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长城评论】粉笔飞扬,大学还是要有点“板书精神”

来源: 长城网  程振伟
2018-09-17 10:05:14
分享:

  传道授业是需要仪式感的。

        孔子坐在杏坛上弦歌讲学、教弟子读书,西南联大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刻茅草棚里设坛讲学,先生们倾注救国爱国热情在教书育人中,创造出世界高教史上的一座丰碑。而讲坛、黑板、粉笔板书恐怕是教育最具仪式感的物事了。很多学生回忆读书年代时总会说,“最忘不了那些粉笔飞扬的日子”。

  教学技术、工具在演变,大学里粉笔板书大有被PPT取代之势,后者在便捷效率上的优势不言而喻。然而,就如前面所说,教育是需要仪式感的,而且教学也是润物无声的过程,板书在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是否被人为遮蔽?清华大学已经连续举办两年的教职工粉笔板书大赛发人深思。

 
书写现场

  继去年之后,2018清华大学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14日开赛。5位中国书协、清华大学的书法专家担任评委。老师们或遒劲有力、或清秀工整、或刚毅挺拔、或宛转隽永的粉笔字,是不是无比亲切?有网友留言:这样的黑板真舍不得擦。

  板书不等于粉笔字,不是打草稿,可以看作是“黑板上的粉笔书法”。曾经为中国基础教育立下汗马功劳的中等师范,把粉笔字板书列为“当老师的基本功”。所以,有一种说法,我国40岁以上的老师粉笔字水准整体较好,老一代师范生传帮带下来的嘛。现在上了年龄的人,在回忆启蒙老师时,很多都会说“Ta那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陪伴我的童年”。 

  毋庸置疑,一个好老师的板书,和Ta的个性甚至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我发现,中小学影响自己最深的老师,他们的板书现在还历历在目,当年因为尊敬崇拜这些老师,还默默模仿他们的字体,现在写字还带着他们的痕迹。而大学老师注重板书的不多,随之对学生的影响也没那么大。

  教书育人,知识做人的东西刻进学生的脑海心灵里,板书必不可少,大学教育也一样。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某大学老师,“一节课要写八九块黑板”“学生们喜欢她的课,黑板上的字在流动,知识从老师身上流到学生身上”,多么美好的画面!我还注意到,浙江大学注重宣传一些老教师的“最后一课”,这些博学敬业热爱教学七八十岁还在讲坛上的老师,如蒋克铸教授、何大钧老师,在他们最感动人的画面中,有一个共性,就是“基本都是站着”“身后都有满满的一丝不苟的板书”。技术再进步,敬业投入的精神不能变,板书这种用心的“手工活儿”还要存在,这是一种师生之间知识和灵魂交流的工匠精神。

   我不是想一味宣泄板书情结,何况强加给别人的东西是难以持久的,教书也是要讲求效率实用的,相比PPT,板书在教学效率上也有不可替代性。比如,板书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手写板书在再现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上有优势,还有,备课更认真的老师,一般来说板书会更有条理性、更加美观。

  现在高校里有老师混课堂,东拼西凑“有模有样”“满满”的PPT也客观助长了这一习气。众所周知,真正有心的老师,在讲到认真备课过自己很擅长得意的地方时,会不自觉用上板书的。事实上,板书倒是能看出一个老师备课上课投入程度的。

  清华大学曾经有国学院四大导师,如今连续两年举办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这是一所顶级大学的人文底蕴所在。

  粉笔板书,不仅是教学手段,背后是一种工匠精神。今日大学里最缺的,恰恰就是这种认真较劲的“板书精神”。

关键词:清华大学,板书比赛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