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赵书华、刘雅静、李佳泽、贾晓煊
我家住在国家湿地公园边
——怀来县西辛堡村的小康故事
7月11日,清凉的风从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深处的荷叶苇尖上吹过来,越过重重湖草林田,吹到距离湿地公园仅1.5公里的怀来县土木镇西辛堡村。
65岁的西辛堡村村民侯风宝,悠闲地坐在村口新修的柏油路旁,看着一辆辆旅游大巴从家门前越过,然后向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开去。柏油公路对面,是万亩葡萄生态体验园,一架架新种植的葡萄正在暑热里旺长。
“以前这里除了种玉米,其他什么也没有。现在你看……”说这话时,侯风宝眼里泛着新奇和喜悦的光芒。
西辛堡村地处京冀交界处,全村共有400多户、1296口人,作为北京备用水源地的官厅水库就在附近。由于地处永定河畔,村里的数千亩土地几乎都是河滩地和库滩地,老百姓在河滩里种玉米,施用大量化肥、农药,天一下雨污染物就会随着雨水流入官厅水库。“尤其是夏天早晨,一进玉米地,扑面而来的都是刺鼻的农药和除草剂的味道,憋得人上不来气。”侯风宝说。
改变发生在2017年。为了建设好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怀来县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启动建设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包括西辛堡村2500亩玉米地在内的区域被规划其中,进行退耕还湿、恢复生态。
45岁的村会计丁玉霞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土地流转工作的艰难。由于不少村民仍以种地为生,再加上湿地公园建设的蓝图美景还没有显现,很多人不愿流转土地。县乡村三级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不少土地已经荒芜,即使有人耕种的土地,如果算上农药、种子的成本,每亩地种玉米的收入也才四五百元。而土地流转不仅会为人们带来每亩1000元的稳定地租收益,未来,村民还可以在景区内打工。
为做好“生态”和“发展”两篇文章,怀来县还制定了“一湖三圈”发展规划:第一圈层是官厅水库生态湿地公园,以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主;第二圈层发展以葡萄酒庄、温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第三圈层是工业、商业和其他功能区。2020年10月,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同时,位于西辛堡村旁的万亩葡萄生态实验区也以别样风姿示人。
湿地公园和葡萄生态体验园的建设,给西辛堡村带来的变化是人们意想不到的:
57岁的侯建军身着保安制服看上去很神气,曾经靠种玉米和做小买卖为生的他,如今的身份是湿地公园保安队队长,月工资2800元。他的妻子在湿地公园做保洁员,月工资2100元。儿媳则在湿地公园的房车营地项目上班。一家3人在家门口的湿地公园上班,年收入达八九万元。
“现在村里有60多人在湿地公园上班,主要从事导游、保安、园林绿化、开观光车和洒水车等。葡萄生态园的临时用工也不少,锄草、采摘,不同年龄的人都能找到岗位,每人每天的收入都有100多元。”西辛堡村党支部书记侯立兵告诉记者。
湿地公园的开业,为村民创造了更多挣钱机会:前来湿地公园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临着马路,由本村和外地人开的渔馆就有四家。丁玉霞家原来有处老宅院,一直闲置着,现在租给一家渔馆,一年的租金是4万元。有一户人家房子刚盖好,就有人来洽谈租房事宜,商定的租金是一年9万元,意欲用来开民宿。
“自从湿地公园建设以来,村子周边的生态明显越来越好。”丁玉霞欣喜地说,原来永定河经常断流,现在是清水长流。清澈的湿地公园湖水中,长着浓密的芦苇,成群的鸟儿飞翔嬉戏……从湿地公园吹到家门口的风,都是温柔清凉的。
位于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旁边的河北省怀来县西辛堡村。河北日报记者李佳泽摄
家门口的玉米地变成了大公园,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也改变了。荷花、木栈道、漂亮的观光车、颜色鲜艳的花草……农闲之余或者夏日的傍晚,村民们都爱到湿地公园遛弯,用抖音、快手直播湿地公园的美景,也直播自己的幸福生活。
村庄里,原来的泥土路都得到了硬化,街角路边还种上了花草,村里摆放了垃圾箱,每天的垃圾都由专人清理。人们更加爱护环境,注重行为文明。“现在村里几乎见不到乱扔垃圾的。”丁玉霞说。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好的生态环境,还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致富门路和生活方式。接下来,我们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民宿旅游和餐饮业,让老百姓和游客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侯立兵说。 (河北日报记者 赵书华 刘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