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谈谈唐代赵郡李氏宰相(二)李氏唐相有几多

来源: 无线石家庄  
2020-09-05 18:19:13
分享: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题记

  赵郡李氏是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封侯拜相者众多。赞皇民间传说李氏一门六宰相,还有人说赵郡李氏走出十七位宰相。那么,有唐一代,到底走出了多少宰相?让我们看看历史记载。

  1、谁最早提出“六宰相”

  近日我在家整理旧书,眼前为之一亮,一本购于三十五年前的小册子进入了我的眼帘。这本名为《唐国史补》《因话录》合订在一起的小册子,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贵州一个旧书店购得的。翻开该书第77页,清晰地写道:

  赵郡李氏,三祖之后,元和初,同时各一人为相:蕃南祖,吉甫西祖,绛东祖,而皆第三。至大和、开成间,又各一人在相位:德裕,吉甫之子;固言,蕃再从弟,皆第九,珏亦绛之近从,诸族罕有。

  这段记载见之于赵璘《因话录》卷二,对于六宰相说得很清楚:南祖房两个,李蕃、李固言,是本家的堂叔伯兄弟;西祖房两个,李吉甫、李德裕,是父子关系;东祖房两个,李绛、李珏,是本家族的同辈兄弟。李蕃即李藩,新旧《唐书》皆有传。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六宰相的记载。书中只说明是赵郡人,并没有说明是赵郡赞皇或赵州赞皇人。

  赵璘的记载是可信的,他是当时人写当时事儿。赵璘字泽章,南阳人,后徙平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武宗、宣宗时代人。家世显贵,是唐德宗时宰相赵宗儒之侄孙,其母柳氏为关中贵族,母之叔曾祖姑为玄宗婕妤,生延王玢,为肃宗弟兄。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擢进士第,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年)为左补阙。唐宣宗经常索要科举考中者的有关情况,状元驸马郑颢就令赵璘采访编辑,撰成十三卷,进献给唐宣宗。由于家世原因,赵璘多识典故,娴于旧事,著有《因话录》六卷,并传于世。书中所记,乃得之于家族和亲故间的异闻轶事,以及他本人的亲历往事或见闻。故《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实多可资考证者,在唐人说部之中犹为善本焉”。

  2、谁提出赵郡李氏宰相“十七人”

  欧阳修在《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写到:

  赵郡李氏定著六房:一曰南祖,二曰东祖,三曰西祖,四曰辽东,五曰江夏,六曰汉中。有宰相十七人。南祖有游道、藩、固言、日知、敬玄、绅、元素;东祖有绛、峤、珏;西祖有怀远、吉甫、德裕;辽东有泌;江夏有鄘、磎;汉中有安期。

  欧阳修是宋代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著述颇丰,他撰写的《新唐书》首次列家谱世系。对于唐代赵郡李氏家门走出的宰相,他在赵璘《因话录》六位宰相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七位宰相。南祖房增加了李游道、李日知、李敬玄、李绅、李元素,东祖房增加了李峤,西祖房增加了李怀远。不仅如此,他还把辽东房、江夏房、汉中房一并吸纳进来,增加了李泌、李鄘、李磎、李安期。李氏六祖房的表述就这样沿袭下来了。

  长期以来,人们在肯定欧阳修文史大家的同时,对他的这份宰相世系也提出质疑:一是《北史》《魏书》《北齐书》等记述赵郡李氏时并没有提到赵郡之外的辽东、江夏、汉中三祖房;二是当时人李吉甫、赵璘也没提到赵郡李氏外三祖房;三是成书于宋以前的《旧唐书》中没有提到。所以,有人说当事人当代人没有记载的,几百年后欧阳修记述的这么详细,其历史依据是什么应当弄清楚。

  3、考古订正增补西祖唐相一人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罗列了所谓赵郡李氏十七人为相,实际上还有李氏宰相没有收录或者收录错了。最近看到何俊芳的一篇文章,《三方李氏墓志考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则》,考证武宗、宣宗朝的宰相李让夷是赵郡人。李让夷,新旧《唐书》均有传记。《旧唐书》本传说他是陇西李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缺失李让夷家族世系,但出土的三方李氏墓志却改写了历史。李让夷弟《李推贤墓志》载:公讳推贤,字匡仁,赵郡西祖之后。其妹《李胜才墓志》载:大德法讳胜才,其先赵郡曲阳人也。其孙《李凝墓志》载:公讳凝,字成用,其先赵郡人也。三方墓志互证,考出李氏六代十余人的名讳或职官,确定李让夷为赵郡李氏人,与名相李德裕同为西祖后裔,填补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李让夷世系之阙,纠正了《旧唐书·李让夷传》关于其为陇西人之误。李让夷长期在京城当官,家族在上都通义里有宅第,家族墓地在今西安市曲江池姜骨村南。

