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 “雄安:坚守初心 奋勇担当 高标准高质量 建设未来之城” 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 长城网  视频部
2019-08-19 18:22:00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筵怡 

  长城网8月19日讯 8月19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雄安:坚守初心 奋勇担当 高标准高质量 建设未来之城”新闻发布会。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介绍雄安新区设立两年多来规划建设进展和成效,并与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共服务局局长傅首清,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田德锋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田德锋。记者 筵怡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田德锋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先生,请他围绕“雄安:坚守初心 奋勇担当 高标准高质量

  建设未来之城”这个主题,介绍雄安新区设立两年多来规划建设进展和成效;同时,我们还请来了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共服务局局长傅首清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田书记作介绍。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记者 筵怡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田金昌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雄安新区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新区规划建设的每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把关定向、引路领航。特别是2017年2月23日和今年1月16日两次视察雄安新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高度重视,给新区广大干部群众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举全省之力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王东峰书记、许勤省长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常态化到新区调研指导。全省各地各部门从政策、产业、人才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和直接责任,坚守初心、担当作为,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历史耐心,高标准高质量编制规划,创新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初步完成。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新区的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的重要指示,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深度融合的“1+4+26”高质量规划体系基本形成(“1”即雄安新区规划纲要,“4”即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6”即10个重点专项规划和16个一般专项规划)。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标准体系、规划技术指南和城市建筑风貌、绿色建筑设计、城市家具等系列导则同步完成,引领了国内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由雄安新区引领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智慧城市参考架构标准”,为国际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范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推进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遵循。省委、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雄安新区积极配合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相关配套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1+N”政策体系。同时,省级层面和新区层面逐个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责任分工,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政策保障。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为新区建设打好蓝绿本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的要求,我们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作为新区建设发展的“生命线”,加大白洋淀流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构筑区域共建共治生态新格局,为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创造良好条件。通过科学有序治理,白洋淀的水更清了;通过散煤清洁替代、扬尘治理等工作,雄安的天更蓝了;通过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人居环境治理,雄安的地更绿了,人民群众深切体会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2018年雄安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50,较2016年(8.16)下降20.34%;PM2.5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84微克/立方米)下降26.19%。2019年1—7月白洋淀湖心区断面达到四类水要求,南刘庄断面达到五类水要求,均达到年度考核目标。较2016年1—7月,主要污染物均大幅下降,湖心区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下降了24.46%和27.38%,南刘庄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总磷和氨氮,分别下降了79.84%和54%。到2020年,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涵养功能不断增强,水体水质明显改善。2019年雄安新区成为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同时将建设国家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我们坚持“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先植绿、后建城,已累计造林17万亩,栽植苗木超1200万株,今年20万亩造林项目正在实施。未来雄安,城区将实现森林环城、湿地入城,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新区全域森林覆盖率将由设立新区前的11%提高到40%,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将得到恢复,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左右。

  我们坚持服务民生、促进和谐,扎实做好各项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致力于优化公共服务,积极引进京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研究制定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教育体系等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一批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项目;致力于解决群众现实问题,深入开展“双创双服”和万人培训、万人就业“双万”工程,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培训劳动力40万人次;致力于科学管控,构建了精准化、差别化、人性化的管控长效机制,有序推进征迁安置工作;致力于建设有文化传承的城市,开展“记得住乡愁”系列活动。我们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开展“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零”),实施“三项工程”(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廉洁雄安”建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党政合设,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体制,对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4个乡镇实施全面托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中国雄安集团,为新区投资、融资、建设、经营提供有力支撑。在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中央部委和发达地区选派高素质干部到新区挂职,通过组织遴选、全球招聘等方式选拔优秀干部到新区工作,大力加强党员干部培训,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两年来,新区各级干部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担当尽责,3000多名干部长期驻村、节假无休、服务群众。新区广大群众“感恩党中央、感恩总书记”,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形成了干群一心、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16日视察雄安新区和1月18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目前,新区已转入大规模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今年69项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20个,剩余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下一步,我们一定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担当实干、拼搏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创造“雄安质量”,向党中央和全国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下面,我和傅首清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田德锋

  谢谢田书记。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一、新华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也是雄安新区的首要功能定位。请问现在进展如何?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初心就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发展新的两翼,共同承担起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

