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宋柏松 霍艳恩
雪域高原燕赵情长
——河北省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纪实
由河北省援建的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扎布让村。河北日报记者 霍艳恩 摄
西藏阿里,与河北相隔万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当地有句谚语:“这里的土地如此荒芜,而通往它的门径如此之高,以至于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会前来探望我们。”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河北省对口支援阿里地区,重点支援日土、札达两县。
“对口援藏工作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光荣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做好对口援藏工作作为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情援藏、科学援藏、持续援藏,为阿里发展注入河北力量。
雪域高原,见证燕赵情长。到目前,河北省共派出9批337名援藏干部人才进藏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援藏资金11亿元,实施项目49项,使阿里地区特别是日土、札达两县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巨变,当地各族群众正和全国人民一道走向小康。
殷殷民生情
惠民工程温暖人心
每逢七八月旅游旺季,藏在札达县深处的扎布让村就会热闹起来。
36个床位早已客满,订房电话还响个不停。家庭旅馆的负责人金珠德吉跟丈夫合计:“要不明年把房子再扩建一层?”
金珠德吉的心气儿,来自于河北的真情帮扶。
二层小楼里,沙发、电视、冰箱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厨房里沼气灶一点就着。金珠德吉咧嘴一笑:“现在这生活就像翻了个天!”
曾经的扎布让村,“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50岁的金珠德吉这样描述当年青黄不接的日子,“地里的青稞早早就被捋光,磨成面后,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一根扁担两只桶,摸黑就出门,到了才发现,水井边站满了人。”
2017年,河北省第八批援藏干部、札达县委常务副书记杜杰英来了。
“他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把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集起来聊天,给村‘号脉’。”村干部次仁多杰介绍,当时全村没有一寸硬化路,土坯房里烟熏火燎、黑咕隆咚,不少房子都是危房。
“杜书记让全村人看到了希望,那年河北投入4000万元,从房屋拆迁、建设再到回迁,整体援建了札达县扎布让小康示范村。”次仁多杰清楚记得。
七月飞雪,在河北是奇闻,在阿里却司空见惯。当地10月入冬,次年5月才渐渐解冻。为抢工时,河北援藏工作队10多名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起早摸黑,顶着寒风扎在工地上。
土地有些硬,夹杂着石块,镐下去咣咣直响。锄头把震断了,赶紧换;虎口震裂了,布条一缠接着干。背扛肩挑,汗水浸透了棉衣棉裤,夜深回驻地才发现,冻得硬邦邦,脱都费劲儿。在那些长风呼啸的夜里,只有一块不足两平方米的电褥子为他们驱寒。
175天后,村庄焕然一新。
柏油路将村民送到家门口,路灯亮了,连成了线。村民家里,原本沾着煤灰的灶台全部贴上了瓷砖,被煤烟熏黑的墙壁重新粉刷了,露着横梁和土砖的屋顶做了吊顶。新生活由此开启。
“现在不愁吃、不愁穿,靠着这栋房子和家庭旅馆的生意,去年一年就赚了17万元!”金珠德吉说,能过上好日子,是托河北“亲人”的福。
一任接着一任干。2019年7月,新一轮援藏以来,河北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资金18508万元,80%聚焦民生领域短板,保障援藏项目顺利实施。
入户、开会、讨论……上任头一个月,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阿里地委副书记韩学军就在高原反应与高强度工作中度过。先后行程2万余公里,跑遍日土、札达两县12个乡镇、29个行政村、58个作业组,晒黑了脸,记满了流水账,也摸清了家底。
札达县人民医院是一座破旧的两层小楼,内外科在一起;手术室在二楼,病人来了,还要抬到二楼去做手术。更令人揪心的是软件:十几名医生中,只有2人有行医执照。
“马上协调”“越快越好”……办好关系民生之本的实事,一年后,河北援建的札达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新楼顺利落成。
在河北医生手把手地带动下,阿里地区的医疗水平也大大提高。据了解,自2015年8月开展组团式医疗援藏以来,河北援藏医疗专家为7000多名农牧民开展免费诊疗,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乙”,日土、札达两县人民医院均已通过“二乙”验收,当地患者满意度由2014年的89%提高到97%。
援建学校、农村文化室、城镇基础设施……5年来,河北实施的各项民生工程惠及农牧民1611户、6193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
由河北省援建的札达现代农业园区。河北日报记者 霍艳恩 摄
浓浓发展情
奋斗铺实小康之路
“天气好,上班了!”7月26日,天刚亮,札达县托林镇托林组村民罗布的家门就被敲响了,那是邻居邀他一起上班。
