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王铁军)2020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实现退耕还草181.26万亩,高质量完成了年度任务。这是张家口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河北省政府《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35年)》一年来取得的最新成果,也是张家口几年来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坝上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提升草原生态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
张家口坝上草原处处皆美景。
河北省林业草原系统非常重视退耕还草工作,坚持张家口坝上地区草原生态修复以“两区”建设任务为目标,以重要道路周边、城镇村庄周边、重要景区周边、重点企业周边和生态脆弱区等“四边一区”为重点,全面统筹创新修复种草、退耕还草(休耕种草)新模式,通过高标准开展牧草补播混播、牧草饲料种植,发展中草药和观赏花卉等有力举措,坝上地区自然生态逐步得到修复,种草种花种药材种出了美致美景,牧草产业扶贫促农增收后劲强势,多功能、景观化、效益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形成,真正实现了生态美、环境优、百姓富。
闪电河湿地自然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质量全面提升。省级和市级分别支付财政资金1.8亿元和0.9亿元,用于支持农牧民禁牧补助、苜蓿种植振兴、草原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保障退耕还草目标任务落实,以全面提升草原生态修复质量。采用土地流转方式,有序组织优势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开发大户参与退耕还草,统一采用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模式,高标准完成草原生态修复181.26万亩。引进君乐宝、内蒙古草都等59家有资质、信誉好的草牧业、药业公司,通过种植饲料饲草作物、中草药和人工干预自然修复3种退耕还草方式方法,因地施策,在条件较好的休耕地,种植燕麦、苜蓿等一年或多年生优质牧草111.48万亩,种植水飞蓟、黄芪、防风、黄芩、柴胡等品相较好中草药20.42万亩;在条件较差的休耕地,采取补播牧草、断根萌蘖、施肥促生等人工干预方式,自然修复草原49.36万亩,整体提高了草原生态修复的质量标准。尚义县本着“宜生态则生态、宜生产则生产,天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建设思路,合理规划,通过自然修复、混播牧草等方式自然修复9万亩,植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取得良好生态修复效果。沽源县围绕打造优势草牧业,与各类主体合作集中连片种植牧草12万亩,采取订单方式种植饲料饲草27万亩,不但提高了草业种植质量,还增加了企业和农民收入。
察北管理区种植的优质牧草。
草业产业得到有序发展。坚持以种草促绿增收为发展方向,充分挖掘生态优势资源,推动草业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种植的大面积饲草饲料作物,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等畜牧养殖产业,实现促绿增收两不误。张北县财政支付资金570万元,用于提高退耕地农户收入,整合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项目资金和京津风沙源人工饲草项目资金,重点打造了1.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和3万亩优质混播饲草基地。康保县围绕打造优质饲料饲草基地、创建现代草牧业示范区、培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草种繁育基地、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五大目标,出台了《关于支持退耕种草培育特色产业的政策措施》,与河北百本药业有限公司等6家中草药种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种植15.41万亩道地药材,扩大了中草药产业基础。察北管理区将1.93万亩集体耕地以零租金租给旗帜乳业公司种植饲草,其他1.11万亩地块为种植大户下调20%租金发展订单草业,确保了草产业及相关产业有序发展。初步计算,坝上地区种植的111.48万亩饲草饲料,可年产干草25万吨,同时满足14.57万头奶牛、9.78万头肉牛或109.8万只肉羊养殖的商品牧草需求;集中种植的20.42万亩中草药,可为水飞蓟、柴胡等10多个品种提供充足的中草药产业发展原料;在草原天路、闪电河湿地公园等景区周边地区,种植花期长、开花艳、观赏性强、蜜源性好的饲草饲料作物26万亩,进一步丰富旅游产业资源,快速实现增绿增收。
坝上草原梯田美如画。
促农增收致富效果明显。引导农民签订休耕种草合同,提前签订饲草种植供应合同,按协议价全部收购,让农民在家门口获得实惠。持续加大退耕还草流转土地补助、产业带动、公益岗位安置的力度,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真正做到了就业岗位不减少、农民收入不降低的促农增收目标。康保县在休耕种草区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通过本地安置就业和外出务工方式,使他们年人均收入较休耕前增加720元,其中,康保镇政府为该镇刘板头村26人安排公益岗位,人均年增收4320元。尚义县通过收购天然草种和牧草,农民亩均增收60元以上。张北县通过引进市场主体种植牧草和中草药,安排就业岗位1.6万个,同时,安排其他扶贫就业岗位3500个,基本解决有劳动能力休耕农民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