  今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新区考察调研,与进驻新区的企业代表亲切交流,勉励他们做民族复兴、改革创新的弄潮儿,欢迎各地特别是北京的企业到新区发展。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关心厚爱为我们抓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增添了强大信心。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打造优质承接环境。我们积极配合省相关部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有关部委和北京市,主动做好功能承接工作。我们优先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配套条件,配合有关方面研究制定引导性政策,打造便民高效政务服务环境,努力使疏解到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得好。比如我们借助京津优质资源,逐步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新区55所学校、48家县乡医疗机构与京津机构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北京帮扶的4所学校雄安校区正式挂牌(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分别与雄县幼儿园、雄县第二小学、容城小学、安新二中开展教育援助办学)。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同时,全力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着力建设高质量和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积极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重要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努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目前,雄安新区在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方面,已经迈出坚定步伐,先后有20余家央企、40余家金融机构、100余家知名企业落户新区。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清华大学智能实验室、互联网产业园、中关村科技园等一大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截至目前,登记进驻雄安新区的企业达3069家,大多来自北京。首批入驻市民服务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业90%来自北京。

  第三,加强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要求,规划“四纵两横”高速铁路、“四纵三横”高速公路交通路网,加快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构建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重点加强与北京的同城互联。一是京雄铁路和雄安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有序推进。目前,雄安站已全面进入到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地下开发空间底板施工完成60%。京雄铁路河北段路基工程地基处理全部完成,土石方填筑累计完成40%,桥梁工程完成73%,隧道工程完成87%,截至目前完成施工投资总额94亿元。二是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建设。8月18日,也就是昨天,举行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建设推进会,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京雄高速开始组织进场施工。三是积极谋划推进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建设。目前,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项目已经开展工程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准备进入立项程序,力争年底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雄安至北京金融街“一小时”通达目标。

  下一步,雄安将在中央和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北京市密切配合,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主动对接疏解需求,科学规划功能布局,不断提升雄安新区的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雄安新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功能。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共服务局局长傅首清。记者 筵怡 

  二、长城网: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北雄安新区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重要价值体现。刚才田金昌同志也介绍了新区环境治理的一些成效。大家对白洋淀的环境治理可能最为关注,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都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共服务局局长傅首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北省和雄安新区始终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新区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控源、截污、治河、补水为重点,统筹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和项目建设,持续推动白洋淀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实现“双下降”,白洋淀湖心区水质稳定达到四类,淀区水域面积逐步扩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北省和雄安新区始终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新区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控源、截污、治河、补水为重点,统筹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和项目建设,持续推动白洋淀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实现“双下降”,白洋淀湖心区水质稳定达到四类,淀区水域面积逐步扩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是“洗脸工程”和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铁腕治污,依法重拳打击排污行为,整治“散乱污”企业1.3万家,治理纳污坑塘606个,清理河道淀区垃圾400余万立方米,整治入淀排污口1.1万个,清理渔业养殖741处8万余亩,围堤围埝水产养殖设施全部清除完毕,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顺利完成。新区绝大部分生活垃圾采用保洁外运,基本做到日产日清。

  三是进行生态补水。2018年白洋淀进行了4次补水, 2019年计划再生态补水4亿立方米。引黄入淀补水通道建设完成,已开通启用。

  四是认真谋划2019年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项目。谋划实施6大类45个白洋淀治理工程项目,拟于2020年底前全部完工。78个淀中村、淀边村垃圾、污水、厕所改造一体化综合治理工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2019年年底前完成验收并达标运营。

  五是开展“走遍雄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走遍雄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两年来共出动人员10万余人次,查看点位14.1万余个次,发现和整改环境问题1.7万个,做到新区三县建成区、主次干道等区域“全走遍”,城乡面貌、生态环境问题“全发现”,发现的问题“全整改”,全面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全面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下一步,雄安新区各级各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以白洋淀水域、施工工地现场、新增移动污染源为重点,统筹推进白洋淀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重大项目,积极做好扬尘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清洁取暖等工作,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二是强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净化”行动,加快实施淀中村、淀边村环境综合整治,“不让一滴污水进入白洋淀”。三是持续开展“走遍雄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提升年活动,推动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四是狠抓责任和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最终,让“华北明珠”白洋淀“荷塘苇海、鸟语花香、碧波万顷”美景重现。

