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邢台讯(记者 齐彦红)11月12日上午,邢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由邢台市环保局对2018年全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水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管理等情况进行新闻发布。实录如下:
邢台市委宣传部党组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胜伟:
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们: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由邢台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对2018年邢台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水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管理等情况进行新闻发布,面向公众把我市今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做的重点工作、取得成效以及下一步重要举措宣传出去,使全社会更加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更好的实现邢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
应邀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有:中央及省驻邢记者站的各大新闻媒体和市直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在此,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参加这场新闻发布会的有:市大气办主任、市水领办主任、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司国亮同志,市环保局调研员徐怀亮同志以及市环保局相关科室的主要负责同志。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两项议程:
首先,请司国亮同志就我市今年以来大气、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物管理工作作新闻发布,大家欢迎。
邢台市大气办主任、市水领办主任、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司国亮: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邢台市环保局,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邢台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重点就2018年邢台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水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大气污染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领导关心、群众关注。2013年,邢台市空气质量排名全国倒一,这顶沉重的“黑帽子”给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造成巨大压力。为摆脱这一被动局面,市委、市政府坚决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可以说,我市大气治理难度非常大,难就难在:①“重化围城”。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历史上形成了钢铁、煤炭、煤化工、水泥、玻璃等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这些企业大多依城而建,仅在市区周边半径25公里范围内,就有130多家燃煤企业,年燃煤量达1800多万吨,约占全市的70%,特别是市区周边3家电厂、2家焦化、2家钢厂企业和40多家玻璃企业,无论什么季节、什么风向,都会有污染物飘向市区,直接影响市区环境空气质量。②扩散不利。邢台地处太行山前凹槽地带,平均海拔仅60米,比石家庄和邯郸平均低20米,年均风速仅1.66米/秒,地势低、风速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③交通污染。邢台地处晋煤东运通道,邢汾高速、邢和公路、邢左公路、邢昔公路穿市而过,过境的重型运输车辆每天近30万辆次;邢台市现有机动车110万辆左右,年均增幅超过13%,加重了区域空气污染。④面源污染。城市建设正处于改造期、发展期,施工工地多、施工机械多,扬尘治理点多、线长、面广,监管任务非常繁重。
虽然如此,但邢台人民不甘落后、不惧困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我加压,壮士断腕,下猛药、治沉疴,坚决向污染宣战,取得了积极成效。1—10月份,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7.06,较2013年下降52.7%;PM2.5浓度63μg/m3,较2013年下降60.6%;PM10浓度122μg/m3,较2013年下降58.5%;SO2浓度26μg/m3,较2013年下降77%;NO2浓度46μg/m3,较2013年下降33.3%。今年前10个月达标天数143天,比2013年全年还要多105天。按照河北省城市空气质量综合考核办法,5、6月份我市排名均为第三,7月份第二,8、9月份均为第一。上半年,我市列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大的20个市之一。2013年以来,我市连续5年被省政府考核评为大气污染治理优秀市。10月23日—24日,中央网信办、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采访团走进邢台,大力宣传邢台由全国倒数到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具体来讲,着力抓了以下方面:
一是强化政治站位,搞好顶层设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组织推动、规划引领、量化考核,强力推进大气治理。在组织推动上,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先后28次研究大气治理有关工作,市委书记王会勇春节过后召开的第一个会,就是研究焦化行业转型升级;市政府常务会把环保作为固定议题,市长董晓宇逢会必议;其他市领导都积极抓好分管领域大气治理,形成了以上率下、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局面。在规划引领上,出台了邢台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年大气治理方案、2018年—2019年秋冬季大气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尤其是为了落实好三年作战计划,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燃煤锅炉改造提升、散煤强化治理、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等12个专项方案、4个保障方案。在目标考核上,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制定空气质量奖惩办法,把大气治理作为对县(市、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隆尧、宁晋、临城等7个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县(市)进行约谈;每月分平台对各县(市、区)空气质量进行考核,排名倒一的扣缴生态补偿金500万元;每周对县(市、区)空气质量进行通报,媒体公开;自8月份开始,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和PM10三项指标有一项指标超过主城区的,市委书记、市长亲自约谈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目前已约谈2次,涉及15个县(市、区)。
