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两会深度】让大河之北 水清岸绿 繁星闪烁

来源: 长城网  万前进
2020-01-11 14:16:00
分享:

   

  空气质量改善了,位于石家庄市内的世纪公园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地。石家庄市民王汝春 摄

   长城新媒体记者 万前进 

  “在‘2+26’城市中,沧州空气质量PM2.5下降率在全省排第一,在全国排第二。” 

  “除了北京,就是沧州了。” 

  河北两会期间,沧州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有代表在发言中报出一组亮眼的数字,现场自发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过去一年,大气环境明显改善的不只有沧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河北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都打了一场漂亮仗。

  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5.8%,大气质量为6年来最好水平。

  7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提高4.1个百分点,48条城市黑臭水体完成整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营造林10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治理水土流失2119平方公里。

  ……

石家庄太平河岸景色。董斯之 摄

   污染指数降了 天上的星星亮了

  “今年365天,至少有200多天都是蓝天,现在晚上都能看见星星了,作为石家庄市民来说,我感觉非常自豪!”纪青云委员说起2019年大气环境的改善,脸上洋溢着笑容。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生态环境改善成果,代表委员们都有切身的感受。会场内外,热议环保三大攻坚战成为河北两会期间,最自信、最坚决的声音之一。

  “河北省近三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治理),都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令人振奋!”1月6日下午,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钱金平委员在小组讨论时说。

  “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编制重点河流、湖库、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保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20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打响”碧水保卫战。

省人大代表、衡水市滨湖新区综合办公室主任王新霞发言。长城新媒体记者 闫思宇 摄

  1月9日下午,在代表团分组审议《河北省河湖保护和治理条例(草案)》时,省人大代表、衡水市滨湖新区综合办公室主任王新霞说:“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快了湖体治理及生态修复步伐,衡水湖已由原来的六类水质,变为现在稳定达到常年三类,湿地面积增加了3000亩,大气负氧离子含量达到4600个/立方厘米,鸟类种类由最初的286种增加到324种……”

  如今的衡水湖,往日穿梭在湖面的燃油机动船已经取缔,网箱养鱼也不复存在,周边污染企业该关的关、该搬的搬,为了保持衡水湖的生物多样性还实施了增殖放养。谈及今后衡水湖的生态保护,王新霞语气铿锵,“衡水湖是华北平原的一颗明珠,保护好衡水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喜的成绩,源于背后的努力!

  2019年,河北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统筹推进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等重点任务,瞄准源头,狠抓整改,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一年来,全省对5.56万家涉气企业建立排放数据库,实行差异化定量管控和正面清单监管;累计清洁取暖改造759万户,散煤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48条城市黑臭水体完成整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河湖生态补水17.7亿立方米,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3亿立方米……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厂区。省政协委员杨晓江供图

  “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 钢铁工人有话说

  “原来我们一进钢厂尘土飞扬、乌烟瘴气,现在我们的厂区跟花园一样,你要是跟小姑娘进去,绝对是个谈恋爱的好地方!”省政协委员、河钢乐亭钢铁项目指挥部工程技术部部长杨晓江告诉记者,从1994年进入钢厂工作到现在,二十多年来他在亲朋好友的印象中,终于从一个灰头土脸的钢铁工人变成了一个“干净人儿”。

  省政协委员、河钢乐亭钢铁项目指挥部工程技术部部长杨晓江。长城新媒体记者 万前进 摄

  杨晓江的变化,也是河北钢铁产业的一个缩影。作为北方大省,河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其中钢铁产业曾经是全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河北的钢铁产量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有“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之说。

  然而偏重的产业结构、偏煤的能源结构,也让大气污染成为笼罩在河北的一层阴霾。在监管部门确定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中,河北省有8个城市在内。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河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奋斗目标。在2019年全省钢铁产能压减退出1402万吨的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环保达标排放,也成为像杨晓江所在的河钢集团唐钢公司,这样的老牌钢铁企业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厂区。省政协委员杨晓江供图

  “打个比方说吧,我们钢厂如果每吨钢的利润有400多块钱,其中环保成本就有150多块钱。”杨晓江介绍,现在河钢唐钢在厂区环境治理方面成为全国的标杆,“我们厂区内部是三次除尘,就连车间的房顶都安装了吸尘设备。原辅料全部封闭运输,车轱辘上有点泥,你都得冲干净才能进厂!”

  现而今,河钢唐钢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成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厂区生态环境甚至优于唐山市主城区,被业内誉为“世界最清洁钢厂”。

  环保达标只是河钢唐钢迈出的第一步。“如果你有污染排放的话,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杨晓江又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们炼钢每年要产生150万吨左右的废弃钢渣,原来这都当垃圾扔了,还会成为污染源。现在不仅是钢渣,就连生产中产生的尘泥都实现了循环利用。”

  环保工艺的提升不仅给区域生态环境减负,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令人欣喜的转变,让河钢唐钢这个“体大身沉”的老牌钢铁企业,在向资源集约型企业转变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

  唐钢建成投用华北最大的水处理中心。省政协委员杨晓江供图

  2019年 10月30日,河钢唐钢建成投用华北最大的水处理中心,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98%以上,不仅每年减少新水用量1752万吨,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还承接了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采用城市中水作为唯一生产水源。 

  “实事求是地讲,最开始我们也是被逼的。当时有个说法,你要是环保排放不达标,就搬离唐山市区。现在我们的钢铁厂跟原来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从被动整改,到主动转型,钢铁企业转型的心路历程,在杨晓江的言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欢迎你到我们钢厂去采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采访结束时,杨晓江自信的向记者发出了邀请。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厂区。省政协委员杨晓江供图

   从浅蓝到深蓝,攻坚关口科技“亮剑”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PM2.5平均浓度要再下降3%左右。可以说,环保攻坚已经进入深水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科技作用,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省政协委员、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崔建升表示,环保攻坚不进则退,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各项污染指标下降的难度更大,环境改善中“人海战术”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小,这就需要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攻坚难,难在看不见、找不准、不好改。

  相对于蓝天、碧水的保护来说,土壤的污染与修复更是难上加难。冒烟的烟囱可以拔掉,伸向河湖的排污管可以截断,但是传统种植模式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却在潜移默化中损害着土壤的健康。

  省政协委员、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朱立杰。长城新媒体记者 万前进 摄

  “2019年12月27日,我们学校揭牌了一个企美有机产业学院,这是全国第一家。”省政协委员、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朱立杰说,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环境专业的本科院校,成立有机产业学院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依赖化肥农药的传统种植模式。

  “用生物有机的方式解决种植业病虫害防治和肥料供应,只需要三年时间,土地的产出不仅可以达到甚至超出使用化肥农药时的产量,而且品质更好,实现土壤有效修复。”

  2002年到2014年,朱立杰曾任职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对于传统种植业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而造成的土壤污染有着深刻的认识,“加大有机产业科研投入,培养应用型、技术性环保人才,就是为了实现化肥农药在种植业中的减量退出,也是净土保卫战中的一项重要生态环保工程。”

  石家庄市人民公园景色。石家庄市民王汝春 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河北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决胜之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大河之北,水清岸绿,繁星闪烁,是全省7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景!

  干实事、抓落实、求实效,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两会,环保,攻坚责任编辑: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