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微评】公交“流动书架”大量丢书背后的反思
近日,一则兰州公交“流动书架”两个月被“偷光”的视频在网络流传。网络视频显示,设立仅仅两个多月之后,原本摆满图书的书架已经“光秃秃”,站台保安则表示图书都被乘客拿走了。兰州第三客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车站图书的确存在丢失情况,他们今后会视情况再补充图书。 陆仁忠:有人说,这是市民的素质问题。的确,在“漂流规则”和提示牌的双重提醒下,已经非常明确告知借阅人,“出站时请勿带走”“请将图书放回书架”,但仍有人看后不还、拿书出站,不管他们有何种理由,都是在“破坏规矩”,说他们“素质差”并不算过分。也有人说,这是有关部门的管理问题。也对,“流动书架”建立起来之后,有关部门并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措施、管理手段,更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维护,或许这才是导致图书大量流失的最根本原因。那么,在市民规则意识弱化、管理有纰漏的情况下,究竟该如何让“流动书架”发挥应有作用、达到预期目的,这是有关部门应认真反思的当务之急。 晏一琳:可以说,一个小小的书架,就是文化接续传承的新方式,当地主动将书从图书馆搬到人流密集处,为的就是让阅读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正因为这些书刊杂志足够吸引人,便勾起了某些人的“占有欲”,从而“顺手牵羊”,毫不羞愧。对于“流动书架”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应该用文明守护好“流动书架”。除了相关部门从监管上做文章外,广大市民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文明阅读,文明地做一名读书人,才能守护好“流动书架”。 兰潇潇:无论如何,“流动书架”在全国都是一个创举,是建设人文城市、提高城市内涵的有益探索,值得借鉴和推广。然而书籍丢失不能成为“无底洞”,政府首先需要做好宣传教育,提高乘客的守序意识;其次加强图书管理,参考图书馆制度,实行实名制借书;同时还要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对借书不还者采取限制借书权限等惩戒措施。另外,广大市民也需要增强信用意识,遵守规章制度,按需借书、依规还书,共同努力让“流动书架”为市民造福。 |
关键词:公交,流动书架,丢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