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不让每一位烈士被遗忘!” 邯郸广平为零散烈士墓建长效保护机制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21-04-01 19:59:00
分享:

  广平为零散烈士墓建立长效管理保护机制

  不让每一位烈士被遗忘

  3月24日,李庄村退役军人李文章在擦拭烈士墓碑。自李庄群英纪念馆落成,李文章便成了馆内义务管理员,锄草浇地、修剪绿植、擦拭墓碑等,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 河北日报记者尹翠莉摄

  每到清明时节,人们常会走进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重温撼人心魄的英雄事迹,在追思缅怀中接受心灵洗礼。

  不能忽视的是,战争年代受条件所限,还有一些烈士牺牲后就地安葬,形成了零散的烈士墓。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发挥它们的教育纪念价值?近日,记者深入邯郸广平县,探访那里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

  发挥村民热情,官民合力为烈士建纪念馆

  松柏凝翠,素花含情。3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广平县南韩镇李庄村的李庄群英纪念馆,正中央纪念碑上“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八个遒劲大字映入眼帘,雄伟的纪念碑后,14个烈士墓碑肃穆庄严。

  在纪念馆内,记者见到了刚从地里干完农活过来的李文章,“我每天都来打扫打扫园子,擦擦墓碑,一天不来都觉得缺点什么。”

  今年66岁的李文章是广平县李庄村一名退役军人。他的父亲李自香是一名抗战民兵。战争年代,李自香被日军抓捕后,受尽酷刑仍闭口不言八路军下落,“抗日战争灌辣汤,宁死不屈李自香”的英勇事迹至今还在当地流传。

  抗战时期,李庄村有14名战士为国捐躯,被评为革命烈士。

  受父亲和村里革命烈士影响,李文章从小立志参军报国。2009年退休回到老家后,他更是一直惦记着为村里的14名烈士立碑建馆。

  201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李文章和李庄村李培勇等4人带头捐款捐物,积极动员村民自筹资金30余万元,建纪念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李庄群英纪念馆”建成,李文章和村民的这一义举引起了广平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主管部门深入调研,决定将其建设成为高标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战争年代,李庄有100多名群众支援抗战,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不能随着时间消逝,作为主管部门,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英烈设施、传承英烈精神的职责使命。”广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王国瑞说。

  王国瑞介绍,由李庄村村民自发建成的纪念设施规模很小,也比较简陋,广平县经过大量调研,积极筹措,加上省级补助资金80万元共投资300多万元,将14位烈士的陈列馆面积扩建为110平方米,还建了烈士纪念碑、观景石、牌楼等其他设施。

  纪念馆建成以来,前来参观瞻仰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如今,群英纪念馆已经成为李庄村的一张红色名片。

  签订协议,为零散烈士墓建长效管理保护机制

  广平县是一片红色热土,抗战期间,全县人民在冀南三地委、三专属、三分区党的组织领导下,奋勇杀敌,踊跃支前,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缅怀英烈,教育后人。除了对李庄群英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近年来,广平县还加大了对全县其他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力度。

  该县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了认真普查,目前已统计出分布在乡的零散烈士墓有146处。此外,还有一座苏静波烈士纪念亭和西张孟烈士纪念塔。

  “在对各类烈士纪念设施集中进行抢救保护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的保护方案。”王国瑞说。

  “对影响较大、不宜搬迁的著名零散烈士墓的纪念碑、亭、塔、馆、堂、雕塑等纪念设施,我们采取原地修缮,完善功能。”王国瑞举例,从2017年开始,广平县对位于南韩镇北张村的苏静波烈士纪念碑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修缮维护,建起了苏静波烈士纪念亭和纪念馆。

  此外,还对位于东张孟镇的西张孟烈士纪念塔进行改扩建,在原址不足2亩地的基础上扩建至占地20多亩,目前高19.39米的纪念碑已完成,其他配套建设正在进行。

  而对于已统计出分散在乡的146座零散烈士墓,广平县经过大量考察、摸排,完成了地理坐标定位和信息采集工作。

  如何对这些分散的零散烈士墓建立长效管理保护机制?

  “我们对零散烈士墓实施一处一档,在尊重烈属意愿的前提下,各乡镇、村委会及烈士家属签订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协议书。对每一处设施责任到乡镇、到村、到人。”王国瑞说。

  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协议书明确,广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部门,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工作负监管、督导责任,将组织专人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作为责任单位的乡(镇)政府和村(社区)委员会需履行属地责任,除了加强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日常管理修缮维护、巡查,保持设施清洁,落实消防等安全责任外,还应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组织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

  “这既是对各方的约束,也能增强每个责任人,特别是烈士亲属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王国瑞看来,对烈士墓进行集中保护既温暖了烈属的心,也涵养着群众的爱国情怀。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3月3日,广平县消防大队来到李庄群英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当天,消防大队还邀请李文章到驻地讲述烈士事迹。

  “每讲述一次革命先烈的故事,我都有新的感动。”李庄群英纪念馆落成后,李文章不光负责纪念馆设施的管理保护工作,还担任起了义务讲解员。

  平时除了接待到纪念馆内的参观群众,李文章做得最多的就是到周边小学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这些烈士是怎么牺牲、为了谁牺牲的。”李文章动情地说。

  在最近几年面向小学生的宣讲中,李文章发现,孩子们从一开始不知道烈士的名字,到现在能说出烈士的事迹,有的甚至还成了讲解员,回到家里会向家长讲述,“孩子们听得越多,了解越多,对自己的祖辈和家乡感情越深。”

  变化不只发生在孩子身上。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红飞注意到,最近几年,李庄村以群英纪念馆为载体,加强对本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村民凝聚力明显比以往更强了。

  “村民都以本村有14名英烈和纪念馆而自豪,村里有退役军人自发组成的红色老兵班,还成立了李庄群英公益会,在疫情防控、维护村内治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李红飞说。

  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陵园教育的主旋律,深挖教育内涵,丰富教育内容,强化社会服务,这也是广平县近年来发掘红色资源的着力点。

  王国瑞介绍,该县积极借鉴吸收外地先进经验,不断充实文物、图片、文字等方面的资料,将烈士纪念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结合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等时间节点和全县性重大活动,组织干部群众、中小学生、社会人士开展重读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并邀请革命斗争的亲历者、见证人,在不同范围内讲解革命历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广平县近日还启动了革命烈士史料整理和征集革命文物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主任的《广平县革命斗争史》编纂委员会,收集该县从抗日战争以来,在历次战役中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事迹,有关广平战事的回忆录等。

  “在当代多元的文化背景下讲好烈士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这些英雄,更是为了传承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王国瑞表示。

关键词:邯郸,清明,烈士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