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原创新闻

超前防范 河北省自然资源系统防灾减灾抗灾能力逐步提升

来源: 长城网  
2021-05-12 08:08:21
分享:

  预防为主 超前防范

  河北省自然资源系统防灾减灾抗灾能力逐步提升

  防灾减灾抗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两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河北省自然资源系统科学决策、综合协调,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汇聚齐抓共管合力,激发改革创新动力,增强关键领域实力,不断推动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以及森林火灾防治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抓实抓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这项民生工程、底线工程,河北省自然资源领域防灾减灾抗灾能力逐步增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力以赴打好地质灾害防治主动仗

  河北省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复杂严峻。2020年,全省共查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031处,其中崩塌1232处、滑坡680处、泥石流1444处、地面塌陷579处、地裂缝96处,威胁人口约13万人、财产约50亿元。

  “由于预警及时、防范到位,河北省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特别是面对严峻的汛期形势,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实现连续7年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强化责任做到提早谋划。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自然资源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召开党组会、书记专题会、工作专题会,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成立了以厅党组书记任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20余名专家组成的顾问组,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2020年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文件,对全省、特别是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安排部署。同时通过实施《2020年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压实责任,全省形成了政府领导,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地质灾害防治机制,为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人员保障。

  深入细致搞好排查整治。2020年,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了汛前核查排查、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紧急排查、唐山5.1级地震50公里影响区紧急排查等,全面摸清了全省地质灾害隐患底数。今年将继续突出重点,以新建高速公路沿线、山区乡村道路两侧、山区农村切坡建房、景区玻璃栈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等区域为重点,开展全域拉网式排查。同时严格落实责任,坚持“谁核查排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隐患排查工作责任制,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能立即整治的,马上组织排危除险、整治到位;一时难以完成治理的、特大型地质灾害,要组织做好勘查、设计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推进工程治理。

  有力有效做好重点防范。2020年河北省紧盯强降雨过程,加密会商频次,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途径第一时间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告知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和受威胁群众。截至2020年底,共发布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7期(橙色预警1期、黄色预警16期)。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止”的要求,组织15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25个技术指导组,下沉到县乡村基层一线,对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今年自6月1日起,省、市和重点县将全面启动年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领导带班、灾情速报等各项制度,及时上报重大险情。聚焦“位置”和“人员”两个关键,抓好灾害易发、人员聚集以及重要敏感等重点区域防范。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做好险情防范和应急疏散工作。紧盯强降雨过程,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及时传递通报预警信息。

  积极主动搞好群测群防。面对地质灾害难预报、难预测的困难,做好群测群防依然是最有效、最管用的地质灾害防治手段。省自然资源厅今年将不断完善建立群测群防体系,针对核查排查出的隐患点,逐点落实防灾责任单位、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实现群测群防全覆盖。坚持“人防”与“技防”结合,加强群测群防人员队伍建设以及专业监测预警仪器配备使用,提高群测群防能力。强化临灾防灾培训演练,省市县可通过现场会等形式开展防灾培训,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提高群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开展避险演练,让群众熟知避灾信号、避灾路线和应急避难场所,确保一有险情能够快速有序撤离;并抓好指挥调度演练,提升处置能力。

  全方位系统性提升预警监测能力,有效支撑海洋灾害防范

  2020年,河北省积极开展了赤潮、绿潮早期预警监测、生态监控区监测、海洋生态基础监测,掌握海洋生态基础状况;开展了浮标和河口岸基站实时在线监测,监测数据按要求纳入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平台。截至2020年底,共计站位162个,累计出海55个航次,采集样品3737个,共获取化验数据5036组。虽然2020年河北省发生以风暴潮、海浪和海冰为主的海洋灾害,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等,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含失踪)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十年河北省海洋灾害损失平均状况相比,2020年河北省海洋灾害情况轻于十年平均水平。

  积极构建海洋灾害应急机制。2020年,河北省修订完成并印发实施了《海洋灾害应急预案》《海洋赤潮灾害应急预案》,新修订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范了现行预案中各级灾害应急响应的启动标准,重新调整了组织机构及职责,优化和完善了应急响应程序。

  逐步夯实海洋预警监测基础。积极做好海洋预警监测基础工作,推进市县尺度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完成了沧州市、黄骅市、曹妃甸区、乐亭县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首次编制发布了年度《河北省海洋灾害公报》。建设完成了唐山祥云岛和南堡两个海洋水文气象自动化观测站,并进入试运行阶段。积极开展第一次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编制完成了《河北省第一次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

  高密高频发布海洋观测信息及海洋灾害预报预警。2020年共采集水文气象观测数据1100余万组,审核、传输延时海洋观测月报资料600余份,全部通过了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资料质量评估,资料良好率达到100%,通过质量控制率达到100%。开展常规预报,每天发布河北省及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沿海未来24小时海洋预报信息和秦皇岛海水浴场预报信息,截至2020年底,共发布各类海洋预报信息2705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灾害应急期间,密切监视天气变化趋势,通过电话、传真、邮件、微信、短信等形式,向沿海各级政府值班室、应急部门、海事部门等发送预警报信息。截至2020年底,共启动海洋灾害IV级应急响应6次,发布大浪警报11期、风暴潮警报26期、海洋灾害预警短信10482条。

  今年,省自然资源厅将根据工作方案,强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沟通合作,开展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海洋灾害预警报、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等各项工作,为河北省沿海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有力保障。

  超常措施抓好森林火情管控和监测

  2020年,省林业和草原局坚持预防为主、超前防范,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工作方式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首次实现清明节、“五一”、全国两会期间全省“零火灾”,有力保障了全省森林草原生态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受大风天气影响,森林火险等级升高,省林业和草原局将采取超常措施抓好火源管控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科学研判,加强多部门会商,充分发挥卫星监测、视频监控作用,做到因险设防、因险施策。强化火源管控,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雄安新区、塞罕坝机械林场、环京林区等为重点,增设检查站,加密巡护人员,瞭望哨24小时在岗在位,层层压实责任,做到管住人、盯住火、封住山。强化隐患排查,组织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排查林牧区输配电、通信等设施存在的隐患,建立台账清单,限时整改到位。强化应急准备,进一步完善预案,按高风险等级做好应急工作,防灭火专业队伍全员上岗备勤、随时待命,确保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高效处置。

  据了解,河北省自建了2套卫星系统9颗监测星源,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卫星林火监测平台,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预警监测防控网络,科学布置5000余个监控点位,24小时不间断监控全省85%以上的森林草原重点防火区域,并综合运用“无人机+卫星小站”模式,提高重点区域的监测能力,实现全省林草资源防火视频监控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森林草原防灭火进入高效便捷的监控“云”时代。(姜慧婕、王爽)

关键词:河北,自然资源,防灾减灾抗灾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