  三、河北日报:目前,雄安新区已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一系列重大项目已经启动开工建设,请问你们是如何推进的?建设进展如何?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在规划编制的同时,我们就有序实施了一批前期项目、基础项目,比如环境治理项目、造林绿化项目、外围交通项目等,为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打基础、做准备。

  今年以来,随着新区一系列规划的相继出台,大规模开工建设的条件逐步成熟,新区已经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积极有序推进。一是聚力重点项目。大力推动容东片区、高铁站片区、启动区、起步区四个重点片区建设,重点实施白洋淀治理工程、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新区内道路、对外交通网络、防洪设施、绿化和水系工程、功能疏解和产业项目、智能城市建设等专项工程。经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审议同意,确定了今年的69个重点建设项目。二是健全指挥体系。构建“总指挥部+4个重点片区分指挥部+2个重大办(重大项目办、重大建设办)”的组织指挥架构,成立重大项目办和重大建设办,实行总指挥长和片区指挥长周调度、重大办日调度机制,逐个项目建档立卷,细化节点、明确路径、挂图作战。三是优化工作流程。对项目涉及前置评估审查事项逐一梳理分析,在省政府充分授权放权的基础上,优化完善“一会三函”(“一会”指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三函”指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施工意见登记函)等审批流程,创新投融资机制和开发模式,针对重点项目开辟审查绿色通道,即报即审,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谋划实施的69个重点建设项目(新区内重点项目59个,新区外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初步概算将近3000亿元,其中新区内及对外连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项目13个、水利及防洪工程项目7个、公共服务及配套保障项目12个。目前,这69个重点项目已开工20个,剩余项目正紧锣密鼓谋划推进,按程序逐项倒排时间节点,加快编制可研报告、规划设计方案,并联办理相关手续,全力加快推进实施步伐。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直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落实规划要求,按照时间计划,有力有序推动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努力在更多的片区和工地上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以实际行动打造“雄安质量”,建设“廉洁雄安”。

  四、人民网:雄安新区在深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共服务局局长傅首清:无改革创新,无雄安价值。雄安新区承载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重任。深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是重要一环。雄安新区实行“大部制、扁平化”行政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协调成本,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的行政审批局模式改革,实现了审批监管相分离,使各部门从微观管理中抽身,聚焦市场监管和政府服务,营造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打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和活跃高效的创新氛围,为新区大规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具具体来说,在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面,集中打造“1+4+5+6”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模式,即实行“一枚印章管到底”模式、提倡“四个一”政务服务(一门覆盖、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帮到底)、实现“五最”目标(事项最全、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推动“六化”改革(事项清单化、许可标准化、人员职业化、审批智慧化、平台一体化、审管联动化)。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方面,推行“大部制、扁平化”的管理体制,实现“一个部门管改革发展、一个部门管规划建设、一个部门管公共服务”,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协调成本。在城市管理方面,探索建立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推行“大数据”和“大信用”管理,使雄安新区从城市建立之始,就天然具有数字基因和信用基因,成为一座面向未来的数字城市和信用城市。

  目前雄安新区的大规模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将有更多创业者和企业来到雄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一枚印章管到底”行政审批局模式,营造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发展环境。按照“放管服”要求持续深入打造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可持续的政务服务雄安模式,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五、河北广播电视台:日前,《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对外公示,吸引了各界关注。请问,雄安新区的城市设计是如何体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雄安新区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借鉴国际经验,汇聚全球智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起步区控规和启动区控详规于今年6月1日正式公示,引起各方强烈反响。30天公示期间,现场接待近4.5万人次,网上公示浏览量达193万人次,网民积极评价占比高达98.87%。城市设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贯彻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一流”。

  一流的目标。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起步区作为雄安新区的主城区,启动区作为起步区率先建设区域,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重点示范区,肩负着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时代重任,承担着创造“雄安质量”、培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的历史使命,将先行启动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承接和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企业,率先建成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环保宜居且具备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型城区。

