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微视频|老何的480多件“农器宝贝”

来源: 长城网  刘延丽
2020-06-20 10:30:00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延丽 报道

  “在我心里,这些器物都是我‘会说话’的朋友,我们很熟悉,很亲近,要是几天不见,总感觉少点什么!”6月17日,在石家庄市博物馆农耕与民俗展厅,看到半年多未见的老物件,何信芳有些激动,他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生怕冷落了这些“农器宝贝”。

  何信芳是石家庄市新华区赵陵铺一街社区居民,今年68岁,从2008年开始收藏农耕民俗器物。2010年,他收藏的百余件器物全部入驻石家庄市博物馆,现在已有480多件。

何信芳介绍展品。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延丽 摄

  老何与这些老物件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回忆,2008年,石家庄市进行城中村改造,家住赵陵铺的他发现,很多农具被卖到废品站或扔到垃圾堆,他觉得特别可惜。

  “我有过12年的返乡知青生活,那时天天与农具打交道,很多都用过,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当时看到那种情景,就萌生了收藏农具等老物件的想法。”老何想办个展览,把这些实物摆出来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农耕民俗文化。

织布机。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延丽 摄

  开始收藏,便一发不可收拾。老何每天在废品站、农村转来转去,哪里有消息就赶紧跑到哪儿去看,不到两个月就收藏了100多件器物。

  “2010年在社区办了一次展览,来观看的人特别多,原本4天的展览,结果10多天了,大家还是意犹未尽。”这次展览,老何深受触动,“当时来的年轻人不多,老年人谈起这些津津乐道,回想起当年,感慨万千。”

石碾。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延丽 摄

  收藏的器物越来越多,怎么保存让老何犯了难,之后经过联系,所有物件入驻石家庄市博物馆。

  “这些年陆陆续续在增加,从之前的137件到现在的480多件。现在展品主要分六部分,石器、田器、车器、纺织用器、生活用器和工匠用器。”老何边介绍边感慨,这些“老朋友”住的“房间”也由350平方米扩大到了800平方米。

铁脚大车。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延丽 摄

  在展厅为记者介绍器物时,老何发现,石碾中间的木棍有些腐朽,他一个大跨步上前,用手轻轻擦拭,查看情况,“没事,抽空我来修修。我这里所有的器物没有残缺的,坏的地方我都修补过。” 

  每一件器物的收藏,都伴随着一个难忘的故事。老何把有些故事写进了他于2013年编著的《农耕民俗谱——滹沱河域历史文化遗产》。 

  “你看这根马鞭,还有一段感人故事。”老何讲道,赵陵铺二街有位80岁的老人赶马车多年,不赶车后珍藏这根鞭子也有30年了,一直爱不释手。得知他收藏的消息,老人托人把这根鞭子送给了他。“当时老人说,给了我算是给鞭子找了个‘好人家’,让我好好保存着。不久,老人就去世了。”老何说,这个马鞭,是赶马车人一生辛勤劳动的见证。

工匠用器。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延丽 摄

  在这些器物中,有一段收藏经历让老何终生难忘。

  “就是这个水车,叫立井水车,我找了7年,跑了附近10多个县!”老何转动了两下最上面的草帽轮,水车发出清脆的声音,他笑着说,“就是这个声音,一听就知道是水车。”

  “立井水车是旧时灌溉非常重要的工具。你看,这是一个个水斗,这个水车的构造就是将多数水斗用小横轴连接成一串,像一条大链,套在井上边一个大轮上……”老何给记者演示了水车运转的全过程,讲述了这段难忘的收藏经历。 

立井水车。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延丽 摄

  “这个事让我印象最深刻,运回水车那天,我激动得一晚上没睡觉,我害怕人家后悔啊,要收回去了怎么办?”说完,老何哈哈笑了。

  “这些器物都是我的宝贝,在我眼中,它们不是简单的器物,而是当时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蕴藏着先人的智慧。”老何说,最早收藏时是为了怀旧,保存好这些老物件,随着认识越来越深刻,他把收藏这些器物当成了一种责任。  

  “不但要挖掘农耕民俗文化,还要把它传承下去,给现代人留下珍贵的文化财富。”老何说。

市民参展。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延丽 摄

关键词:农耕,民俗,何信芳,博物馆,石家庄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