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原创新闻

《红色故事映初心》④:诞生于战火中的白求恩雕像

来源: 长城网  李质超
2021-05-29 12:52:40
分享:

  主讲人:赵芳婷

  河北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讲解员

  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白求恩纪念馆内,陈展着一座白求恩全身汉白玉雕像。这座雕像高1.3米,通体素白,光亮如新。走近看,他目光深邃,神态自若,不仅表情生动形象,而且雕刻技艺高超,衣褶处纹理逼真,线条流畅自然。与我们经常见到,矗立在广场上的雕像相比,或许它不高大、不雄伟,但观众每每参观至此,总是驻足凝视,而这座雕像背后的故事也同样打动人心。

  1939年11月12日,诺尔曼·白求恩因抢救伤员,划破的手指受到致命感染,病逝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为永久纪念白求恩,晋察冀军区决定为他修建陵墓,并在墓前竖立白求恩石像。这个艰巨任务落到了出身雕刻世家、时任军区建工部党支部书记刘庭芳同志的身上。刘庭芳深知雕刻白求恩石像的重大意义,可是他并没有见过白求恩,老乡们的描述和仅有的几张照片也只能看到形态,神韵无法把握。为探寻白求恩的精神风范,刘庭芳不辞劳苦,多番走访从前线回来的战士,寻找“为什么做白求恩的病人最幸福”的答案,感受什么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

  渐渐地,刘庭芳走进了白求恩的内心世界: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抢救伤员,拯救了数以千计八路军战士的生命;他在广灵伏击战连续工作40个小时,为71名伤员实施了手术;他又在齐会战斗中,连续工作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做手术,在中国战场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惊人奇迹;他根据游击战争特点创建“特种外科医院”;他发明“卢沟桥”药驮子;他组建战地“马背”巡回救护医疗队;他创办模范医院和卫生学校……

  终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白求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刘庭芳的脑海。他抓起刻刀,信心百倍地向两米多高、一米多宽的汉白玉石料开了刀。在一刀一凿之中,东方石匠用独具的匠心与大洋彼岸那颗伟大灵魂相互碰撞,迸发出的精神力量,使冰冷的石料焕发出独有的生命力。几十个日夜的精雕细琢,一座神形兼俱、惟妙惟肖的白求恩石像雕刻完成。

  1941年,日军两次对白求恩陵墓轰炸。为了不使白求恩石像遭到破坏,刘庭芳和另外两名同志一起,将石像小心地埋藏在墙根底下。1953年3月,这尊石像重见天日,和白求恩大夫的遗体一同迁至位于石家庄市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到白求恩纪念馆,来追思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今年恰逢我们伟大的党百年华诞,越来越多的干部和群众来到纪念馆,重温百年党史,聆听红色故事,在这个时间节点,再次回望白求恩事迹、体悟白求恩精神,意义重大。

  而当我站在纪念馆前为参观者解说时,耳边仿佛又回响起白求恩在模范医院成立大会上的演讲:“我们一定会牢记你们的牺牲,并为我们的目标勇往直前。我们可以确信,即使我们不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那些后来人将有一天聚集在这里,像今天一样,不仅仅庆祝一个模范医院的成立,而是来庆祝一个被解放的、伟大的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关键词:白求恩,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雕像责任编辑:高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