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
“河北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推进情况”
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 长城网  
2020-06-28 19:34:32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赵新宇 摄

  6月28日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郑晓铭向大家介绍河北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总体情况。并与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段永昌、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记者 赵新宇 摄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出席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河北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推进情况”。这是我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担负着脱贫攻坚的兜底线任务。今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今天,我们专门邀请河北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郑晓铭先生,介绍我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总体情况;同时,我们还请来了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段永昌先生、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郑厅长作介绍。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郑晓铭。  记者 赵新宇 摄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郑晓铭: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非常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参加河北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河北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有关工作情况,而后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提出问题。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重要举措,担负着脱贫攻坚的兜底线任务,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最后防线,是全面小康的托底安排,关系到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如期完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体水平,是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民政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使命。2015年以来,省民政厅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不断优化政策供给,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织密织牢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兜底安全网。特别是2019年,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农村低保扩面工程,农村低保人数从年初122万增加到年末157.5万,绝对增加35万人,切实兜住了脱贫攻坚的底线。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给困难群众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大大增加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的难度和压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响鼓重锤,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民政部、省委省政府对做好兜底保障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民政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上级各项部署要求,印发了《河北省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了民政系统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部署会议和推进会议,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59.7万人,较2019年末增加了2.2万人;全省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5127元/人/年,平均补差标准达到3276元/人/年(273元/月),较2019年末分别提高了220元和132元,进一步提升了兜底保障水平。

  一、强化排查比对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聚焦贫困人口和贫困边缘群体,主动开展民政兜底保障人员和扶贫建档立卡人员数据比对,推动兜底保障政策精准落地。一是对剩余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排查。3月份,组织力量对未纳入低保、特困范围的5216名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员进行逐人逐户核查,落实“单人保”“刚性支出扣除”等政策,新纳入救助范围3462人。目前,全省23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兜底保障84.1万人,占36.2%。其中,未脱贫的3.4万人中,兜底保障2.81万人,占比达到82.6%,较2019年末提高了10.1个百分点。二是对扶贫部门防贫对象进行动态监测。指导各级将9.6万扶贫部门防贫对象作为重点,加强日常监测,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截至目前,防贫对象中纳入兜底保障的3.57万人,占37.2%。三是对扶贫系统中残疾人定期筛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情况定期进行比对检查,符合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截止目前,全省贫困人口中,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0.2万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不低于66元;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4万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不低于60元,做到了应补尽补。

  二、健全完善防致贫长效机制

  落实省委建立防致贫机制要求,对农村101.2万非贫困低保、特困对象进行监测。一是综合施策,建立防致贫机制。省民政厅会同省教育厅、省医保局、省住建厅四部门制发了《关于建立非贫困低保对象防致贫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了防致贫的目标、部门职责,提出了入户巡查、个人申请、信息筛查三种风险排查方式,构建了风险预警、核查、救助、解除全过程运行机制。省民政厅研制开发了防致贫信息系统,完善数据540多万条,实现了省市两级民政、教育、医保、住建横向联通,省市县乡四级民政部门纵向贯通。二是完善政策,强化就业产业帮扶。省民政厅会同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四部门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劳动能力非贫困低保对象就业产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对有劳动能力的非贫困低保对象实施就业产业帮扶,落实就业救助政策,消除“零就业”家庭,落实低保就业成本扣除和渐退期政策,纳入就业专项培训计划,开展就业指导、农业发展项目帮扶等服务,增强自我发展和稳定增收能力。

  三、切实保障疫情影响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兜住底线,帮助困难群众渡过疫情防控生活难关。一是迅速启动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疫情发生后,厅党组连续3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分析疫情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就加强困难群众疫情防控和救助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二是调整优化疫情期间救助政策。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落实主动发现、一事一议、先行救助等机制,放宽户籍地申请限制,对符合条件的新冠肺炎患者和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受困群众,根据需要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简化社会救助审批程序,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审批权临时下放至乡镇(街道),取消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环节,暂停低保对象定期核查,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快速、及时得到救助。全省因疫情新纳入低保、特困人员2.6万多人,实施临时救助4.27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839.4万元。三是及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及时拨付中央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和价格临时补贴资金,根据物价变动情况,适时启动联动机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同时,指导各地采取发放生活用品、防疫用品、生活必需品等方式,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全省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323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10万人次。

  四、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成效

  一是纵深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印发《2020年全省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部署了8项专项治理重点任务,建立健全上下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公开各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持续加大信访事项和问题线索督办力度,及时受理和回应群众诉求。二是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将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纳入2020年社区和居家养老民心工程,科学设定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统一部署、强力推动。建立工作台账,对项目建设实行清单管理。目前,工程量、任务量已完成过半。三是推进各级设立社会救助基金。省民政厅拟制并以省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设立社会救助基金的指导意见》,在省市县三级成立社会救助基金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截至6月28日,全省社会救助基金会已完成核准名称167家、批准成立登记54家(含河北省社会救助基金会)。