二是狠抓结构减排,破解“重化围城”。解决邢台大气污染问题,破解“重化围城”是治本之策,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努力让产业绿起来、能源洁起来、运输污染降下来。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做好“压、搬、治、转”4篇文章:①“压”,就是压减重污染行业产量。钢铁行业,关停邢钢3座450以下高炉,减少德龙钢铁30%以上产量,共减少钢铁产量约200万吨;焦化行业,关停旭阳焦化3座焦炉、建滔焦化2座焦炉、三阳焦化1座焦炉,减少焦化产量120万吨,减少煤炭160万吨;玻璃行业,关停玻璃生产线22条,减少产量6000万重量箱。②“搬”,就是搬迁市区重点企业。实施中钢邢机、邢台钢铁整体搬迁工程,为环境容量、城市发展腾出空间。总投资80亿元的中钢邢机搬迁项目,已正式启动,大规模建设,通过流程再造与全面升级,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轧辊研发生产、高端特种锻造锻件生产、全国焦炉维保“三大中心”。邢台钢铁搬迁项目已获省政府批准,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明年初新厂开工。到2020年底,两大企业搬迁完成后,将彻底结束主城区钢铁冶炼、轧辊铸造历史,实现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动静分隔。③“治”,就是实施深度治理攻坚。总投资300亿元,对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玻璃等77家重污企业,对橡胶、喷涂、印刷、化工等600余家涉VOC排放企业,对89家新型墙材企业,对1000余家工业企业无组织扬尘分别进行深度治理。同时,在去年关停整治5459家“散乱污”企业基础上,对今年新排查的876家“散乱污”企业高标准治理,关停取缔618家,整治改造191家,搬迁入园67家。④“转”,就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不但治理污染企业,更加注重引进绿色产业,建立了邢台市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入驻企业30家,技术合作企业50余家,开启了科技治污、产业替代新路径。围绕能源结构调整,重点抓好3个层面:①整治燃煤锅炉。在去年取缔2384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基础上,今年又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59台,超低排放改造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13台;对全市671台燃气锅炉全部进行低氮燃烧改造。②抓好清洁取暖。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稳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今年已基本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6万户。③加强散煤管控。大外环以内区域设为禁煤区,严控储存、销售、使用散煤;全市域严管煤炭销售;手续不全、非法经营的一律取缔;销售劣质散煤的一律关停;所有燃煤一律检测。围绕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重点抓好车油路综合治理:全长80公里的环城快速路107段已经通车,大货车实现远端绕行。正在加快谋划建设德龙钢铁、南和热电及沙河玻璃园区铁路运输专线;有铁路运输能力的企业,原则上不允许采用汽车运输;使用汽车运输的企业,原则上不允许使用柴油车;使用柴油车的,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国五以下标准燃油;汽柴油销售不允许出现劣质油。同时,淘汰老旧机动车20267辆;所有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治理。
三是突出精细管理,减少污染排放。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科学治霾、靶向施策,统筹兼顾、全面治理。在差异管控上发力,坚决不搞“一刀切”,围绕秋冬季工业企业管控,专门出台了重点行业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实施方案,根据企业排放治理情况,划定不同级别,确定限产比例。在全面禁烧上发力,实施“天眼”工程,建成1个市级和20个县级秸秆禁烧监控平台,安装440个点位摄像头,覆盖1.24万平方公里,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实现对全市露天焚烧全天候、全方位、常态化监控管理。在精细抑尘上发力,主城区187个房屋建筑工地,除长期停工和室外管网工地39个外,其余148个达到“五个百分之百”或“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增加道路洒水清扫频次,基本做到路面常湿无扬尘。在严密监测上发力,在重点区域和乡镇、工业园区,新安装微型空气监测站95个,全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达到313个,实现了全网覆盖监测。在科学研判上发力,加强与中国环科院、PM2.5特别防治小组合作,科学诊断PM2.5污染成因,努力做到精准施策、科学治霾。
四是完善工作制度,强化长效管理。在督导督办上,发挥空气质量指挥中心作用,组织城管、建设、工信等有关部门,全天盯守,精准调度;成立4个大气巡查队,昼夜巡查;成立督察办,紧盯上级交办问题整改,跟踪督办。在执法监管上,统筹全市环保执法力量,不间断开展晨查、夜查,直查直处、倒查问责,形成震慑态势。1月份—10月份,全市共立案1727件,罚款7837万元。其中,按日连续处罚6件,查封扣押14件,停限产6件;行政拘留67件,涉嫌犯罪28件。在基层管理上,针对基层环保管理薄弱、人员不足问题,在全市201个乡镇、12个园区全部建成环保所,配备人员1554名,实现了环保监管向基层末梢的延伸,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成功做法在全国地市级环保局长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
