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十三五#热搜# ③ | 双城生活:京津冀协同发展加油提速

来源: 长城网  冯硕 赵娇莹
2020-10-01 09:05:00
分享:

  长城网记者 冯硕 赵娇莹 报道

  “生活在燕郊,打拼在北京的双城生活,让我们住得更安心,也更能贴近自己的梦想。”9月28日,90后姑娘杨柳说出了自己选择双城生活的原因,“燕郊的生活成本低,而且现在到北京的公交路线越来越多,也没有很辛苦。”

  杨柳的双城生活是燕郊几十万人的缩影,北京燕郊两地的密切互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型体现。

双城生活。

  一个肇启于早春的时代命题,经由六年多的发展实践,已在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的“率先突破”中结满硕果,为“十三五”收官献上满目金秋。也由此,随着协同发展释放出的红利,为家庭、为生活、为梦想,这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成为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纽带。

  高铁通了!

  双城生活更便利

  早7点,家住廊坊、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张玉龙告别妻子和双胞胎女儿准时出门,招手拦下出租车,不到十分钟就到达廊坊站。21分钟高铁时间后,他抵达北京南站,无缝换乘地铁4号线,大约一个小时即可到达公司开启一天的工作。

从北京下班回到廊坊的家后,张玉龙享受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在廊坊居住,在北京工作,这样的双城生活,张玉龙已持续了8年。

  “最开始廊坊和北京之间没通高铁,我有时候拼车有时候坐大巴,挺难的。”张玉龙说起往事十分感慨,“别看我住廊坊,但高铁这么方便,让我比好多家在北京的同事通勤时间还要短。”

  同样紧邻北京,涿州和北京的交通也在提速。从北京西站乘高铁到涿州只需20分钟,也就“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家住北京,在保定涿州工作的邵海燕体会颇为真切。之前,她上下班主要乘坐的是京涿区间运行的838路公交车,一趟下来约2个小时。如今,坐高铁上班的她“连盹都不敢打”,一上车就得注意听广播,生怕坐过了站。

  6年多来,京津冀城市群之间轨道交通路网、高速公路网加速完善,覆盖全区域的便捷交通网络加速形成。1小时城际交通圈的范围不断扩大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加速了城市之间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促进资源整合和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

  “每次走出火车站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牌子,都觉得协同发展就真切地在我身边。”张玉龙说,身边还有一些在天津安家,在北京上班的朋友,大家都觉得双城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辛苦。

  基础好了!

  双城生活更舒心

  相对于交通建设来说,京津冀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更为复杂,更能让民众在协同发展中找到“获得感”,但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难点。

  从北京向东看,潮白河对岸,高楼鳞次栉比,尽显繁华。这里是燕郊,夹在京津之间的一块飞地,河北三河市的一个镇,距离天安门仅有30多公里。

夜幕降临,王楠仍在下班路上。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我小时候对燕郊的印象就是一个小镇,人很少,基础设施也一般,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在这里安家。”王楠是三河本地人,由于在北京工作,2012年时选择在燕郊买房安家。双城生活的这些年,他见证着燕郊的发展变化。

  王楠一一细数:“医疗、教育这些老百姓最关注的事儿,燕郊都在和北京接轨,环卫、水务、供热这些已经陆续由北京接管,现在这双城生活真的很幸福。”

燕郊夜晚街景。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人们生活的便利和舒适不仅限于燕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三地公共服务共建不断拓展。医疗更便捷,京津如今有30家医院纳入河北省医保定点范围,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从梦想照进现实,河北进京就诊患者已由2013年的940万人次减少到2018年的770万人次;教育更对等,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开办分校……多样化的办学方式使得京津冀三地的优势教育资源实现互联互通。

  山同脉,水同源,人相亲。河北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拓展三地公共服务共建的深度广度,让人民群众不断收获协同发展红利,双城生活过得更舒心。

  产业来了!

  双城生活更普遍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快推进,让三地员工的流动性大大增加。2015年4月,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落户沧州开发区,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单体规模最大的一个产业协同项目。

  北京现代的100多名员工陆续从北京奔赴沧州。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员工开始了“双城生活”。

北汽岱摩斯汽车座椅生产线。资料图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河北省精准打造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从产业承接中汲取新优势,在优化分工中集聚新动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6年来,河北省牢牢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按照“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建设雄安新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精心培育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等43个重点承接平台,全省共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9773个。

  更多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在京津冀大地全面铺陈。高碑店新发地是北京农批产业疏解的首个项目,承接北京外迁商户6200户,直接疏解外来在京人口2万人;首钢京唐二期等一批制造业疏解项目落户河北;中国电科涞水产业园、金隅·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产业园等项目加速实施……一个又一个疏解与承接的故事中,北京变得更加“轻盈”,河北迎来更多机会,双城生活的群体也愈加壮大。

早上七点,上班族们踏上去北京上班的公交车。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1800多个日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向好之变不断为三地人们的“双城生活”加油提速,三地人才融入其中、奉献其中、受益其中的同时,也在为高质量的协同发展赋能加力。

  放眼未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纵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一天之内、在双城乃至多城之间的转换必将越来越便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关键词:廊坊,燕郊,双城责任编辑:高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