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司一涵
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
昔日“沙坝子” 今日绿宝盆
开栏的话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河北日报今日推出“走进乡村看小康”专栏,通过记者现场走访,以全媒体方式,展现河北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示农村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传递燕赵儿女与全国人民同步迈进小康社会的无比喜悦。敬请关注。
盛夏时节,走进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槽碾沟村村民梁义臣家,小院里果满枝头,菜园内时蔬鲜美,房院外绿树成荫。
早些年,沙尘暴每年要刮20多回,小坝子的四季都是黄色的。
内蒙古高原风沙南侵最大的天然风道,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地——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沙化面积曾高达70%多,影像资料中“黄沙埋了墙,流沙压塌房”的景象至今让人触目惊心。
“那时,沙丘上房顶,沙子满屋走。”70多岁的梁义臣感慨,他家后面是片开阔地,过去风携黄沙在屋后越积越多,房顶上还有一层厚厚的沙子。他隔三差五都要上房清理沙子,不然房子会被压塌,而且庄稼、蔬菜经常被沙子掩盖,没有多少收成。
据统计,2000年前后,小坝子乡沙化面积达113.3平方公里,遍布大小流动沙丘82座、沙坡19个。
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自2000年开始,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造林工程的相继实施,当地百姓携手社会各界,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打响了防沙治沙攻坚战。
经过十余年努力,小坝子实现了由“绿退沙进”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也正式踏上从治沙、治穷到致富的道路。
穿过一片密林,山脚下乐拓牧业一排排绿顶羊舍里,上万只肉羊吃着几十种食材调配而成的“营养餐”,“咩咩”欢叫。
“为保护生态,丰宁全县实施了禁牧。”乐拓牧业总经理程晓宇说,肉羊养殖是百姓主要收入来源。过去,村民放养的当地小尾寒羊,吃完草根啃树皮,蹄子把山坡蹬得溜光,生态严重恶化。
既要生态,又要“生财”。小坝子乡党委书记李文超说,针对传统养殖存在的问题,当地以乐拓牧业为龙头,带动全乡9个合作社进行股份制养羊,采取4年本利平的方式入股分红。
“我家近百只羊,共2500公斤,入股到公司,4年后拿回了5000公斤的羊。不用自己喂养,还净挣十多万元。”槽碾沟村村民韩祥笑着说,腾出手来去打零工,一年又多挣两三万元。
除此之外,乐拓牧业还通过杂交改良当地肉羊品种、签订包销协议等方式,促进生态保护、带动养殖户增收。“改良后的肉羊,更适合舍饲养殖。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出肉率可提高4到10个百分点,每只羊增收近200元。”程晓宇说,目前,公司肉羊年存栏2.5万只,年出栏4万只,引导全乡肉羊实现“下山进圈”。
“以前山上颗粒难收,如今成了黄芩、黄芪、苍术等中药材的种植基地。”在富二营村的山坡上,村民孙建军正在长势喜人的中药材田里劳作。
由于交通闭塞、风沙肆虐、土地贫瘠,过去,富二营村村民生活里只有“穷”字。孙建军的老人体弱多病,三个孩子上学,日子很是艰难。2019年,富二营村整村易地搬迁至县城附近的人才家园小区。“我家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楼房,孩子上学有校车,下楼就是卫生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孙建军高兴地说,搬迁后,全村2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承德鑫坝梁中药材种植公司,“我家每年可得地租5000元,打工一年还能挣4万多元,不仅脱了贫,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搬出“沙坝子”,过上新生活。近年来,小坝子乡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06户149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累计实施农业产业项目45个,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自主经营、股份合作、产业结构调整和村集体资产收益等方式,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857元上升到2020年的8238元,全乡800户178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驱车穿越小坝子,绿色溢满山川。“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小坝子永远在路上。”李文超说,2000年以来,小坝子累计造林2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由16.6%提高到50%,林草盖度达到70%,沙化土地面积减少59%,“‘十四五’期间,小坝子乡将大力实施舍饲禁牧、项目造林、生态管护,让绿色铺满每一个角落,为防沙治沙、植绿致富积累宝贵经验。”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通讯员 刘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