戴好口罩、草帽,穿好工作服,罗布“全副武装”来到村里的现代农业园,开始一天的工作。看着长势喜人的蔬果,罗布管护时更加小心翼翼,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今年的丰收。
曾经的托林镇是典型的“灯下黑”:离县城虽近,可自身无任何产业,虽然早些年在河北的帮助下建了几座蔬菜大棚,但规模小、缺技术、没组织,这让好东西一直卖不上好价钱。
河北第七批援藏干部、札达县副县长张海生了解情况后拿出计划:扩建蔬菜大棚基地,成立合作社,引入企业做管理,往产业融合发展的路上走。
很快,河北投资新建了98个种植大棚,并将其打造成大规模的札达县现代农业园区。
“把土地租给合作社,每亩地可得1500元,到种植基地务工,顺便也能跟技术人员学种植,每天能赚300多元工资,除此之外还能拿到利润分红。”罗布满意地说,农业园可是大家伙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心齐了,发展就快。托林组凭借着“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蔬菜大棚发展成了有规模、可持续的“大”产业。2019年,札达县现代农业园区生产蔬菜、瓜果共600余吨,年收入达500万元,安置贫困群众就业1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虽然高寒缺氧,却也风光奇特。阿里更需要一条让风景变“钱景”的可持续致富路。
对发展旅游这项工作,河北第九批援藏干部、阿里地区旅发局副局长高彦武干得用心用情用力。
他总戴着一顶印有阿里旅游标识的防晒帽。出门调研,动辄几百公里的路途,饿了一口糌粑、一口酥油茶,爱用手机拍下眼前的湖光山色,上传、发布。
通过他的牵线搭桥,今年4月,风云旅游服务公司落户噶尔县狮泉河镇,还投资建设了班公湖度假村基础设施,目前已部分运营。
“此时是雪中新绿,秋天是层林尽染……”高彦武说,旅游业能给藏族同胞带来好日子,这两年光自驾游客就翻了一番。
一道风景线带火一条产业链。
羊绒等农副产品身价大涨,这可乐坏了河北第九批援藏队队员、日土县副县长丁会强。
在他的操持下,今年日土县实现了全县羊绒的“统一收集、竞价拍卖、规模销售”。前不久,河北清河县企业以高于市场价100多元的价格竞得了“日土羊绒”统购资格,2300多户农牧民人均创收1700余元。
“输血”更要“造血”。河北省充分挖掘日土、札达两县资源优势,围绕培育市场、扶持支柱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对接洽谈企业34家,推动项目落地3家,签约待落地2家,达成意向12家,为两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其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8.7%下降到0。
工人在札达现代农业园区采摘葡萄。河北日报记者霍艳恩摄
绵绵手足情
无私奉献冀藏同心
穿行于阿里,在河北援建工程的工地上,总会看到洁白的哈达。那是藏族人民的祝福,也是冀藏情深的见证。
7月27日深夜,噶尔县阿里地委机关,河北第九批援藏干部、阿里地委副秘书长李勇的办公室,灯还亮着。作为援藏项目监督组的负责人,他正对着一摞项目进度报告冥思苦想。
李勇曾生过一场大病。那是今年3月,他不明原因头疼,开始没在意,直到4月的一天,他在施工现场,突然栽倒在地。到医院一看,原来是长时间加班劳累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轻梗塞。被工作队送回内地治疗,不到一个月,他就又返回阿里,照样还是“拼命三郎”。
“去年7月入藏的河北第九批援藏干部,已推动实施20个项目开工建设,另有9个项目将陆续开工。”阿里地委委员索南才旦感慨,河北来的援藏干部,让他深刻理解了“效率”这个词语。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克服高寒缺氧、生活不便、语言不通等困难,一批批河北援藏干部为阿里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阿里地区妇幼保健院工作时,河北援藏医生郭丽侠用了30天,行了5049公里,到过海拔5566米,深入阿里地区7县37乡镇的卫生院,对妇幼保健卫生人员进行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
“一次行车赶赴迪雅乡,一路都是艳阳高照,不想途中一片乌云突至,暴雨倾盆而下。”郭丽侠回忆道,由于路两侧群山毫无植被,暴雨引发的洪水很快从山上倾泻下来。车子只能在急速奔驰中与洪水展开生死竞速……
“怕她走,因为医院需要这样一个专业素质过硬,干起活来又像牦牛一样的带头人;又怕她不走,生怕这么好的人万一累倒了……”阿里地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明琼桑姆提到她,动情地说。
“一次援藏行,一生西藏情。阿里是故乡,藏民是亲人。”河北第九批援藏干部、阿里地区公安处副处长唐春青说,“这是所有河北援藏干部的真情实感。”
今年6月,唐春青从狮泉河镇出发,翻达坂、走悬崖……9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措勤县江让乡美朵村。听说唐春青来了,“亲戚”益西卓玛连忙从地里跑了回来。
“我们一家4口挤在狭小的土坯房里,靠种青稞的微薄收入度日。老唐有空就来看我们,介绍我去接受就业培训,还帮我的小女儿联系了河北师大西藏班,让她免费读了高中。”益西卓玛一边说着,一边把家里最好的酥油茶、牛肉干往唐春青手里塞。
这一次,唐春青又自掏腰包给他们送去了几千块钱和许多生活物资。益西卓玛指着桌上的热水壶、身上的棉衣,还有满桌的药,又指指唐春青,高高竖起大拇指,“都是老唐帮忙置办的。”
藏汉一家亲,冀藏心连心。不论是在日土,还是在札达,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一条宽阔笔直的马路。作为县城主干道之一,它们都有一个亲切的名字:河北路。
“这是河北带来的幸福路。”札达县政协主席普阿琼这样说。(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