上述一系列工作虽然有力助推了大气治理,但邢台大气环境质量整体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与领导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已经到了打攻坚战、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污染物每下降一个百分点,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尤其是大气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搞“一刀切”“急刹车”,必须统筹考虑、全面把握环保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找准最佳结合点,努力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目前实际,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治理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分别比2015年下降33%,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38.6%以上;全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50.5%。具体来说,就是要重点打好“五大攻坚战”:一是打好工业减排攻坚战。到2020年,完成中钢邢机、邢台钢铁搬迁,焦化行业实现出清,玻璃产能控制在1.4亿重量箱以内;完成钢铁、电力、焦化等行业深度治理任务和燃煤电厂、玻璃、炭黑、水泥等行业烟羽脱白;明年底完成国泰电厂燃气发电改造工程。二是打好清洁取暖攻坚战。到2020年,完成清洁取暖47.42万户,平原地区基本实现生活和冬季清洁取暖;全部关停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三是打好运输结构调整攻坚战。对主城区实施柴油货车限行,有铁路运输能力的企业以运定产;完成中心汽车站搬迁,打造公交无缝对接的绿色交通环境。推进老旧机动车淘汰,鼓励使用新能源车,严禁使用不达标车辆。四是打好扬尘整治攻坚战。开展建筑施工扬尘综合整治,全市施工工地扬尘整治达标率达到100%。道路扬尘实行“以克论净”,市主城区、县城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五是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攻坚战。根据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科学制定重点行业差别化管控错峰生产方案,在不搞“一刀切”的同时,坚决对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切一刀”。完善工业企业应急减排清单,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度,提前采取减排措施,有效应对重污染气象条件。
二、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
水污染防治是继大气治理之后我市环保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尽管市委、市政府对水污染防治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我市水污染治理形势非常严峻,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区雨污分流不彻底,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河道淤泥、垃圾清理不及时,沿河旱厕拆除不到位,等等。再加上年初生态环境部提升了考核标准,由地表水劣V类水质提升为V类,造成我市1月份—3月份8个考核断面仅有1个达标。对此,在市委、市政府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决心、出重拳、敢亮剑,大力开展水污染治理,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0月份,省考核我市的7条河流8个断面,有7个达标,1个不达标断面主要污染物明显下降。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具体工作中,抓了以下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科学规划。市委、市政府把水环境治理列上重要日程,今年以来,先后1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头,利用周末时间踏察河道,研究断面达标措施和河流治理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要求各级“河长”必须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带头作战。制定出台了水污染治理百日攻坚、“一点一策”、重点河流断面达标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等7个专件,制定了滏阳河、牛尾河、汪洋沟等7条重点河流水体达标方案,为水环境治理明确了路径、提供了遵循。
二是突出重点,聚力攻坚。把问题最为突出的河流治理作为重中之重,以7条河流、8个断面水质改善为重点,全面打好封堵非法排污口、河道清淤清垃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工业企业监管、打击非法排污倾倒“五大战役”,共封堵非法入河排污口925个,清理河道垃圾70万立方米,拆除沿途旱厕271个。我市重点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尤其是滏阳河艾辛庄断面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和总磷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0.1%、49.9%和24.5%;滏东排河城后桥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和总磷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8.2%、24.9%和27.4%。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大力实施水生态修复,压采地下水,合理使用地表水,加强工业企业中水循环利用,地下水位明显上升,百泉、狗头泉开始复涌,百泉每天以10厘米左右速度回升,水面已超过2.2万平方米;狗头泉每天以8厘米左右速度回升,水面已超过3万平方米,泉水绕城的胜景有望重现。
三是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投资15亿元,新建7座省级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1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天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万吨,有效解决了我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问题。实施城区支管、毛细管等管网建设,新建城区、扩建城区和新开发区新建雨污管网260公里,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同时,加大城区河道建设,牛尾河、小黄河、围寨河、茶棚沟4条黑臭水体河段,已全部治理完工,标志着我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
四是运用科技,排查隐患。建立“邢台市空天一体化水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平台”,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河流周边环境进行常态化动态监控。充分发挥“河流监测预警平台”作用,实时监测各点位水质变化情况,有力指导了相关县(市、区)有针对性地开展河流污染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截至目前,共向相关县(市、区)交办问题46批。