  一流的团队。雄安的规划编制工作汇集了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00多个国内外团队、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起步区、启动区规划设计团队面向全球、层层选拔,2017年、2018年两次开展城市设计方案征集,累计从全球400多家著名规划设计团队中遴选出24家。以2018年启动区城市设计工作为例,先是从213家中选出12家开展方案设计,再从12家团队中评审出3家优胜团队继续深化完善,最终优选1家团队进行方案综合优化。这12家设计团队覆盖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10个国家最优秀的设计机构和顶尖大师,形成了国际一流的设计成果。

  一流的创意。起步区和启动区的规划设计深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聚焦打造“雄安质量”、样板城市,在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国土空间格局上,提出了先植绿、再建城,先修复白洋淀生态湿地、再建城,确保新区生态系统完整,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在城市建设时序上,提出在起步区适当区域先行规划建设20—30平方公里启动区的建设方案。在绿色、智能、创新上,提出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建设的“孪生城市”建设方案。在城市道路设计上,集聚世界城市交通经验,从源头上防治交通拥堵,路网规划采用窄路密网的模式,整体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2公里,核心区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5公里,保证让慢行路径有更多的选择。未来的雄安新区起步区,将构建以公共交通为骨干、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出行模式,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90%。

  一流的融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丰富的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运营与发展经验应用到未来之城建设中,实现城市与自然、古代与现代、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的有机融合。在总体城市设计上,坚持平原建城,起步区融合城水林田淀等特色要素,深化“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结构设计,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启动区随形就势,以淀泊景观为依托规划设计启动区空间布局,形成城淀相望的格局。通过轴带空间设计,实现启动区核心功能与景观环境的有机融合。在城市风貌特色设计上,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城市空间格局秩序规整、灵动自然,体现中华风范;环境景观注重城景应和、蓝绿交织,凸显淀泊风光;建筑设计体现古今融合、中西合璧、多元包容,展示创新风尚。特别是“中西合璧”方面,既体现我国建筑特色又吸收国外建筑精华,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

  我们相信,雄安新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壮丽蓝图,一定会变为一座未来之城、典范之城,为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提供示范和样板。

  六、中国雄安官网:《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提到,要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现阶段征迁安置工作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文化的保护、传承,留住雄安乡愁?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共服务局局长傅首清:做好新区乡愁文化保护和利用,对于建立文化自信意义重大,是全国城乡建设和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城市文化建设需要研究解决的共性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创造雄安质量、打造雄安标准”的总体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雄安乡愁文化保护和利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全域普查,认真摸清乡愁文化底数

  2018年初成立专班,精心组织“记得住乡愁”专项普查,出台《关于建立“记得住多愁”专项行动计划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区、县、乡镇、村、组五级联动,参照文物普查的方法和步骤,摸清了新区乡愁文化基本底数,截止目前,共登记物质类乡愁遗产2367处,非物质类186项。

  二、统筹谋划,强化乡愁文化保护政策技术保障

  一是将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乡愁点,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规划条件;设计单位必须充分考虑建设范围内乡愁点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二是委托相关单位编制乡愁保护专项规划,纳入规划建设工作中。

  三、多措并举,努力做好乡愁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是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首批即将搬迁的村庄内物质类乡愁遗产进行保存现状的复核调研,形成了保护方案。二是委托相关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收集和整理乡愁物件、确认和落实乡愁空间元素、筹建乡土记忆馆等工作。三是积极探索“留住乡愁”数字化展示、管理与服务手段。将“留住乡愁”相关数字信息纳入到雄安CIM平台系统。四是做好“乡愁”文化宣传及“乡愁”遗产影像、文字等资料的留存。摄制《乡愁·雄安》纪录片;出版《记得住乡愁——今天与明天之间的雄安》摄影集;举办“记得住乡愁”摄影展;完成了对新区起步区和高铁片区73个重点村的“乡愁”遗产点VR航拍和摄录工作,对乡愁背后的故事进行了采访。五是多次组织对乡愁工作进行座谈研讨,并针对全国人大《关于在雄安新区开展乡愁文化保护与利用示范的建议》,研究如何做好雄安新区乡愁保护与利用工作。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田德锋

  感谢6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田书记、傅主任的精彩发布与答问。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关键词:新闻办,雄安,未来之城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