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百名劳模对党说】靳小海:为高铁拧上“中国螺栓”

来源: 河北工人报  
2021-07-27 17:21:21
分享:

  人物名片

  靳小海,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凌云太行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曾获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大工匠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扫码看视频)

  我想对党说

  在党的培育下,我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我将不忘初心,坚定跟党走,为军工发展、高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成长历程

  1996年,靳小海带着“优秀毕业生标兵”的荣誉,从中原机械工业学校毕业,来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凌云太行公司工作。

  入厂后,靳小海的岗位变换了多次,生产处调度员、团委宣传干事,再到一产种植员。每一次变换岗位他都欣然接受,每到一个岗位他都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地工作。

  2000年4月,靳小海响应企业号召,开始从事数控加工。2007年,他针对高铁的一项发明创造,让他声名鹊起。那一年,凌云太行公司承担了时速350公里“和谐号”CRH3动车组制动器关键部件国产化的试制攻关任务,这项攻关任务就落到了靳小海的头上。

  高铁不但要跑得快,更要刹得住。因此,制动系统成为高铁的核心技术之一。“高铁制动系统螺栓外径精度公差要求0.02毫米以内。我们做不好,只能依赖进口。”靳小海介绍说。

  为了打破技术垄断,为高铁制动系统拧上“中国螺栓”,靳小海放弃了所有休息日,全身心投入到试制攻关任务中。

  经过半年多的技术攻关,靳小海试制出的7种产品全部达到德国铁路行业检测标准,自此中国高铁拧上了“中国螺栓”。

  这些年,从数控车床摸索编程,到摘得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北赛区数控车工职工组第一名,从打破高铁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国外垄断到实现国产化、自动化,从临危受命到15天拼出全自动口罩机……从事数控加工以来,靳小海连续创造了安全生产零事故、送检产品一次性通过、工艺试制零废品等多项记录。先后参与完成军品、“复兴号”高铁、城铁、青藏铁路、南车时代、中车重工等产品系列的科研攻关工作,累计完成新产品工艺试制173项,实现产值4000万元。发表《深孔梯形内螺纹刀具设计及车削工艺改进》等多篇论文,拥有《一种车床不停车抛光夹具》等12项专利成果。

  我和党的故事

  “《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和走向。”靳小海说。这是一本讲述我国老一代兵工专家吴运铎事迹的书。吴运铎只有小学学历,通过刻苦钻研,最终成长为我国军工专家。受此启迪,靳小海在学校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999年12月,靳小海成为一名预备党员。2000年初,随着公司订货量攀升,生产现场人手告急,原本在靶场担任种植员的靳小海响应组织号召,投身生产一线,开始从事数控加工。

  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靳小海对数控加工一窍不通,是个“门外汉”。在最初的日子里,靳小海经常有露怯的尴尬。师傅让拿个铣刀,他却递给他一把钻头;师傅让看看图纸上某个零件的尺寸是多少?他支吾半天也说不对,因为他看不懂三视图。

  正在沮丧时,他想起《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里讲到的吴运铎专家的成长故事。于是,正在党员预备期的靳小海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负党对我的期望,更要经得住党对我的考验,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说干就干。靳小海发挥自己善学的特点,在师傅的指导下,先从识图入手,先后自学了《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数控编程》等专业知识。工作中,想方设法给自己创造学习机会。别人不愿意上中班、夜班,他就主动请缨。为的是在下班后,能晚走会儿,多练习数控操作。有时利用机床的模拟功能,通过模拟运行特定的程序,核定指令运行轨迹,做到对数控指令的用法了如指掌;有时练习数控程序的录入速度,记键位、练指法,一遍又一遍,直到手指有了酸胀的感觉。

  经过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靳小海的综合加工能力日渐成熟,成为公司数控车削的行家里手。

  2000年12月,靳小海顺利通过党组织的考察,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我从此励志,要像军工老前辈一样,学本领,强技能,把一切献给党,献给军工事业。”靳小海说。(记者 高超 杨磊涛)

关键词:河北,劳模责任编辑:张晓鹏