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要理性消费,而非武断指责

来源: 长城网  
2020-11-13 10:08:41
分享: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 张思雨

  网易严选宣布退出双十一活动,并称“双十一”鼓吹过度消费,销售数字狂欢。公告称,“每到‘双十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营销策略下一波又一波的集体高潮,那些煽动人性的文字游戏、无孔不入的商业信号、不断刷新的剁手数据,记录着所谓的狂欢。”此言一出,网友有赞有弹,吵起来了。

  “双十一”临近,电商企业纷纷加派员工,提升仓储和配送能力,迎战即将到来的网络购物高峰。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张文魁 摄

  无论你如何站队,当下,指摘“双十一”好像成了一种时尚的做法,不少网民更是直言,“双十一没那味儿了”,众平台繁琐、复杂的操作流程被千夫所指,津贴、定金、尾款等付款制度更是弄得人头晕眼花。尽管如此,“双十一”仍不断收获年年新高的成交额。因此,似乎不应该武断地指责“双十一”。

  其一,消费者都是理性的个体,并不会傻傻的“一股脑”将商家的“文字游戏、营销策略”照单全收,且根据霍尔的“编码—解码”的理论,用户对于宣传文本、直播等视听消费的解读也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性。年年新高的成交额,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与确证了“双十一”优惠的实际存在。

  其二,每一个来自不充裕家庭的人,定会精打细算每一笔支出,确保其购入的商品均物有所值。这样的人、这样的家庭利用“双十一”“双十二”“618”这些时间节点,去寻找、去购买最为迫切、最为紧需且价格又比平常实惠的商品,也不应该被指责。

  我们所应该批评的,不应是“双十一”本身,不是每天“养猫”“盖楼”求助力想要购买自己真正所需的尾款人,而是“疯狂的消费主义”。

  消费不可怕,可怕的是向人们露出尖利爪牙猖獗的消费主义,可怕的是深陷、沉浸其中不断被蚕食的大众。消费主义让人们不自觉地陷入为消费而消费、为享乐而消费的无尽狂欢中,人们看重的不再是实用性,而是商品背后的“符号”。诸如“500元的口红才能配得上我,名媛下午茶才更符合我的身份,5000元的耳机能够显示我独特的品位”等等,才是真正蚕食理性的狂欢。

  正确的消费观是“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在冲动下单之前,点击“付款”按钮之前,不妨停下来,花点时间,问一下自己,这件东西是否真的需要?这笔钱是否可以有着更为合理的使用途径?衡量思虑这笔支出是否能够为我创造更为大的收益?

  无论如何,理性消费,而不是无端指责,才是破解冲动消费、逃离消费主义等沉疴痼疾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双十一,消费,指责责任编辑:骆梓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