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雄安画卷徐徐铺展
——河北以新发展理念落实“三六八九”工作思路纪实②
这是近日拍摄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金秋的雄安新区,每天都在“拔节生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以规划为中心,到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未来之城日新月异。
2017年4月,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一项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历史性战略部署,降临在这片土地上。
这是一片习近平总书记倾注大量心血的土地——
2017年2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南海出发,驱车100多公里,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雄安新区考察指导工作,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河北举全省之力办好的“三件大事”之一。三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扎扎实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在河北落地落实。
千年大计,乘风破浪。从完成顶层设计规划,到大规模建设如火如荼,再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取得新进展,未来之城正筑牢根基、稳扎稳打、拼搏奋进。
创造“雄安质量”,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雄安1770平方公里土地上,塔吊林立、热火朝天。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工程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提前5天完成工期目标;京德高速正式进入路面基层施工阶段;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房荷叶露滴状造型初现,内部装修和机电安装已全面展开……截至目前,雄安新区2019年续建项目和2020年100多个新开工项目都在紧张有序推进。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一直放在心上的大事。翻看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的调研行程会发现,几乎每个月他都会奔赴新区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即便在节假日也都没有停歇。
7月29日,王东峰在雄安新区调研检查时强调,要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更加突出抓好中央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贯彻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确保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顺利实施。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主持召开专题调度会时强调,要突出抓好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建设,加快施工进度,加强全程监管,严控工程质量,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廉洁工程,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省委、省政府组织各级各部门和雄安新区合力攻坚,在推进规划编制、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雄安站是新区第一个开工的重大交通项目,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开路先锋。8月17日10时30分,在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咽喉区,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从T11运输车前端缓缓送出,平稳落在无砟道床上,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全线铺轨完成。9月16日13时05分,随着55001次首趟动态检测车从北京大兴机场站鸣笛始发,京雄城际北京大兴机场至雄安站间正式进入联调联试动态检测阶段,预示着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行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绘好新时代“雄安画卷”,规划是最重要的“起笔”。雄安新区目前进行的大规模建设,是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的建设,是努力不留历史遗憾的建设。
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雄安新区累计汇集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00多个国内外团队、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稳扎稳打系好新区规划建设“第一颗扣子”,一笔一画勾勒千年大计的发展蓝图——
2018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春光里诞生。
2018年12月,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 -2035年)》。
随后,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
2019年6月1日至6月30日,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组织《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向社会公示。
而随着雄安2019年防洪、地震安全、能源、综合交通等26个专项规划的完成,一个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1+4+26”高质量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蓝图绘就,雄安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
这片热土,建设的脉动有力有序。京雄高速河北段,打造对外骨干路网精品工程,努力把高质量标准贯穿到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新区对外骨干路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4条高速、3条国省道已相继开工,将于2020年底基本建成;地下综合设施、综合管廊、智能设施、高铁、地铁“五位一体”规划建设同步推进……今年,雄安新区的重点项目继续扩容,随着启动区、容东片区等重点项目陆续展开,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之城,向世人铺展开一幅雄伟壮丽的画卷。
坚持生态优先,打好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蓝绿底色
打开雄安新区生态空间格局规划图,满眼都是蓝色的水域、绿色的林带。
而蓝绿交织的雄安底色,正在从规划走进现实。
78个淀区村的污水、垃圾、粪污不再排入白洋淀!白洋淀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先行项目于今年3月底投入运营,新建的89座高水平污水处理站对污水进行全收集全处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白洋淀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600多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排查整治13000多家“散乱污”企业、清理河道垃圾130.9万立方米,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升级加力,目标是“确保一滴污水不进淀”。
补水、治污、清淤、搬迁综合施策,“华北明珠”重放光彩。
引黄入冀补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上游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2018年以来,我省统筹调度多种水源,累计向白洋淀生态补水超过11.27亿立方米,使白洋淀水位保持在6.5米以上,水面面积保持在250平方公里以上,有效改善了白洋淀水生态环境。
今年8月,雄安新区退耕还淀还湿先行示范项目——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主体完工,成为华北地区规模和处理能力最大的功能性生态湿地,每天能净化入淀水45万立方米。
“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
9月,安新县的雨水要比往年来得丰沛。在安新县府河南侧环淀林带,造林人员手头正忙,5.5万亩的秋季造林计划正在进行中。
2017年11月,“千年秀林”种下第一棵树,雄安新区拉开了可持续、近自然的“千年秀林”工程建设序幕。截至今年春季造林结束,“千年秀林”已累计造林33万亩,累计植树1700余万株,新区“三带、九片、多廊”的绿色空间骨架逐步形成。
未来,雄安新区绿地面积将达到86万亩,居民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雄安将构建郊野公园、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实现森林环城、湿地入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森林城市示范区。
建设人民之城,让人民群众在新区建设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8月27日15时18分,随着容东片区G组团G3标段第39栋楼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雄安新区第一栋安置房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备受关注的雄安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率先落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支撑启动区开发建设、探索新区创新开发模式的先行区,同时承担着新区首批征迁居民的安置任务。
去年5月7日,雄安新区征迁安置工作正式启动实施。当年新区149个征迁村全部完成征迁安置任务,征收土地、被征迁群众周转过渡、随迁子女入学、老人养老保障完成率均达到100%。
一项项民生工程,给百姓以美好期待,让征迁群众憧憬着美好未来。
“人民城市为人民。”一个为了人民更美好生活的雄安新区,是全社会的期待,也是总书记的牵挂。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雄安新区考察时谆谆叮嘱,“雄安新区有125万当地百姓,要做好百姓就业这篇文章,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今年3月15日,容城县晾马台乡复兴庄村的贾颖超在南拒马河防洪治理工程(容城段)开上了挖掘机。第一天上岗,他干劲十足,驾驶的挖掘机发出响亮的轰鸣。
贾颖超的就业,受益于雄安新区组织召开重点项目承建企业用工服务对接会。对接会精准对接50余家重点项目承建企业用工需求,为新区群众提供2.5万多个岗位。
千方百计让新区群众端上就业饭碗,雄安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等各项工作,努力让新区群众在大规模建设之际有更多就业机会、更多岗位选择、更多获得感。今年前8个月,雄安新区城镇新增就业5480人,累计培训3.56万人次,累计提供创业服务人数3261人。
更多暖心数字,给人以极大信心。今年,雄安新区建立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工作机制和24小时用工监测机制,已经为17家企业1613名农民工提供对接服务,复工复产项目累计返岗9.4万多人。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雄安新区打造的是一座新时代的人民之城。
日前,小黄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侯学军在北京吃完午饭,才出发赶往雄安,俩小时后他出现在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雄安分公司的税务登记。
15时,侯学军在咨询台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过人工办理业务柜台,径直走向自助区,不到一小时就办清了所有手续。“太方便了,见识了什么叫雄安效率。”
“让群众少跑腿!”雄安新区深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一枚印章管到底,打造服务型政府。雄安新区先后承接了河北省下放和保定市移交审批事项,目前可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基本全覆盖,新区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办理。
人民情怀,始终是力量的源泉。
雄安新区正按照服务民生、共建共享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解决群众在征迁安置、就业创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个为了人民更美好生活的雄安新区,正向我们走来。(记者 郭东 原付川 吴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