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新技术都可能是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防范潜在的安全隐患。
近日,深圳推出首批“刷脸”执法设备,主要针对“特殊行业人群”和“失驾”人群执法,违规人一旦被拍到就会收到与机动车类似的短信通知。其实,深圳市去年就启用了“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实现从管车到管人的转变。除了深圳,全国不少地方也相继推出整治闯红灯的高科技手段,比如在江苏宿迁、陕西西安等地,在一些车流、人流密集的路口安装了人脸识别抓拍系统。
高科技手段整治闯红灯乱象是现实的需要。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这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主要杀手之一,其实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也一直是道路执法的难题。而“刷脸”等高科技的运用的确能够提高执法的精准度。
以深圳的做法为例,目前试点人工智能“刷脸”与警方数据库对接,重点整治外卖配送、快递等违章高发行业。接下来,整治范围将逐步扩展到泥头车、无牌假牌车管理、交通违法处理窗口监管、交通事故“顶包”等情形。如此,长期困扰交通违法处理的难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上述系统将与包括个人征信系统在内的数据库对接,相关处罚记录或将与信用机制挂钩,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征信、贷款等,这样必然会对交通违章者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如此,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整治或将不再是难题,为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启动“刷脸”执法未尝不可。
但“刷脸”提高执法精准度的同时,随之也引发了关于隐私保护的争论。再加上一些地方实行或计划实行闯红灯个人信息曝光、闯红灯与信用状况挂钩等措施,更加剧了人们的担心。
当然,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会导致泄露,乃至被别有用心者倒卖牟利。但此前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导致的诈骗事件并不少见,一个手机号码都能出现那么多诈骗花样,更别说独一无二的人脸了,此种“唯一”属性的个人信息泄露恐怕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不要轻易把生物信息(指指纹、脸、头像、虹膜等)给任何一个APP或服务商,这些信息是唯一的,一旦泄露出去根本无法更改。如此说来,公民的担心并不无道理。
目前,“刷脸”技术尚未普及,公众及相关管理部门认知度也不高,我国也尚无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也就是说安全保障、数据保护还没完全跟上。但应看到,“刷脸”是未来趋势,一旦发生这样的信息泄露,可能要比密码、身份证号泄露后果可怕得多。所以,制定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势在必行,若等问题发生后再介入恐会增加处理成本并引起更大的社会恐慌。
当下,新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管理采用新技术,如何看好我们的“脸”保护好个人隐私,除了公民个人要提高警惕意识外,也要求相应的管理部门及时尽早立好规矩,加快研究制定监管机制,为公民保护个人隐私提供保障,处理好管理与保护的关系。比如“刷脸执法”中,交警部门中负责信息录入和保管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防范信息不被泄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