五是保护水源,确保安全。在水源地划分上,我市早在2013年就完成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是全省第一个完成此项工作的设区市。今年以来,我们又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目前已有6县(市)完成划定,走在了全省前列。在违规项目清理上,邢台市在全国率先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改,9月14日,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并在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违规项目清理整治工作大会上作典型发言。目前,董村水源地、紫金泉水源地、韩演庄水源地水质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朱庄水库备用水源地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六是严格执法,严明奖惩。建立水污染执法常态化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行为。开展了“碧水2018”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对所有涉水企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45家,立案处罚7家,移交公安4家,立行立改34家;开展水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建立20个交叉执法检查组和4个督查组,通过突击检查、暗查和无人机“飞行检查”等方式,出动执法人员1744人次,发现问题123个,立行立改76个,立案处罚19个。在考核奖惩上,每月对河流断面水质超标的县(市、区),按标准扣缴当地财政生态补偿金。截至目前,共扣缴8县(市、区)生态补偿金1.37亿元;对水污染治理工作滞后县进行约谈,对在整改时限内仍无改善的宁晋县,实施了涉水项目区域限批。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水污染防治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既是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我们将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职责,狠抓各项措施落实,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加大监察执法力度,通过明查暗访、随机抽查、日常巡查、节假日检查,进一步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重点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等偷排污染废水、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齐抓共管。建立政府牵头主导、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统一监管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同时,建立跨界河流上下游联防联控和协作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联合治水、协同治水。四是加大基础建设,提升处理能力。继续开展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强化县城和重点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城镇新区建设一律实行雨污分流。分期、分批对各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加快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大截污纳管力度,实现精细化截污。
三、关于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
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是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一个“毒瘤”,处置不当就会污染环境、祸及子孙。对这项工作,国家尚未出台具体的刚性考核目标,但是我们自我加压,积极作为,狠抓落实。一是成立专班。年初,在全省率先成立固体废物监管科,并选派了5名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同志,确保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摸清底数。对全市固废、危废产生及处置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全市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约740万吨;危废产生单位425家,年产生量约5万吨;此外,全市医疗机构8406家,日产生医疗废物约15吨。三是强化管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修复,就是对过去固废、危废导致的污染,进行系统治理。特别是新河县被确定为全国200个土壤污染治理试点县之一,争取专项资金4750万元,重点实施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项目,修复面积2356亩,目前正在按计划实施。一手抓防治,建立了专人负责、企业申报、数据联网、科学贮存、台账管理、依法处置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今年以来,重点开展了皮毛行业、涉酸企业、农村“五废”、涉重金属等专项行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提高了固废、危废规范化管理水平。1月份—10月份,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62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0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医疗废物日产生量约14.8吨,实现日产日清。四是夯实基础。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新建南宫市、宁晋县2个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成运行后,全市医疗废物处置日能力可达到42吨;全力推进危废重点单位物联网智能监控体系建设,第一批18家重点产废单位已完成安装、联网工作,实现与省、市环保系统管理平台无缝对接。五是严格执法。对固废违法行为“零容忍”,去年以来,全市因非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共立案9起,刑事拘留31人,逮捕15人,移送起诉16人。
总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真诚呼吁全社会关心环保、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人人都成为环保的建设者、监督者,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邢台!
