不畏艰难、创业干事的家国情怀始终没有变;社会在变,塞罕坝人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价值观念始终没有变;环境在变,塞罕坝人坚定信念、肩负使命的理想抱负没有变。新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弘扬“赶考”精神,凝聚圆梦力量,要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用对绿水青山的不懈追求,为美丽河北增添新绿!(孙小航) |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生态文明,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