  五、加强特殊群体关爱保护

  一是加强留守老人关爱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下发《关于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推进定期巡访制度落实。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实现动态管理,推动建立面向城乡其他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居家社区探访制度。二是加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落实东峰书记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面摸排,建档立卡、研究举措、积极关爱保护和帮助”的批示,对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排查、逐人建档立卡,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000元,进一步提升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落实“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切实解决孤儿医疗和孤儿成年后教育问题。三是制定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照护服务实施方案。会同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广泛开展调研测算,反复研究、多次优化调整,目前该方案已报请省政府审定。

  六、加强贫困地区社区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围绕贯彻落实省民政厅等三部门《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空心村”治理,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组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干部培训,着力推进安置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若干措施》和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指导各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居民群众针对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修订村规民约,提出有针对性的抵制和约束内容,树立文明节俭新风,切实减轻困难群众负担。

  七、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

  一是全面动员部署。向全省社会组织发出“社户携手共合作 助力脱贫保收官”的行动倡议,号召社会组织重点聚焦我省剩余贫困人口和张承保三地重点帮扶地区,与未脱贫人口开展一对一的帮扶。二是搭好对接平台。建立完善了扶贫项目发布和对接平台,将张承保三地313个扶贫项目以及未脱贫人口中整户无劳动能力、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户信息在专题网站上进行发布,供广大社会组织认领对接。三是加强与京、津两地沟通。由分管厅领导带队,先后赴民政部、京、津民政部门对接,重点向京、津社会组织推介我省扶贫项目。四是培育专业社会服务机构。推动各地成立为困难群众、孤老、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专业机构。截止5月底,全省已有59个县(市、区)成立了74家社工机构、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护理中心、儿童康复中心等各类专业社会服务机构。

  八、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一是集中精力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发生后,省民政厅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返回岗位,与基层党员干部一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带头组织村党员干部开展献爱心抗疫情捐款活动,捐款金额1.87万元。省厅克服防疫物资短缺的困难,向帮扶村提供一次性口罩1000个,棉衣50件,全力做好抗疫物资保障。二是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驻村工作队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组织务工人员、劳动力向内蒙地区输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确保贫困群众收入稳定。三是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工作。5月26日,省厅组织21名机关干部深入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赠送米、面等慰问品,向被帮扶户详细讲解国家脱贫扶贫政策,全面了解帮扶对象生产生活情况,尽全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各位媒体朋友,如期完成兜底保障任务,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没有退路、不容有失,省民政厅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咬定目标、尽锐出战,集中攻坚、善作善成,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工作落实,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最后,对新闻界各位朋友多年来对河北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再次表示感谢!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更好的沟通,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建言献策,共同促进新时代我省民政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谢谢大家!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

  感谢郑厅长的权威发布。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一、河北广播电视台:刚才提到省民政厅建立了防致贫工作机制,请介绍一下防致贫主要工作,如何才能确保这些对象不滑入贫困人口?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记者何珊  摄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

  省委要求民政部门牵头做好对非建档立卡低保对象等边缘人员动态监测防致贫工作。今年3月,我们会同省教育厅、省医保局、省住建厅印发了《关于建立非贫困低保对象防致贫工作机制的通知》,其目标是建立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县负主体责任,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医保、住建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任务是对全省防致贫对象统一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监测预警,统筹用好各类保障救助措施,确保不发生“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防止形成新的贫困人口。

  如何防止滑入贫困人口,首先是建设防致贫系统。依托全省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民政、教育、医保、住建等相关部门横向连接,省市县乡四级民政部门纵向贯通的防致贫信息系统,对全省防致贫对象统一建立电子化档案,自动生成防致贫对象登记表、花名册、统计表,实现基本信息管理、核查比对、风险预警、处置情况反馈、统计分析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这是防致贫工作的信息技术支撑。

  其次,依托系统进行动态监测预警。主要是对因学、因病、因残等情况导致家庭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家庭收入,基本生活保障可能受到影响的家庭进行监测预警。动态监测一方面通过基层入户巡查、个人申请救助传统方式进行,另一方面我们利用了部门数据比对的信息化方式进行。县级承担发布预警的主体责任,省、市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发现的致贫风险,按对口原则通知县级所属部门,由县级部门发布风险预警。

  最后,实施综合救助。县级民政、教育、医保、住建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承担相应救助责任,构建风险预警、核查、救助、解除全过程运行机制,对涉及多种风险的家庭信息,及时分解,通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各部门各类救助要保证解除致贫风险,风险没有消除的要持续救助,确保非贫困低保对象不滑入贫困人口。

  二、河北日报:刚才提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问题,请问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具体都有哪些做法?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段永昌。记者何珊 摄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段永昌:

  2018、2019年河北省民政厅连续两年联合京津民政部门开展“京津冀社会组织跟党走--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引导动员全国性和京津冀社会组织参与河北脱贫攻坚。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性及京津冀社会组织共落地我省项目3338个,涉及资金13.26亿元,受益贫困人口达200余万人次。扶贫项目覆盖我省6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涉及教育、健康、产业、就业、助老、异地搬迁等多个扶贫领域,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主要呈现出3个特点:一是扶贫需求更加具体,社会组织帮扶项目更加精准。如省物业协会发动会员企业搭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鼓励小区业主通过“以买代捐”形式参与消费扶贫活动,带动了更多普通群众来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省华增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历时两个多月,摸排出亟需资助的100名贫困学生和残障人士,分别给予1500元的捐款捐助,体现了社会组织在对接扶贫需求上的精准性和“船小好掉头”的灵活优势。二是涉及扶贫领域更加广泛,扶贫手段更加多样化。去年承德丰宁签约大会上对接的343个扶贫项目中,仅教育扶贫项目就有125个,健康扶贫项目46个,说明社会组织在帮扶中直接给钱给物的“大水漫灌式”扶贫越来越少,更多的是考虑到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慈善组织成为社会组织扶贫主力军。省三强公益基金会为丰宁捐建价值3000余万元的150座蔬菜大棚,既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也解决了2000多户贫困户的就业等等,这些爱心行为充分彰显了慈善组织的大局意识和大爱之心。我们认为,社会组织涉及面广、机制灵活、方法多样,能够有效传递资源,简化中间环节,创新扶贫方式,尤其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可以在提供心理援助、开展消费扶贫、链接教育资源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克服疫情影响,顺利脱贫。

  今年,为继续深化“京津冀社会组织跟党走-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成果,我们对全省社会组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我厅于3月13日、5月29日先后召开社会组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动员会和专题部署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通知》。向全省社会组织发出“社户携手共合作 助力脱贫保收官”的行动倡议。建立完善了扶贫项目发布和对接平台,指导张承保三地把扶贫需求细化为313个扶贫项目;与省扶贫办对接,从我省3.4万未脱贫人口中梳理出整户无劳动能力、脱贫难度大的6554户9096人,并将扶贫项目和各地扶贫部门联系人信息上传至专题网站,供广大社会组织认领对接。为确保活动成效,我厅还主动加强与民政部及京津民政部门的工作沟通,由分管厅领导带队,先后赴民政部、京、津民政部门对接,向全国性和京津社会组织推介我省重点扶贫项目;赴保定顺平、望都调研扶贫需求、对接扶贫项目,推动活动向市县延伸、向剩余贫困人口聚焦,在精准对接上下功夫、在项目落地上下功夫、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引导动员京津和全省社会组织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长城新媒体:去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26个重点区域的质量提升活动,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 记者 何珊 摄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闫恒方: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质量工具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2019年起,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重点区域质量提升行动。2019年4月,印发了《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首批26个产业集群开展重点区域质量提升活动。主要做法是:

  一是科学确定重点区域。结合近年来开展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提升的情况,确定了26个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实现市级全覆盖。二是开展广泛调研。局领导分别带队对26个质量提升重点区域进行了“一张清单、全面解决”的广泛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区域产业发展、标准品牌、质量监管等情况,为分类施策、对症帮扶提供了依据。三是典型交流推动。2019年9月召开“全省重点区域质量提升工作现场会”,总结形成了定好质量提升规划、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抓好龙头企业带动、建立对标对表制度、注重强化科技创新、落实质量体系认证、加强企业队伍建设、重视交易平台作用、做好区域品牌培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严打假冒伪劣行为的“十一步工作法”,成为推动全省开展重点区域质量提升活动的基本内容。

  今年,省局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26个重点区域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重点区域质量提升,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四、燕赵晚报:刚才提到加强贫困地区社区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请问在这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段永昌。 记者 何珊 摄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段永昌:

  加强贫困地区社区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个方面是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组织建设。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涉及7市35县共30.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3.6万,同步搬迁人口16.6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保障工作,去年9月12日,我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结合“空心村”治理,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搬迁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安置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安置社区组织建设工作质量,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我厅先后多次深入张家口、承德、保定、邢台等地调研,推动《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截至目前,全省33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全覆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搬迁群众融入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第二个方面是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制定修订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等作出重要指示。去年3月,省民政厅等7部门印发《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规范,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去年10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将村规民约制定修订工作作为我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普遍制定或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今年2月,省民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制定修订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制定修订质量,确保年底前实现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全覆盖。省民政厅先后专门组织人员赴石家庄、唐山、邢台、邯郸、衡水等地抽查,了解各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定修订情况。截至目前,全省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制定修订率达98.3%。衡水市冀州区冀州镇双冢村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将返乡人员、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纳入村规民约,构筑群防群控防线。张家口市蔚县宜兴社区和承德市丰宁县人才家园社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均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居民公约,倡导良好的乡风民风,促进搬迁群众和谐共处。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

  感谢4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3位嘉宾的翔实发布与答问。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与河北省民政信息管理中心联系。

  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责任编辑:骆梓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