在这里,重申一下环保举报热线,欢迎广大群众踊跃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我们将认真受理、依法查处。
市、县环保统一举报热线:12369。市、县固定举报热线:邢台市环保局2020935,桥东区3817128,桥西区2298306,开发区3636157,邢台县3226886,沙河市8901179,南宫市7295600,内丘县6865800,临城县7182369,柏乡县7729098,隆尧县6681935,任县7530119,南和县4560357,平乡县7832474,巨鹿县4335966,宁晋县5880191,新河县4766110,清河县8186125,临西县8570438,威县6268105,广宗县7215140。
邢台市委宣传部党组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胜伟:
第二项议程,是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请举手示意。
问题一:您好,我是牛城晚报记者,近几年,我们明显感觉到空气质量变好了,蓝天白云可以说已经成为常态,在市区白天望得见西山,晚上能看见星星,大街上戴口罩的少了,戴墨镜的多了。请问,可以通过数据来体现这几年我市空气质量的变化吗?谢谢。
邢台市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科科长马银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虽不敢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自己与自己比确实进步显著。据统计,2013年(“国十条”第一阶段开局年)与2017年(“国十条”第一阶段收官年)相比,我们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14.94下降至8.57,下降了42.6%;主要污染物PM2.5年均浓度由160微克/立方米下降至79.82微克/立方米,下降率达50.1%;PM10年均浓度由294微克/立方米下降至148微克/立方米,下降率达49.7%;SO2年均浓度由113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9微克/立方米,下降率达65.5%;NO2年均浓度由69微克/立方米下降至56微克/立方米,下降率达18.8%。我市这些指标下降的绝对值和下降率均为全省乃至全国最高。我市被河北省评为2013年—2017年度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市。
2018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治理力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11月9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7.04,同比下降17.9%。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为PM2.5 63μg/m3,同比下降20.3%;PM10 123μg/m3,同比下降16.9%;SO2 25μg/m3,同比下降35.9%;NO2 46μg/m3,同比下降17.9%;CO第95百分位浓度为2.5mg/m3,同比下降21.9%;O3(8h)的第90百分位浓度为206μg/m3,同比下降5.5%。特别是今年8月、9月连续两个月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是2012年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我市首次实现连续两月空气质量达标。
空气质量指标的持续降低,代表着我们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优良天数的不断增加。经统计,2013年达标天数仅38天,且无优级天;2017年达标天数增加到148天,其中优级天8天;再到目前,我们距年底还有近50天,达标天数已经147天,其中优级天13天,较去年全年多5天。可以说,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汇聚着全市上下的努力和期盼,是邢台人民与雾霾战斗的历史见证。
问题二:您好,我是长城网记者,河流水质改善是水环境质量考核的重要方面,请问在河流治理上,今年重点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邢台市环保局水污染防治科科长宋海申:
2018年1月份-3月份,国家和省考核邢台市的7条河流8个断面中,有7个断面不达标,水环境形势非常严峻,治理任务异常艰巨。面对困难和压力,邢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压实责任,细化任务分工,以实现河流断面水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的亲自指挥调度下,打响了水污染治理百日攻坚战,开展封堵非法入河排污口、河道清淤清垃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工业企业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污倾倒“五大战役”。经过全市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取得了突出成效,自4月份以来,我市8个国省考河流断面水质明显好转,到10月份单月已有7个断面水质达标。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消除河流内源污染,清理河道淤泥垃圾。对全市河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清所有河道淤积情况、内源污染状况,分类开展清淤、清除垃圾,彻底实施全河段“大扫除”。共清理河道垃圾70余万方。二是保障入河水质达标,规范入河排污口。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入河排污口,我市出台了《邢台市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开展排污口综合整治,对非法入河排污口一律封堵,并加强巡查,严防反弹,目前,全市共封堵非法入河排污口925个;对合法入河排污口建立管理清单,加强治理和监控,在入河排污口前建设人工湿地或氧化塘等生态净化工程,确保入河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水体要求。三是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剧增,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长,基础设施滞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是影响我市河流水质的重要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对河流的影响,我们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建成并投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新河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宁晋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邢台县旭阳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广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任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邢台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王快污水处理厂)等7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市区雨污分流改造道路共32条,新建雨污管网39.75公里(雨水17.18公里,污水22.57公里)。共投资13.5亿元。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的建设有效削减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河流水质的污染。