  这样算来,赵郡李氏西祖房担任宰相的增加一位李让夷,加上原来的怀远、吉甫、德裕,就是四位宰相了。

  4、赵郡李氏宰相如何认定

  唐代赵郡到底走出了多少名宰相?目前来看仍有不同认识。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界定赵郡。首先从行政区划来说,就是生活在赵郡辖区内的李氏人才能称之为赵郡李氏,比如《新唐书》卷第三十九《地理志》三记述的赵郡所属之县有平棘(今赵县)、宁晋、昭庆(今隆尧县)、柏乡、高邑、临城、赞皇、元氏。再者从籍贯上来说,原籍或祖籍是赵郡的李氏人,也可以称为赵郡李氏。一般来讲,籍贯是指自己的祖辈居住之地,民间讲同一祖辈三服或者五服之内,就是一家人。辈分如果再远,超过五服之外,那就是族人,如果迁居到外地五辈之上,那就算是后人或者后裔了。

  魏晋北朝时代讲究门弟,大族之间互相攀附、互结姻亲。同姓之间也续写家谱、拉近关系。还有的出身寒门,某日飞黄腾达后,也想高攀名门。比如唐朝出身低微的宰相李义府,也曾经与赵郡李氏合谱,很为后人所不屑。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把李敬玄归入南祖房,说“南祖之后有善权,后魏谯郡太守,徙居谯。”《旧唐书》本传说,“李敬玄,亳州谯人也。”迁徙发展的脉络不清、相互衔接不上。本传又说“敬玄久居选部,人多附之。前后三娶,皆山东士族。又与赵郡李氏合谱,故台省要职,多是其同族婚媾之家”。说明在他“合谱”之前,谯郡李氏和赵郡李氏没有关系。李敬玄之弟、唐武后时宰相李元素,李敬玄之曾孙、唐宪宗时宰相“悯农诗人”李绅,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算是赵郡人。

  关于李日知的情况也是如此,《新唐书·李日知传》中说:“李日知,郑州荥阳人。举进士”。再查《新唐书·宰相世系》,虽把他列在南祖房宰相世系内,但李日知先祖李羲至李万安也是空缺好几代,所以李日知与赵郡李氏的关系链很是模糊。

  把李氏外三祖房纳入赵郡李氏也值得商榷。辽东房的始祖李齐,与李牧是同胞兄弟;江夏房的始祖李就,其祖父李护是李牧的八世孙;汉中房始祖李氏出自汉朝东郡太守太常卿李武的后裔,李武是酒泉太守李护的长子。按此说法,这三祖房和李牧有关系。李牧是战国后期人,司马迁在《史记》说因功封“武安君”,出生和籍贯均不清楚。李牧、李左车到李楷的发展脉络,学界和李氏宗亲之间也有不同见解,家族关系链续接有隙,缺乏有力证据支撑。真正细考察起来,看不到外三祖房与赵郡李氏三祖房之间的直接关系。但有的人心理上追求名门望族效应,觉得有唐一代出宰相17名,为自己的门庭而感到荣耀无比。事实上,他们在血缘上已经很远或者没有血缘关系,如果把他们归在赵郡李氏门下,确实有点太勉强了。

  赵郡李氏在北朝隋唐时代,是北方名门望族,子孙后代散居各地。从现有资料看,只有李楷“三祖房”之后作为赵郡李氏比较准确,也就是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中提到的“平棘李氏”。有的李姓之人虽然和赵郡李氏核对过家谱甚至续写家谱,但只能说明是李姓之后人。虽说是三祖之后,同祖不同宗,早已是三服、五服、七服之外了,按民间的说法只能说是几百年前是一家。就是能把家谱续接下来,也不能说籍贯相同,比如孔子后代家谱一脉清晰,你能说孔子后代都是曲阜人吗?河北的好多人明代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而来,目前谁还能承认自己是山西人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岩石,男,历史文化学者,大学客座教授,历经内地、边陲、机关、基层多岗位锻炼,人生阅历丰富,善于思考总结,曾获贵州省首届彝学研究优秀论文奖、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关键词: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