问题三:您好,我是邢台网记者,今年为防止“一刀切”我市对企业实行了差异化管控措施,请问秋冬季错峰生产总体原则是什么?有多少个行业纳入错峰生产?绩效评价结果是什么?谢谢。
邢台市环保局工程减排办公室主任董均锋:
秋冬季错峰生产总体原则主要是:一是坚持民生优先,对涉及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或危险废物、扶贫易地搬迁等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在保障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根据承担任务量核定最大允许生产负荷。二是坚持质量导向,依法获得排污许可证、污染物能够稳定达标排放、在线监测数据真实有效且符合现行行业产业政策的企业,按照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差异化错峰生产。对实现超低排放、工艺技术先进、运输结构合理、产品优质高端的企业,原则上不予错峰生产;对部分生产工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运输结构基本合理、产品中端的企业,原则上错峰不低于30%;对仅达到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运输结构不合理、产品低端的企业,原则上错峰不低于50%;对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未达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不符合现行行业产业政策,或未按期完成2018年-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改造任务的,全面停产治理。三是实行区域差异化限产原则,根据各县(市、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现状及区域环境承载力不同,划分为核心区域、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三类区域,按照企业绩效水平确定秋冬季限产比例。考虑所属区域的限产系数,限产比例予以一定上调或下浮。(核心区域,包括桥西区、桥东区、开发区、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南和县、任县,区域限产系数为1.2;重点区域,包括临城县、隆尧县、柏乡县、宁晋县,区域限产系数为1.0;一般区域,除核心区域和重点区域以外的其他县(市、区),区域限产系数为0.8)。四是实行差异化限产动态管理,对列入错峰生产名单企业可根据环保改造提升情况提出一次复核,市大气办组织技术专家组对企业重新核定限产比例,核定结果经省级人民政府网站公告并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后予以调整实施。五是坚持错峰与应急相结合,按照“一厂一策”的要求,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采取提前储备原辅材料、错峰运输、提高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效率等应急响应措施。
纳入错峰生产的重点行业包括:钢铁、焦化、建材、铸造、医(农)药、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玻璃深加工、电力、板材、橡塑、炭黑、碳素等13个行业。
今年纳入错峰生产工业企业共有1029家,通过专家现场核定评为A类工业企业有103家,B类工业企业699家,C类工业企业183家,另有涉及民生及统筹考虑的平板玻璃企业共44家未进行评级,按照秋冬季方案要求执行停限产措施。
问题四:您好,我是邢台电台记者,医疗废弃物处理受到的社会关注度较高,请问我市在医疗废弃物处理方面有何创新性举措?谢谢。
邢台市环保局固体废物管理科科长焦玉涛:
首先介绍一下我市医废产生、处置现状:目前,我市每日产生医疗废物约14.8吨,其中市级医院日产5吨、县级医院日产4.6吨、乡镇以下日产5.2吨。
我市现有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有2家,核准处置规模共18吨/日。分别是邢台市嘉德恒信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为热解气化焚烧处置医疗废物,日处理能力为8吨;邢台征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高温蒸汽灭菌处置医疗废物,日处理能力为10吨。
医疗废物处置方面,我们主要做的工作一是加强监管,确保现有医废处置企业按照医废管理的规定有序收集、健全台账、主动申报、规范处置。二是强化服务,提高全市医废处置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支持、指导企业升级改造,与嘉德恒信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一起研究制定设备升级方案,支持企业新增日处理能力10吨焚烧炉替代现有老化焚烧炉,替代后自动化程度更高,污染物排放量更少,目前设备已完成招标;帮助征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增病理性医疗废物的微波消毒处理工艺,解决该公司不能处置病理性医疗废物的难题,该项目预计月底前试运行。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医废处置能力,为今后医疗事业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又分别在南宫市和宁晋县谋划两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其中南宫市英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高温蒸汽灭菌集中处置项目已竣工,即将试运行;宁晋县河北云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热解气化焚烧处置项目主体已完成,预计年底前投入试运行。
以上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将达到42吨/日,形成焚烧和高温灭菌两种工艺双配套,彻底解决医废污染隐患,充分满足全市现有及今后一个时期医疗废物处理的需求。
邢台市委宣传部党组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胜伟: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答问环节就先到这里,如果还有其它问题想与环保局交流,请大家会后直接联系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将组织有关科室详细解答。
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良好的新闻舆论环境是推进环保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报道我市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增强社会各界对我市污染治理的信心,增进社会公众对我市的环境治理的认知和理解,凝聚起全社会共同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巨大合力。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做好本次新闻发布会专题宣传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市的各项重点工作,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营造出浓厚氛围和舆论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